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点好的,人生观也会改变

时间:2022-10-27 01:05:04

记得在电影《SAVING FACE》里,一个男人对刚刚失恋的杨雅慧说,吃点好的,人生观也会改变。一直觉得能理解这句话的人,也一定有着不错的想象力。可一瓶酩悦香槟或一盒GODIVA巧克力,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吗?同样,我们吃什么,就真的是什么吗?

叶怡兰在MSN那头幽默的说,如果这答案是否定的,自己恐怕要失业了。

叶怡兰,何许人物?台湾人,自由撰稿者,“Yilan美食生活玩家”网站创办者,《时报周刊》专栏作者。她是一天24小时都在研究哪种果酱的味道更纯正,哪种寿司更适合配门德尔松的音乐,或者哪家BOUTIQUE HOTEL的设计更适合下一个耶诞节的情境。想来也是,如果我们在七秒内凭借一个人身上的PAUL SMITH来判断他的年份和身份都不为过,从他对待食物的方式来辨别他会如何对待他的恋人总要深邃的多吧。

为了写这篇专栏,所以约了怡兰聊天,更没有忘了向她特别索要其近期某一天完整的食谱。现在你看到的便是怡兰于2010年1月3日(星期日)的三餐明细,具体如下:

早餐锅煮英式伯爵豆香奶茶(一半牛奶一半豆浆)+日本九州岛樱花蜂蜜。

午餐鱼蘑菇春菊意大利面。佐餐酒是梅香百年梅酒。饭后甜点是大湖草莓。

午茶Patisserie Sadaharu AOKI的黑醋栗栗子闪电泡芙、抹茶千层派。京都一保堂“天下一”玉露茶。

晚餐干煎竹荚鱼一夜干,虾米烧大头菜,天麻西洋参鸡汤,台南禾雁米糙米饭。佐餐酒是BruichLaddich 17年 on the rock。

不知道你看了这套餐单后是不是睁大了眼睛说了一句:WOW,至少于我已经很像看了一部由金基德、王家卫、李安以及希区柯克联袂导演的《美食,我爱你》了。惊艳之余,所幸还记得自己的台词,向请教老师如何看待质和量的关系――是不是如果味道够美好,一点点也就够了。

而叶怡兰的解释,竟有一点像岩井俊二赋予过莉莉周维度的“以太”的概念。她说,其实最重要的永远不是生理上的饱足,而是感官知觉与心灵的震慑与愉悦,当你被充分抚慰了,自然量就不再是必然的需要了。消化了大概十分钟后,我才意识到这句话是多么重要,它让食物不再仅仅是卡路里,更可以是某种妙不可言的戏剧。

相信怡兰如今早已越过了“有某种规则”的阶段,早已能够依随自己的身体的需要自自然然的吃,只因已经在年复一年对美食的执著中磨练了刁钻锐利无比的味蕾,因此日常生活里能够入口或愿意入口的食物,从质到量,自然也不至于对身体对健康形成负担。

从这个角度来看,挑剔似乎本就该是每个人平衡同食物关系的必经之路才对,我们也本来就该对早餐涂抹面包的奶油的种类有质疑,本来就不该太过随和,不是吗?说起来和挑选不同年份红酒的原理几乎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有能力辨别VINTAGE的人亦永远是少数。

忽然意识到,如果世界上没有减法这回事,也自然不会有奢华这回事,就好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初看彼此排斥,却也互相成全。难怪COCO CHANEL会说奢华的反义词永远都不是匮乏,而是庸俗。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有点觉得配错了甜品的GIN基本和一场悲剧没两样?

年代,水瓶A型女,像热爱做杂志一样热爱写字,以找出这个世界上最奢华纯净和有趣的部分为持久嗜好。

上一篇:黄腾辉:1个男人和10000朵玫瑰 下一篇:汤姆.福特:越破坏,越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