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学生体质健康谈初中体育

时间:2022-10-27 03:16:09

从中学生体质健康谈初中体育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初中体育教育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这对于初中生的成长成才极为重要,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体质健康;体育课;建议

一、中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与原因

根据国家体育局的青少年体质健康报告,中学生在校期间,存在肥胖与营养过剩的人数占39.87%,近视人数占61.68%,肺活量中等或中等以下的人数占76.17%。

中学生年平均感冒次数为3.5次,感冒是世界卫生组织作为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指标之一。中学生年平均看病次数为2.7次,并有逐年增长趋势。而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一是学习方面,比如学习压力过大,用脑量过高,考试成绩不理想等;二是家庭方面,比如家庭纠纷,家庭经济压力大等;三是人际关系及个人方面,比如同学关系、恋爱及对性的认识、身体疾病和自身的生理缺陷。

据调查显示中学生在饮食与营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搭配不当,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经常或有时吃快餐类食品,15%的学生有时或经常不吃早餐,77.4%的学生喜欢吃零食,尤其是女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大学生总人数的25%,经常参加较为剧烈的体育运动者就更少了,大约占7.5%。

上述统计数据显示的只是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一个缩影,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不够,片面追求升学率;第二,家长和学生本人对健康重视不够;第三,社会对青少年健康教育认识不足;第四,体育资源投入不均衡,有的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软硬件水平有待提高。

二、中学体育教学的历史性责任

1. 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强体质,而且也有有益于情绪的宣泄,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2. 提升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练就健康体魄

中学体育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源于对运动产生兴趣和爱好,老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则是关键。生理上逐渐形成正常、科学的运动规律,比如早操等,要常年坚持,形成条件反射。课外体育锻炼坚持长期不懈,一来可以练就强健的体魄,二来可以促使生长发育更好,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搞好学习。

3. 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中学体育本身也蕴涵了丰富的思想道德因素,它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自制力,在德、智、体方面均衡发展。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会逐渐养成团结、合作的意识,并且具有一定的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精神,这也符合未来人才在社会中所具备的良好素质

三、认清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与现实作用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种形式,自始至终与人类发展密切相关。在《体育之研究》中说“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初中体育作为学校体育重要阶段,应充分发挥其现实作用。

现代教育认为,创新的潜能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并且,这种创新的潜能是依赖于这个个体所处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因此,环境对激发个体的创造潜能,将其转变为现实的创造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生可以说是处在人生中的最美好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着变化,这也导致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兴趣,与实现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更加迫切。让体育课更好地符合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让体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对孩子来讲,是他们迫切希望的。

一方面,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改变了从小那种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自私、冷漠、不爱搭理别人的性格。在体育的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接触,通过共同合作来分享胜利的喜悦,在无形中缩小自我意识,有了顾全大局的意识。通过体育交流,打破隔膜,增加彼此的信任。另一方面,可以确定地说,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对学生智育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这是因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身体的各个部分的协调发展,让大脑的细胞活动更加的灵敏。并且,处在花季雨季的青少年,在这一时期迫切地希望有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通过体育锻炼,让他们更多地树立起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进一步增强中学生体质,培养强健体魄

1.课程评价原因多元化,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为主

初中生由于年龄的,在认知方面远不如成年人,因此,他们更需要老师的鼓励。有了老师的鼓励,当他们的行为受到老师的赞许与肯定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动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评价活动时要多元化,不应以比赛结果作为评价依据,而更看重学生参与的热情度,创新能力,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等,特别是合作精神,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培养了终身体育的习惯。

2.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

模式

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会在无形之中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在学校里,拨出经费建设多项运动设施是吸引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重要的因素之一。这种体育设施不仅仅是指有篮球场地、羽毛球场地,还要有相应的健身器材,让学生“百玩不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足球队、篮球队、田径队等,举行体育知识比赛、运动会等等,营造出良好的体育气氛和创造出良好的体育环境。

参考文献:

[1]季浏,汪晓赞.中学体育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0.

[2]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教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1.

(邳州市戴庄中学)

上一篇:后PC时代 下一篇:PC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