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公关的中国路

时间:2022-10-26 09:25:14

品牌公关的中国路

FC:现在很多公关公司把自己的工作都看得很简单,就是帮客户做做活动、发发稿子,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姜:这是因为不少从业人员的素质其实不是很高,但自我感觉还都很良好。此外,很多奢侈品品牌也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品牌公关是不需要动脑子的,简单做做活动、吃吃饭,走走秀就完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大家盲目跟风,看起来很多品牌不用做也能赚钱,但品牌没有真切意识到这是市场推动的结果,依然坚持自己原有的方向。结果当有一天市场没有这么繁荣,消费者更加理性成熟时,原有的套路也就必须做出调整。

FC:对您服务过的品牌来说,政策对他们有影响么?

姜:短期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中长期影响肯定是会有。其实,主要的影响在于全球化的问题。全球化不但改变着房地产和全球收入,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就带来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布局问题和商业策略问题。全球化会带来奢侈品的变化,意味着可能会有一批为全球化服务的企业或个人成为新晋富人。一些品牌在北上广高档商场门店一两年肯定会赚,但想要长期盈利,那就不一定了。

FC:您接触过的品牌在中国战略与政策有什么关联么?

姜:就总体而言会有些变化。对B2B公司而言,政府大的变化意味着:1、整体走向是好是差,因为整体增长空间有多少,是可以感觉出来的。2、政府本身,在经济政策上的重点在哪?地理位置上或者是行业分布上。3、客户类型、客户购买在商业决策上也会是个难题。

FC:我们都知道糟糕的公关手段会使品牌形象受到影响。现在不少品牌针对负面评价会选择不回应或回应态度很差,对于消费者而言,品牌的最初想给消费者的印象经过媒体公关等介入后,有可能得到大相径庭的感受,像LV就被说成暴发户。面对这种情况,品牌该怎么办?

姜:过去消费者其实很傻,很好欺骗。现在一些品牌开始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因此想听我们公关公司的看法。外界压力让他们重新看这个市场,这个行业太浮华太浮躁,在面临的售后服务和纠纷等问题太多,所以方方面面要想的很全。

FC:似乎是一夜之间,奢侈品品牌的市场能见度骤增,在有同类的更高端的品牌进入时,您对奢侈品客户3到5年的建议是什么?

姜:现在可能还没到这个层面。奢侈品轻重之分有两个方面:第一,就像跑马圈地占点,然后把message留给大家之后再想营业品牌美誉度。第二个方面就是稳扎稳打。

FC:快消品注重品牌推广,但是像Godlva这样的品牌认知度没有那么高,却也没有什么举措。一些自认为高端的牌子就不去做品牌推广,而是等着消费者主动上门,这种营销方式长期不会奏效。您认为呢?

姜:完全同意。我们认为Godiva走的是渠道和终端趋势。整合整个供应链:产品,物流,渠道,铺点等,是需要很强的渠道建设能力和资金投入的。因此他们把打广告的钱放到了店面建设上。

FC:您有没有觉得市场不景气的时候是做品牌最好的时候?

姜:是的。但品牌也需要基于自身利益进行考虑。一方面考虑敢不敢冒险,另一方面看有没有必要冒险,因为很多决策都是有风险的。

FC:现在不少公关公司不喜欢做广告,喜欢做公关事件。您对此怎么看?

姜:现在很多公关做活动比重太多,但是容易忽略为什么要做:首先应该改变认知,明白做活动真正的意义。其次应该成熟,偏向做沟通,分析策略,思考能力更应该提升。最后做公关不是做销售,在目的上要搞清楚。

FC:很多国外制造业的品牌在中国国产化,像汽车这个行业是最明显的。但是他们之后如何在中国发展?或者说做品牌呢?

姜:能来中国说明原因是多种的:最主要是寻求成本低。一个产业的迁移一定是全方位的,品牌算的总账,可能这边打了折扣,但其他成本上省下来了很多,像:人力、供应链、运输等,对于国外公司来说这些成本都是巨大的。

FC:所以依您的观点,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产业链未必是一件坏事?

姜:对于中国政府高端制造他们参与得很明显,所以对于厂家不是坏事。当知道外国车是Made in China时候,消费者心里会打折扣,但是好处是能较快的反应市场情况,并作相应的战略调整。

FC:中国自主品牌很少,国家倡导、政策上也扶持,可是为什么扶持不出来中国自主品牌呢?

姜:这个问题我们跟很多客户都讨论过,我认为最主要有两点:一是教育。中国教育不鼓励创新不培养思考能力。二是国家层面政策不对,不是砸钱就能创新的。小企业才是创新的源泉,国家扶持的都是大企业,另一方面剥削小企业配套跟不上,没有税收、法律、人力、公关上的咨询。不能为中小企业分忧,中小企业便不能专一搞创新。

FC:您认为公关行业未来市场走向将会如何?公关行业会不会也有新的创新在里面?

姜: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会想这个问题。说实话,现在公关公司创新不是很多,但这个变化很快的市场会使我们尽快创新。

上一篇:以职业能力为视角构建高职英语课程体系 下一篇:奢侈品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