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君子人格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2-10-27 02:25:02

儒家君子人格的发展历程

摘 要:在孔子时期之前,君子与小人的主要含义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身份划分。在孔子时期,君子与小人被赋予了道德的内在含义,君子人格成为儒家推崇的理想人格。君子人格发展至今,使我们能够在浮躁的社会中,找到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的道德内化与人格修养的精神,帮助我们远离功利主义,恢复传统仁义道德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儒家;论语;君子人格;道德内化;人格修养

一、《论语》以前的君子人格

春秋中期之前的君子和小人的概念,与现代汉语中的含义很不同,他们分别指代两大不同等级的社会人群,即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在春秋中后期的孔子时代,君子、小人的含义开始发生转变,具有了一定的道德指向,进而君子和小人逐渐减弱了了与人出身等级的联系。这一转变的背后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由传统的贵族制逐渐向官僚制转变,这些推动了君子、小人内涵的演变。这虽然是词汇意义的转变,却打下了深深的文化转变的烙印。

在春秋之前的《诗经》①和《左传》中最早出现了君子和小人的使用。“驾彼四牡,四牡YY。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诗经・小雅・采薇》“世之治也,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是以上下有礼。”《左传・襄公十三年》这些用法中的君子和小人表达的都是对人身份的规定,而没有体现道德含义。“上下有礼”是社会的一大特征,以“礼”为原则将人群划分“上下”两个阶层,也就将人群划分为“君子尚能”和“小人农力”这两大部分;“尚能”的就是占统治地位的“君子”,“农力”的就是被统治的“小人”,如此形成了这个社会的基本组成。

“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尚书・大禹谟》)这是比较特殊的,在孔子之前就表现出道德倾向的君子小人的用法,但是,据有关学者的考证:“《大禹谟》属于梅赜《古文尚书》,《今文尚书》无此篇。”②也就是说,在《尚书》中唯一出现的这一次具有类似道德指向性的君子与小人的用法,出现在并不能确定其准确性的《古文尚书》之中,也因此这一用法并不能代表春秋中期之前的用法。

二、孔子时期的君子人格

用道德高低明确区别君子与小人的用法是孔子首创的。君子与小人含义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哲学进程中第一次“人”的觉醒,人的作用、人的责任和人的力量被突出,人的精神价值得到尊重,拥有美好道德才干的人受到尊重。③

至孔子所处的春秋乱世,他将本来只是统治阶层代称的君子赋予了新的道德内涵,使其成为了当时士人阶层的理想人格。孔子希望能够以君子理想人格的建立,使得社会秩序重新达到尊卑有序、安定和谐。孔子所建构的君子人格以“仁”为理论核心,以“义”、“礼”为表现方式,通过“学”来实现,在孔子之后的儒者也都从“仁”、“义”、“礼”等方面不断深化和丰富君子人格,不断丰富其内涵使其达到内圣外王,通达天道的境界。

“学”对于君子人格的形成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孔子告诉我们要重视“学”才可以成为君子。君子之道,威重是根本,学使之稳固。“学”必须将忠信作为主要的内容,然后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孔子重德行,学是君子人格形成的必要过程。“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德判断的重要标准,从道德上来看君子与小人最本质的区别就可以概括为:仁则为君子,不仁则为小人。《论语》中的君子形象被赋予了诸多“仁”的品质,“仁”指导着人们如何进行人格修养成为君子。君子以“仁”为自己的内心道德规范,以“义”为自己的行为出发准则,“仁”是儒家思想的内在核心,“义”就是外在表现形式。“义”体现了“仁”的精神,就是要求人们做符合君子人格的事。“知”即认知、理解,“知”通“智”,有知识、智慧的意思。通过学习就可以获取知识和智慧,如《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④没有仁德的人的心是不安定的,君子以仁为自身的道德内在要求,能够安守于仁,而“知”的作用就是使人明白如何去做有利于“仁”的事。

