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的同学,你愿成为江西高考卷的“文字侦探”吗?

时间:2022-10-27 02:02:28

2013届的同学,你愿成为江西高考卷的“文字侦探”吗?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备战2013年高考的同学,要想提高语文复习备考的效率,要想取得骄人的成绩,就必须对江西省八年自主命制的高考试题,如自己掌心的指纹一样熟悉,就必须如熟悉自己的家谱一样了解其命题规律与特点,这就是“知己知彼”!

从某种角度来说,高考就是一场备考的学生与命题人之间“非近距离”的战斗,你能不了解对手是怎样“出招”与“设置陷阱”吗?

江西省2012年的试题限于篇幅我不能一一分析,这里就以试卷中的大小作文题为例,为同学们分析试题特点,揣摩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并提出一些备考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曲旋律或几句歌词,拨动过你的心弦,引起过你的共鸣……

请你用动情的笔墨把它抒写出来。

要求:

(1)侧重在描写中抒情,并结合使用议论。

(2)运用排比修辞和疑问句式。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

(4)不少于200字。

【试题评析】

江西省2011年高考语文卷率先创设“语言综合运用”题型,即获得成功,赢得中语界圈内人士的广泛认可与好评。本人去年曾写下《读懂江西卷为鲁迅画像题的良苦用心》一文对此进行了评价与肯定,同时又暗想,2011年“语言综合运用题”的命制如此成功,2012年还会继续保留这种题型吗?还能在命制水平上有所超越吗?

正这样拭目以待着,结果江西省2012年的试卷不但保留了这样一道新颖且成功的题型,而且于命题水平上获得了突破与超越,其新的亮色表现如下——

1.尊重了“写作源于生活”的写作规律。题干语言劈头就是“生活中”三字,这犹如日月星“三星高照”着考生。我想,读到这样的命题语言,考场上有生活积累、热爱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的考生心底再也不会有任何紧张与恐惧了。

2.紧承“生活中”三字,命题人又对考生的写作题材进行了范围的框定,那就是要求考生就曾经让自己心动并产生“共鸣”的歌词与旋律落笔。这一题材范围并不窄,哪一位少男没有自己喜欢的歌手?哪一位少女没有于心底收藏自己听它千遍也不厌倦的歌?且看看近年“超级女声”及周杰伦等歌星怎么受推崇就会认同我的这一说法。

3.突出“拨动心弦”与“引起共鸣”的命题指向,显然是期待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我们常说,写作必须抒真性,以情动人,摒弃假话、空话、大话、套话,但如何在命题上有所体现呢?江西卷做到了。江西卷在试题中强调“拨动心弦”与“引起共鸣”八个字,为情感丰富、细腻的考生痛快淋漓地抒写生活真感受提供了平台。

4.如果再留心题干中的“动情的笔墨”五字,我们会发现命题人简直在提醒考生,你们考生的文字一定得以真性情、真体验、而且是真正属于你的个体生命的独特生活体验来拨动阅卷老师的心弦。这是命题人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告诉考生,最能赢得高分的作文首先得以情感人,这样的命题语言恐怕是第一次以如此“显性”的模样出现于高考试卷。其导向价值也是十分特殊的,因为江西卷的命题如此有意识地凸显了“新课程标准”的语文课程理念之一——“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从这一层面来评价江西省的这道语言综合运用题,无疑是一次实践层面上的质的飞跃。

5.试题于“具体要求”方面的四点写作要求,则是2011年江西省语言综合运用题就已经体现出的具体写作要求。江西卷既注重考查“写什么”,同时也注重“如何写”,这是江西卷一直会坚持下去的命题导向,否则,这道题怎么会定性为“语言综合运用题”呢?

读到江西省的这道作文题,我的脑海闪过无数曾“拨动我的心弦”的旋律与歌词,其中有电影《魂断蓝桥》的《友谊地久天长》,有李叔同作词的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送别》,有理查·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爱的纪念》,有布仁巴雅尔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作词者为台湾诗人席慕蓉),有三毛作词的《橄榄树》等等,真是太多了。围绕着如何写好这道题,我的脑海又闪现出一篇篇曾让我产生强烈共鸣的当代文学名家描摹音乐的散文,其中有王开岭的《永远的邓丽君》、鲍尔吉·原野的《让高贵与高贵相遇》、王本道的《一曲虞歌唱到今》、李木生的《去见阿炳》……

而以上数篇名家散文,最能给我们借鉴,最有助于我们写好江西卷这道“语言综合运用题”的,又莫过于王开岭的《永远的邓丽君》。请允许我节选其中数段文字,按照江西卷的要求稍加组合与改写,一篇两三百字的小文章就会呈现在你我的面前——

记得是在春天一个寂寥的雨天,在梧桐雨敲窗的不眠的子夜时分,邓丽君的歌声从遥远的海岛踏波而来,像颤颤的丝绸,像朦胧的月光,像天涯吹来的一叶扁舟。我躲在被窝里捕捉着载着邓丽君歌声的电波——那些夜空中流浪的精灵,我的心立即被她俘虏了。“甜蜜蜜,你笑得多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她的歌太甜了!但她的歌如甘草和白露的甜,苦难之夜的甜,不加糖的甜,荡气回肠的甜。她太烂漫,甚至称得上婀娜与摇曳,但在一个绝少红粉的枯槁年代,在一场裙裾被割掉的危襟岁月,这摇曳曾给我带来了多大的惊喜和神荡。

邓丽君的歌,那对清纯、对真爱的歌吟,难道不像春天、像蝴蝶吗?躲进她的歌,难道不像躲进姐妹的长发?躲进母亲的旗袍里吗?

1.命题人命制试题,首先考虑的是试题的“逃逸”功能。什么是“逃逸”,用于命题,就是要防止学生猜中与押中题目。2011年江西的“为鲁迅画像题”从内容上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化名人的理解深度,否则考生笔下“为鲁迅画像”文字画出的鲁迅像充其量只能做到“形似”,无法做到“神似”;从写作表达方面分析,试题则重在考查学生的描写能力,运用第二人称表达的能力及排比、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而2012年的“语言综合表达题”呢,就不能将去年的考点作为今年的考心。因为,许多学生已经仿照去年的“为鲁迅画像题”,做了大量的诸如“为郁达夫画像”“为徐志摩画像”之类的仿写训练。出于这种考虑,2012年本题的考心作出了大的调整——人称要求为第一人称,注重个体的情感体验,重视歌词或旋律对人心的影响,修辞手法运用上则将去年的“运用排比、比喻”改为“运用排比修辞手法与疑问句”。

上一篇:在伦敦奥运会上感受各国文化差异 下一篇:阎连科乡土小说叙事中多层次对话性的审美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