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民营实体书店

时间:2022-10-27 03:38:38

“拯救”民营实体书店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抗抗建议通过减免税负、用财政补贴为实体书店“输血”来缓解当下实体书店的经营困难。这引发了社会对民营书店的广泛关注。

数年前,人们习惯将民营实体书店连同图书出版行业一起,称为“中国最后的金矿”。如今,这种慢节奏的实体购物方式正在受到巨大冲击。仅2007年到2009年,中国民营书店就减少了1万家。2012年,全国民营实体书店更是集体跌入寒冬,不少行业佼佼者都因经营困难不得不缩小规模,甚至面临关张窘境。

民营实体书店的书,很多是出版社代销的,按账期结算,但是房租却实打实要自己掏。书店利润很低,经营得好的也不到5%,而房租好像是个无底洞,在不断上涨。房租压力已经成为民营实体书店不可承受之重,很多书店在面临房租压力时首先想到的是搬家,由城市核心区域搬到城市边缘,再从城市边缘搬到郊区,成了“流浪书店”。

除了房租之外,网络书店和网上阅读习惯的兴起,也使得民营实体书店倍感压力。目前,卓越、当当等网络书店占到了出版社及文化公司30%以上的发行量。法制出版社的相关负责人更是明确表示,目前网上书店销售量占到了该社1/3以上的份额。

如果房租、网络书店的影响属于市场竞争优势,那么新华书店的竞争优势就来源于垄断优势。新华书店基本上垄断了教科书发行,民营书店根本无法进入这个领域。不仅如此,新华书店因为历史原因,都有自己的物业,不用跟民营书店一样整天担心房租问题。

面对众多书店的消失,“救救书店”“减免税收”等呼声在爱书人与从业者中间愈发强烈。“政府应该把书店当成文化事业,进行补贴。书店不是一个产业,而是一个文化地标,想叫他们留下来,就要给他们税收优惠和补贴,否则他们只能纷纷倒闭。”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说。

面对网络书店的攻城拔寨,以及楼宇租金的节节高涨,各地政府正出手“拯救”实体书店。具体政策方面,“十二五”期间,管理部门将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扶持实体书店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管理部门即将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出台专门文件,要求各地在城乡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划中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出版物发行网点,鼓励书店小区化,到“十二五”期末,个人拥有出版物发行网点数提高到0.13家。提升农村人口素质的“农村书屋”也是民营书店未来可以考虑合作的项目之一。面对网络书店的低价冲击,民营书店业者仍希望国家能加速落实“价格立法”政策,保障书籍市场的基本定价,不要让低价竞争影响到实体书店生存。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书店不应该是“大熊猫”,如果只是希望得到政府扶持而不思进取、一成不变,最后只能走向消亡。面对读者购书方式的转变,民营书店逐渐朝小区化、小众化、精致化发展,试图在图书市场中开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生存之道。

目前民营书店采取的生存策略可概括为特色化、专业化经营。咖啡餐饮和周边商品的销售不仅可以为书店开辟售书利润之外的财源,若经营得当,更可以强化书店的特色,建立起独特的品牌形象,创造出“顾客非来消费不可的吸引力”。创办于1993年10月的北京万圣书园的总经理刘苏里对自家书店的期许就是“保持现有专业水平,每天进步一点点”。

实体书店可以凭借选书、陈列图书的方式来营造自身特色。近年来以女性、绘本为主题,锁定小众经营的书店有成长的趋势,民营书店向“小”发展――小型也小众,建立起特定、稳定的读者群。

上一篇:经济适用房走向何方 下一篇:刍议初中英语语篇目标词汇的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