三、当代的君子人格

在现代语言规定中,君子、小人是一对包含道德褒贬之意的概念,君子是道德高尚、志存高远的人;小人则是道德缺失、卑鄙龌龊的人。我们现在不能简单的用君子和小人来划分人的阶层,更加不能简单地认为占统治地位的就是君子,其他普通人就是小人。孔子的君子人格的道德含义延续至今,人们一提起君子就会想起君子人格,就会想到仁义礼智信,只要是符合君子人格的人,不论是处于社会的统治阶级还是处于被统治阶级的普通大众,都可以被称之为君子。

君子人格固然具有它自己的时代性,但是在现代君子人格也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人格内在修养,和社会整体道德文化素养。统治阶级的人,应该以君子人格为自己的理想人格。那么就会施行德政,根本无需考虑杀无道来成就有道,上位者以自己的善和德来处理政事,那么人民就自然会向善。当政者如果都能以仁义为出发点,用德和善来处理政事,以君子人格来要求自身,仁政和德政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需求,人民容易接受,也就易于施行,那么自然会被人民信服。君子人格讲的就是儒家的“内圣”,只有内圣才能外王,这是儒家道德修养的发展理想与过程。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孔子指出,君子应当是注重内外兼修的,文采与本质,即就是内在与外在配合恰当的才是君子。倘若对文采的重视超过了对内在本质的重视,那么必然很难为具有仁德了。对于现当代的学者,应该注重内在与外在的双重修养,这样就不会出现书呆子或者衣冠禽兽这样极端的恶劣现象。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自责以勉人也。”⑤孔子用自谦的方式,向我们道出了他对君子的品格的界定。仁、智、勇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才可以称之为君子,而君子就是以儒家思想为自己的思想、行为标准的。原始儒家作为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其短期目标在恢复周礼,实现小康,其长期目标在建立大同社会,实现天下为公⑥,使天下止于至善。当今,在市场经济商业化的冲击下,许多人的灵魂和人格被金钱和利益所腐蚀,丧失了信仰,精神极度空虚。而《论语》中的君子审美人格,对现代人构建自己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榜样作用。在传统文化被砸烂许多年后,君子与小人的概念对国人来说已经模糊不清了。文化低俗化导致蝇营狗苟之徒大行其道,官风腐败,民风不正,君子道消,小人道长。

四、结语

君子与小人含义的转变,从最初的单纯表明两个不同的阶级,到春秋孔子时期被赋予了一定的道德内涵,直到现在成为我们的道德评价标准,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符合社会的进步方向而转变的。最初,君子指统治阶级的人,当时人们需要解决温饱,贵族奴隶制的社会地位划分严格,无法实现道德标准的阶级划分;到孔子时期,君子被赋予了道德高尚的含义,同时并未完全泯除阶级指代,即要求的是社会地位与道德的统一。当时士阶层兴起,在士阶层的发展中,孔子这些哲学家希望能够让士阶层具有高尚的人格,能够进一步为官,然后恢复礼乐制度,使社会发展。发展至今,君子完全是一种道德评价的标准,现在社会不划分阶层与阶级,只要人具有仁知和德性,做事符合礼义,就可以被称为君子。这鼓励人们抛弃浮躁和小人之利,发展中国的礼仪文化,恢复中华传统文化之中符合现在社会发展的部分。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研究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意义所在。

(作者单位:民族大学)

本文属于民族大学课题:孔子的人格修养与苏格拉底的自我认知比较研究(课题编号:2016zgzx09)

注解:

① 根据学者考证,《诗经》中的《国风》是春秋前半期的作品,《召南》的时代在西周末到春秋初年。夏传才:《关于研究的基本问题――三百篇产生的时代和地域》,《诗经研究史概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4页。

② 李民,王健.尚书译注,第27页。

③ 吕方.先秦时代的君子与小人,第2页。

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3页

⑤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

⑥ 方铭.从原始儒家的终极理想看中西价值观的一致性[A].张岂之,方克立,王俊义,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走向[C].东方红书社(香港).2001.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论语今读[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03)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新编诸子集成[M].1983(10)

[3] 程树德.论语集释――新编诸子集成(1-4册)[M].中华书局.2014(05)

上一篇:浅析日本演歌风格特征 下一篇: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传承的现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