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以人为本”的幼儿园管理理念

时间:2022-10-27 02:29:36

小议“以人为本”的幼儿园管理理念

摘 要:幼儿园是孩子活动最主要也是时间最长的地方,最为幼儿园的管理的一份子,幼儿园老师有责任和义务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将孩子的教育问题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以人为本”;幼儿管理;方法探究

俗话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这也就告诉我们应该从小重视对孩子的智力和德行发展。幼儿园作为孩子最初始学习的摇篮,有责任和义务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需求,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

本文根据目前幼儿园教学的现状,对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以下几点浅谈。

一、善待人才,做到人尽其才

在幼儿园管理中,对人的管理是根本。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必须确立现代人才观,重视人才的培养,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位教师,倾听教师的心声、意见和建议,开阔管理思路。在用人上要知人善任,扬长避短,做到人尽其才、专有所长。根据教师的学识水平、教学水平以及个人特长,合理安排他们负责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相关活动。例如,让教学突出的教师承担教学示范观摩任务;让有英语特长的老师担任双语教学任务;让科研能力突出的老师主动申请和承担各个级别的科研课题;让性格开朗、活泼的老师主持幼儿园的文艺晚会、运动会及其他文娱活动;让体育学院毕业的男教师开展体育特色教学等。

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还需要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促使教师之间达到工作上配合默契,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安排配班时,要对教师的学识、能力、特长、兴趣、性格、品格、人格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考虑老师的不同性格、兴趣的差异、能力强弱的不同,争取做到既能够优势互补,又能让每一位老师都能找到最满意的搭档。另外,对于青年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使他们迅速地成长起来,成为幼儿园发展的新生力量,为幼儿园的持续发展提供后续人才保障。可以安排O钭式穑选派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外出观摩学习,鼓励他们和同行多交流,汲取有益的经验,促进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信任教师,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

以前的幼儿园管理模式通常把教师放在被动的位置,处于被管理,被领导的地位。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主体,都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鲜活的个体。因此,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上,要充分信任教师、服务于教师,同时要让教师感觉到自己是幼儿园的主人,并且愿意发挥自己作为主人翁的作用。在平时,要关心教师的生活,以及物质和文化需要,稳定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增强他们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在教学活动中,要给教师充分的自,对于上课内容、上课方式等由老师自行决定。在教学研讨及教学活动的评价中,要尽量使用建议性口吻,在互相探讨、相互学习的氛围中,找到存在的不足,并一同进步。

幼儿园管理不仅要强调管理者的作用和地位,而且要重视发挥教师在民主管理中的作用,为教师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创造和提供机会。要不断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从而保证幼儿园的整体管理提升水平,保证决策科学合理。可以开展对园领导的民主评议活动,让教师们评议园领导的管理水平、贡献大小、学识能力、德行品质、个人魅力等方面,选出大家一致认同的、德才兼备的管理者。另一方面,在幼儿园的建构及各功能室的功能设计、器材购置、环境布局等方面,可以充分征求教师意见,甚至放权给教师,让他们根据个人设想加以布局。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促使他们更深切的、更富有责任感的投入到幼教事业当中。

三、重视工作评价,制定合理的评价与奖励制度

对员工工作的评价,包括对工作进度的评价,对工作质量的评价以及对工作进度与最终目标的关系的评价等。贯穿在工作评价中的奖惩信息,往往直接影响到员工工作的士气和积极性。因此,制定合理的评价与奖励制度尤为重要。勒波夫(M.Leboeuf)博士在《怎样激励员工》一书中指出,世界上最伟大的原则是奖励;受到奖励的事会做的更好,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会干得更漂亮。他还列出了企业应该奖励的10种行为方式:①奖励彻底解决问题的,而不是仅仅采取应急措施;②奖励冒险,而不是躲避风险;③奖励使用可行的创新,而不是盲目跟从;④奖励果断的行动,而不是无用的分析;⑤奖励出色的工作而不忙忙碌碌的行为;⑥奖励简单化,反对不必要的复杂化;⑦奖励默默无声的有效行动,反对哗众取宠;⑧奖励高质量的工作,而不是草率的行动;⑨奖励忠诚,反对背叛;⑩奖励合作,反对内讧。勒波夫所列举的这些应该奖励的行为方式,对于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而言,也可以作为他们的行为导向。

此外,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潜在需求指挥着人的思想。因此,管理者还必须注意到,不能单纯依靠物质刺激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群体有更高的精神需求,如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一定要防止片面强调外在激励。可以通过建立起经常性的、正常性的创优、倡优、奖优的表彰机制、宣传机制和奖励机制,激发教师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四、建设敢于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幼儿园文化

幼儿园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是园领导、教师、职工及幼儿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在本文中,仅仅是指对于教职工而言的幼儿园精神文化。这种校园文化是潜在的、稳定的、持续的教育因素,建设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幼儿园管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管理学认为,高层次的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它对于员工的忠诚度、工作努力程度、良好工作氛围的建立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园的管理者要重视园所文化,争取建设健康文明、追求卓越的园所文化。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倡导“发愤立志、笃行实践,仁智并进、全面发展,敢于负责、乐于奉献,拒绝平庸、追求不朽”的理想人格模式,这对于我们追求卓越、不断提升幼儿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要鼓励幼儿园教师和员工勇于超越自我,不断探索幼儿教育的新方法,提高幼儿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姜素梅.试论人本管理原则在幼教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09,(12).

[2]许明仙.强化以人为本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7,(3).

[3]欧阳朝元.现代幼教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J].音乐探索,2007,(S1).

上一篇:特殊教育学校如何让小学生有效学习语文 下一篇: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