普通高校校园景观营造

时间:2022-10-27 03:44:01

普通高校校园景观营造

摘要: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作为全面发展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塑造大学的良好形象方面,还在形成大学生完美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以河南科技学院景观规划为例,探讨了如何在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体现和表达教育理念,通过对河南科技学院的实地考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见解。对校园三大功能区―教学区、运动区、文化休闲区进行人文景观改造与完善,根据各功能区的特点,同中求异,有所侧重。

关键词: 校园景观设计

Abstract: the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as a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environment, not only in shaping a good image of the university, but also formed in college students' perfect personality and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harmonious develo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landscape planning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o in the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express education concept reflects, in henan and the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ield work,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campus 3 big functions-school districts and sports section, leisure culture area to reform and perfect the human landscap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function, with 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 has the stress.

Keywords: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河南科技学院位于新乡市东南部,与新乡医学院、新乡学院两所院校毗邻,共同构成了新乡市的大学城。新乡市地处黄河中下游,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寒夏热,秋凉春旱,年降水量偏低,多风,这对校园景观环境的配置都有一定影响。

随着大学扩招,河南科技学院在校园建设上迅速发展,目前,校园绿树成荫,整体环境良好,但仍有一些不足。比如西湖的处理手法生硬,水面与地面落差大,不能体现水的亲水性;未来广场景观单一,绿植多以列植、孤植形式出现,不能形成较好的层次感;道路过分注重形式,便捷性较差等。鉴于此,将校园景观划分为几个区域:校园入口处、中心景区、宿舍区、教学区、运动场,分别针对每个区域景观进行改善。

一、校门入口处

(1)校园入口处景观特点

河南科技学院主大门是西大门,在校门入口处,校训大景石、校园雕塑“飞向明天”、校园标志楼――综合教学楼,共同组成一条中轴线,较好地体现了学校的特色。中轴线两侧分别是左面的1实验楼、右面的1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教学楼、教学楼共同围合出入口广场,学校命名为“致远广场”,并且广场高出地面两个台阶,使车辆无法通行,车辆、人流往左右疏散,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总体来讲,校入口处的校训大景石、校园主体雕塑满足了作为窗口的作用,在疏导人流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一些不尽人意,那就是缺少人文关怀,空间层次少,整个入口处景观一览无余,不能提供人们交流的私密空间,缺少供人们休息聊天的座椅,绿化单一。

(2)校门入口处景观改造

建议在道路转角处设标识牌;丰富1号教学楼西侧的绿化层次,可选择一些常青树,比如龙柏,再配以低矮的花灌木如迎春、葱兰等;主体雕塑周边绿化可以以花坛形式进行砌筑,砌筑的平台可以作为座椅,满足休息的需要。

二、教学区

(1)教学区的景观特点

教学区可分为东教学区和西教学区,东教学区主要由1号教学楼、1号实验楼、老图书馆、文学院等组成;西教学区主要由机电学院、机电实验楼、食品实验楼、3号教学楼等组成,教学区与实验楼以小面积草坪为过渡地带,草坪用绿色灌木大叶黄杨围合,教学楼的转角处,常以景石点缀,体现文化气息,在绿地面积较大的地段,采用草坪+花灌木+乔木,呈现高低错落的景致。

(2)教学区景观改造思路

教学区周围原有的植物、草坪保持不变,在此之上,草坪内部种植芳香气味的花,如桂花、玉兰花,空地允许的情况下,增添花架、座椅、亭廊等。花架、亭廊可以形成一种半围合的空间,再配以座椅,可以满足学生读书或交谈的需要,校园绿荫下传出朗朗读书声,是学校良好学习氛围的最好体现,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学区树木可添置一些四季常青的常绿树,最典型的针叶松造型优美,寓意丰富,特别是冬天为校园带来生机。

