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ble double”梦想

时间:2022-10-27 03:35:41

“double double”梦想

全球的汽车市场都在提升产品附加值,需要靠科技进步来完成,而新兴市场则呈现更为积极的一面,这里的企业需要提高质量和技术,德尔福认为自己恰逢其时

在10月份的某些日子里,如果你去访问美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德尔福的官网,会看到一则跳出的广告窗口。它的风险投资部门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己的投资理念。

这对一家老牌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来说,是个新鲜事物。以至于德尔福全球CEO罗德尼・奥尼尔花了一会功夫,才想起来这是自己公司的一个事业部做的,他一开始还以为是虚假网站。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补充说,几个月以前德尔福最大的一笔收购,就是这个部门完成的。

2011年底重新上市的德尔福从未像现在这样与时代接轨,甚至领先。在聊到车联网时,奥尼尔可以随手拿出一个手机上的APP展示给大家,它与汽车互联,采集信息并提供各种维修指导意见。几周后,德尔福中国专门针对这个产品做了媒体会。

安全、环保、互联。这个始于2005年的企业战略使德尔福敢于设定激进的增长目标。从一个乐观的视角看,全球的汽车市场都在提升产品附加值,需要靠科技进步来完成,而新兴市场则呈现更为积极的一面,这里的企业需要提高质量和技术,德尔福认为自己恰逢其时。

负责亚太区的德尔福全球副总裁艾博彬被内部戏称为“double double”先生。他要在未来几年内,完成两次翻番。这一切都让德尔福全球投资者大会在上海召开变得不那么突兀。在重新上市后,它把全球的投资者从纽约运到中国,亲身体验这个市场的快速增长。

奥尼尔说:“以前是我们向他们说,德尔福中国如何如何,现在是让他们自己来看,我们在中国做到什么样子。”

德尔福位于上海研发中心也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任务,它不再是单纯的应用开发,而是进入新产品领域的试验。但风险也由此开始。

对德尔福的投资者来说,客户分散是好事,因为可以降低投资风险。但新客户的稳定性则是未知,特别是进入电动车和IT为主导的全兴领域。这些客户的大起大落将会影响德尔福未来10年的成长节奏。

一个比较直观的例子是,通用汽车的沃蓝达产品,德尔福参与了部分研发,但通用汽车把更多供应商引入,分散开去研发。但在CODA电动车项目上,德尔福参与大量工作,比如高压电气等,但这款车最后并未成为市场热点,它在入市之前就夭折。甚至类似特斯拉这种的企业,短期内是宠儿,但不一定会成为长期持续的客户来源。真正笑道最后的,还是那些年产销几百万辆的大企业。

眼下的德尔福是乐观的。它的第三季度财报结果从股价表现就能看出来,在12个月里,德

尔福股价增长了100%。2013年10月,在位于上海外滩的一间个性酒店中,面对着窗外晴朗天空下的外滩三大高楼,奥尼尔与《汽车财经》在内的若干中文媒体讨论了他的计划和展望。

《汽车财经》:您在中国举办投资者活动,是不是想给投资者更多的信心?

奥尼尔:我们希望德尔福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无论是为股东也好,或者是对我们的客户也好,或者是对消费者也好。我们每天思考的问题时怎样为利益相关方创造更大更多的价值。这次在中国举办投资者活动,我们对投资者展示也是我们怎样为他们创造更大的价值。我们向投资者介绍德尔福的市场战略,包括全球化的布局、强大的本土能力、技术实力、在亚太市场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强大的执行力、以及亚太区、中国市场在德尔福整个战略构成当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我对德尔福在中国市场的表现非常自豪,我也希望投资者能够到这里来看,分享我们的自豪。我们看到,分析公司预计2013年中国汽车保有量是2100万辆,到2017年会达到2800万辆。对德尔福来说,这意味着巨大的商业契机。我很高兴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强的竞争优势,抓住了市场的增长潜力,我们跟投资者分享的也是这种信心和自豪。

我们以前也有零零星星的组织一些投资者到中国来。本次投资者活动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上规模的活动。我本人、首席财务官、多位高级副总裁都一起到中国参与主持这个活动。

参加这次投资者大会是一些全球顶尖的财务分析师,我们很荣幸能够向他们展示我们在中国市场的运营情况。

中国市场的机会具体是怎么体现的呢?

中国的中产阶级数量增长非常快,而且当消费者对汽车的功能、技术含量的需求也增长很快。消费者要求车内的功能会越来越多。以中国市场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汽车发展的路径,车子里面的技术含量是越来越高了。汽车的结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节能。这些是正在中国市场发生的事情。下一代的汽车,无论是跨国公司开发的汽车也好,中国本地厂商开发的汽车也好,它的发展方向都是越来越高的技术含量,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节能环保。在这些领域德尔福具有非常好的能力,因此中国市场本身的发展对德尔福来讲也是很大的一个增长的机遇。

德尔福的产品可以满足从低端到高端的各种车型,目前德尔福的客户已经覆盖了从低端到高端多种车型。另外,整个市场的趋势,包括政府的倡导,都是向绿色、安全、互联的方向发展,这也和我们的策略是不谋而合的。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数据,2005年到2012年,德尔福的销售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是29%,而中国车市在2005-201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有19%,我们高于市场平均增幅10个点。我给奥尼尔先生下的保证是亚太区业务将继续保持高于市场平均增长幅度的10个点速度发展。到2016年,德尔福中国的销售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

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强的自信呢?在未来几年,估计中国有3.5亿人会从农村进入城市,城市化将是未来中国发展的非常大的趋势。未来中国的大中城市将会有130多个。同样规模的城市在美国只有5个。基于这种高度城市化的经济趋势,所以我非常有信心,我们的消费者对高端车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我也看到一些经济报道,到2020年,中产阶级的数量和现在比将会增加10倍。人们手里的钱多了,自然对代步工具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端了。由于大家可支配收入增加,他们会希望买到更安全、更环保、更互联的轿车。德尔福在这些技术上有很好的储备,所以我们非常有信心可以抓住市场机遇。

您认为互联网对汽车业有哪些革命性的影响?

早在2005年的时候,德尔福就提出了绿色、安全和互联的技术发展方向。现在互联汽车的发展,正好证明了德尔福在那个时候对市场的预测方向是非常正确的。我们在这些方面做的投入,以及技术研发,正好契合了整个市场技术的发展。

我们看到汽车互联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了,中国用智能手机的人越来越多了。我昨天读到一篇文章,到明年中国有4.5亿的智能手机用户。这些智能手机用户,对于手机在车里的互联功能就有更多的需求和依赖性。

德尔福也在研究怎么样把智能手机的功能和汽车的功能无缝连接起来。比如说在车里大家可以使用手机打电话、查信息、回复邮件,同时又保证安全驾驶。比如说我们开发了一些视觉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监测驾驶者是否安全驾驶。另外德尔福也花了特别大的精力去研究,把手机和车形成一个非常紧密的结合体,让在手机上实现的功能可以在车上同步使用。

我可以给大家看一个德尔福开发的应用系统。我可以通过这个系统看到我在美国家里汽车目前的状况,汽车的油耗多少,电池看起来还比较正常,车辆也不需要去送修。而且还有远程的车钥匙,你看,我可以打开、锁上乃至发动我的汽车。即使我在中国,我可以远程操作我的汽车。这是德尔福最近推出一款新的产品。

上一篇:聊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问题研究报告 下一篇: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支持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