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营改增”后房地产的税收筹划策略

时间:2022-10-26 10:33:56

探讨“营改增”后房地产的税收筹划策略

【摘 要】“营改增”的初衷在于通过减轻赋税促进经济增长,本质上是国家结合新时期的经济发展形势对财税体制进行的再调整,对增值税制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鉴于此举给房地产行业带来的影响具有双面性,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时候必须要立足全局科学部署,以尽量弱化“营改增”的消极影响、放大正面影响。本文结合房地产企业特点,对“营改增”后此类企业的税收筹划策略作了分析。

【关键词】“营改增”;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策略

一、前言

“营改增”属于税收改革措施,自试点方案下发以来,试点范围一直在不断扩大。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房地产企业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波及。为了自身的发展考虑,房地产企业有必要结合“营改增”后的形势变化,科学进行税收筹划,以减轻此项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营改增”给房地产企业带来的影响

结合房地产行业的特点来讲,“营改增”给房地产企业带来的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正面影响。在“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原本普遍面临的重复征收营业税等问题显著减轻,在增值税方面也在逐渐实现“道道征税”,税收的规范程度有所提升。另外,“营改增”带来的正面影响还体现在:价格体系发生变化后,“价外税”正逐步取代“价内税”,增值税的进、销项抵扣关系得以形成,促进了企业内部架构的优化;市场调控作用更加显著,优胜略汰加剧,不能及时调整管理模式推行精细化管理的企业将被淘汰,如此一来,房地产行业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其二,消极影响。“营改增”给房地产企业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1)过渡时期,房地产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较高,尤其是项目完工但销售未结束的情况下,原因在于已签合同无法与税率的突然变化相适应。(2)建筑企业出现的税负增加问题会波及到房地产企业,这一点主要是两个行业关联密切导致的,很难完全避免。(3)企业负担增大。这是因为在“营改增”之后,对房地产企业负担影响较大的材料费以及劳务费抵扣将十分有限(甚至无法再开发票)。(4)联营风险进一步加大。这主要是因为“营改增”的推行使得联营项目难以获得专用发票,受此影响,缴纳税款将大幅增多,企业需承担的税负很有可能大于其利润率。

三、“营改增”后房地产的税收筹划策略

1.结合“营改增”带来的变化调整营销思路

在定价不发生改变的基础上,“营改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少成本的作用,对房地产企业利润空间的扩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此项政策也会带动其他企业成本的增加。考虑到上述情况,房地产企业就要对企业种类进行合理划分,并结合竞争对手在“营改增”后出现的变化,有目的的对自身的营销思路作出调整,借此机会增强竞争优势、拓展业务范围、实现业务升级,建立不同以往的业务增长点,比如投资保障住房等。

2.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并在企业内部开展业务培训

为了尽快适应“营改增”后的税收模式,房地产企业就要一方面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另一方面加强业务培训,帮助涉税人员尽快了解新规。在与税务机关沟通方面,房地产企业需保持虚心学习和请教的态度,为自身更快适应新形势打下基础。比如,房地产企业可通过全面了解“营改增”政策及增值税的计税原理、政策信息,来明确自身在过渡时期及改革之后需注意哪些问题,如此一来,企业调整纳税行为时就会更有针对性。而在业务培训方面,企业则需注意将了解新规及增强涉税人员的责任意识及创新意识作为重点,以提升他们业务的熟练程度,为自身的正常经营与成本费用的节约提供保障。

3.结合各个经营环节的特点,提高税收筹划的合理性

在“营改增”之后,经营环节对企业税负的影响更加显著,所以,要想尽可能的减轻自身负担,企业就必须重视结合不同经营环节的特点,来提高税收筹划的合理性。在具体做法上,房地产企业可参考下述措施:首先,以开出的价格及具备的资格为依据,借助比较的方式选出最佳供货方。出于减轻税负的考虑,企业在材料采购环节应要求供货方开具增值税发票,这样可以通过抵扣来减少实际需要交纳的税款。如果受到现实条件制约无法抵扣,企业则可以视情况要求供货方给予一定的价格优待。其次,对税率差异进行合理利用。税率差异是法律决定的,也是企业通过能动性发挥来减轻税负这一目的能够实现的前提条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以依据税率差异,在不违反相关政策及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对自身行为进行有意识的调整,将此种差异合理的利用起来,以达到减税目的。最后,适当延后纳税时间。此举同样是减轻税负的有效举措,实践要求是获取进项税发票的时间应尽早、销售发票的开具时间应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延后。只有企业实现对经营环节的合理筹划,才有可能真正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四、结语

总体来看,“营改增”给房地产企业带来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此项改革措施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不仅要通过科学的税收筹划来规避其不利影响,还要尝试利用其积极影响壮大自己。

参考文献:

[1]孙朕子.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应用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14):190-191.

[2]敬小丽.“营改增”背景下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13):152-153.

[3]蓝李娜.“营改增”政策下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1):250-250.

上一篇: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财务管理浅析 下一篇:当侯为贵遇上任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