三、中心景区

(1)中心景区景观特点

中心景区位于西区中心,包括人工湖东湖、未来广场及滨水区土丘。人工湖是景观的核心,驳岸采用斜坡的生态驳岸的处理方式,岸边种植柳树、芦苇、菖蒲等喜水的植物,使东湖的亲水性得到很好地发挥,更接近自然,湖的形态变得多姿多彩;湖里放养有鱼、蛙等生物。滨水土丘把运动场和湖隔离开来,起到了防噪音的作用,使湖边显得安静,便于学生在湖边学习、游玩。土丘以绿色植物覆盖,东部有成片的竹林及一些松柏,土丘最高点有一景亭,周边配以迎春花、夹竹桃、紫荆等,芳香四溢,土丘上的小路由地砖铺成。湖与教学楼之间用广场进行过渡,广场呈长条状,东西较长、南北较窄,广场内有雕塑、浮雕柱及小型花坛组成,结构简单。

中心景区是学校的小游园,树木茂盛,鸟语花香,多有学生在此留念合影,湖东还有健身器材,为学生的休闲生活增添了乐趣。但在设计上仍有不足,整个中心景区除了亭子外,没有任何座椅;未来广场景观单一。

(2)中心景区景观改造思路

土丘上设廊道、花架,用绿篱围合空间,开辟专门的竹林静思园、聚会园,放置石桌石凳;将不同种类的花卉成片栽种,形成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比如春天有黄色的迎春花、紫色的紫荆,夏天一串红、美人蕉,秋季桂花,冬季梅花,四季有景,各种花所散发的淡淡的香气,给人美的享受。未来广场,由于处在教学区与生活区交通节点上,广场更大程度上的功能是通行,要保障道路的畅通性。现有的草坪处理阻碍了交通,建议此处不设草坪。原有的花坛内孤植大叶黄杨球,缺少艺术性,可选用造型优美的立体花坛。在湖边增设座椅,满足学生观景、读书、休息的需要,适当选用耐水喜湿、姿态优美的乔木和灌木装饰驳岸。

四、宿舍区

(1)宿舍区的景观特点

宿舍区分两部分:文苑小区和学苑小区,学苑小区包括1――6宿舍楼,文苑小区是8、9楼。宿舍楼整体上景观较少,只有在路两旁栽种了一些行道树和小块以三叶草铺就的草坪,行道树与建筑物的距离不足两米。文苑宿舍楼后有小块绿地,绿地内有小块竹子,并有砖铺小路从中间穿过,绿地由于是宿舍楼后,使用率不高。2宿舍楼与3宿舍楼之间有小块运动区,配有乒乓球台。在文苑小区前有小片绿地,内有三叶草、榆叶梅和一小型雕塑。

(2)宿舍区景观改造思路

宿舍区整体来说人文关怀不够,改造时,在保有原植物、绿地上,砌筑花池,花池高度以可坐为宜;种植一些开花的植物,应选用花期长、花色亮丽的品种,比如说百日草、鸡冠花、一串红,为宿舍区增添活力。文苑小区后的小绿化带使用不高,可以作硬化处理,作为运动区,打羽毛球或乒乓球,学生闲暇之余锻炼身体。文苑小区前的绿地内增设一些常绿乔木如龙柏,出现高低起伏的变化。

五、体育运动区

(1)运动区景观特点

河南科技学院运动区分为东运动区和西运动区,两区都设有篮球场、田径场、网球场。东运动场北临教职工生活区、南邻学生生活区;西运动区在学生生活区与教学区之间。运动区同宿舍区一样,绿化少,无座椅,无高大树木。西运动区南与滨水土丘相邻,北部有少量草坪绿化,绿化带内有一“打篮球者”雕塑及少量健身设备,西邻主干道俱兴大道,之间隔有较宽模纹绿化带,绿化带以结缕草打底,有块状红叶小檗,点状大叶黄杨球及成组的紫荆。

(2)运动区景观改造思路

在运动场周围栽植高大的行道树,形成空间的划分;树木有防噪音的功能,运动区与生活区相邻,必须用高大乔木隔音,乔木种植以1――3行为宜;周边增设座椅、遮阳棚,供休息之用;增设健身器材。

参考文献

[1]邱玉华,陈幼琳・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7, (2): 74-77・

[2]曹仁勇・取绿景天然建生态校园―――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园的景观环境设计[J]・福建林业科技, 2006, (4): 205-208

上一篇:浅议水表的质量管理 下一篇:以芜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