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秋季旱地植苗造林技术探析

时间:2022-10-26 08:19:52

陕北秋季旱地植苗造林技术探析

陕北地区位于陕西最北部,这里十年九旱,平均年降雨量450~510 毫米 之间,且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内,属干旱半干旱地区,一般春季少雨多旱,且风沙很大,加剧了苗木水分的蒸发量,致使大部分苗木因失水而死亡。加之春季造林季节短,很难适应大面积造林 ,同时由于气温较高,苗木在运输、栽植过程中水分损失较大,大大降低了苗木成活率。而秋季植苗造林有利因素较多,其造林成本低,成活率高。因此,在陕北干旱山丘地带应大力推行秋季植苗造林。

一、秋季植苗造林的有利因素

1.土壤含水量高

北方地区夏、秋两季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秋末冬初土壤含水量在25%左右,春季的土壤含水量不足10%。

2.空气湿度大

秋末冬初的月蒸发量为60毫米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73%,而春季蒸发量高达200毫米,而空气相对湿度仅为60%。

3.生根早、抗性强

在秋末冬初之际,苗木新梢已停止生长,但苗木根系的发育仍处在高峰期,苗木在此时出圃栽植,根系的伤口很容易愈合,且能生出一定数量的须根。

4.成本低

秋季植苗造林土壤墒情好,造林整地省时省工,造林成活率高,节约了大量的种苗费,从而降低了造林费用。

5.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由于秋季造林成活率高,林地可尽早郁闭,能尽快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同时节约了造林费用,从而降低了造林成本。

二、秋季植苗造林的时间

秋季植苗造林的时间宜迟不宜早,最佳时间为苗木落叶至土壤封冻前,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三、树种选择

秋季造林要选择耐盐碱、抗旱性较强的树种,如刺槐、山杏、柠条、沙棘等落叶树种。

四、秋季植苗造林技术要点

1.适时精细整地:陕北黄土高原最常用的整地方法是

鱼鳞坑。其优点为:出土量相对少,省工省时,能够有效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降雨量少时,水能全部集中到苗木的根部,就象一个“小水库”,拦截蓄积坡面的降水,可充分提高自然水源的利用率,增强树木的抗旱保墒能力;坑壁有一定的坡度,支撑力较大,不易破损、垮塌,坑的形状保持时间较长。鱼鳞坑的规格一般为长0.8~1.5m,宽0.6~1.0m,深0.5m,坑间距2.0~3.0m,按品字形排列,挖土时先把表土堆放在坑的上方,生土堆放在坑的下方,按要求规格挖好后,再把熟土回垫入坑内,在坑下沿用生土围成高25~30cm的半环状土埂。

2.合理截杆

秋季造林均要选用优质壮苗,对其阔叶树种要剪去当年生主梢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一般落叶乔木采用根茎以上20-25CM处截杆,保留主要营养体,不影响幼苗生长,落叶灌木在根茎以上10CM处截杆,截杆时要求截面平滑,防止裂杆,截面成马蹄形。截杆后苗木水分蒸发量大大减少,有效地提高苗木成活率。

3.精心栽植

3.1科学起苗

秋季植苗造林要随起苗随栽植,这是造林成功的一个关键措施,所以要求起苗时一定要讲究科学,起苗前苗床要浇透水,使使土壤湿润松软,易起苗不伤根。尽量给苗木多留侧根和须根,切忌用手拔苗。苗木用到栽植点后要立刻假植并淋水保湿,严防日晒,随取随栽。

3.2合理栽植

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应采用蘸根栽植方法,这是这几年在退耕还林工作实践中得出的值得推行的一种造林方法。具体做法是将应栽植的苗木,先在清水中浸泡苗木的根系2~3天,或把苗木的根在泥浆中蘸一下再栽,这样增加了苗木的含水量,提高了抗旱能力。栽植时,一定要分层填土踩实,做到“苗正、根展、土踩实”,利于保墒抗旱。

3.3适当覆土

要求苗木栽植好以后要及时覆土,使苗木主要部分得到良好的保护。第二年春季,随着地温的升高,苗木根系首先进行活动,待气温升高,苗木地上部分发芽时,已完全可以满足地上部分所需水分,成活率必将增加,且截杆时保留地上20CM的主杆,积累了大量养分,所以在提高成活率的同时,不会影响苗木的生长。具体覆土厚度为苗木杆顶以上1~2CM,严禁覆土过厚,严禁将覆土拍实,否则会影响第二年苗木新芽出土,造成曲芽,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

五、秋季植苗造林的效益分析

由于采用秋季截杆覆土抗旱造林技术,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必将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方面节约了大量的种苗费、造林费,从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林地可尽早郁闭,能尽快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同时,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造林积极性,必将为加快陕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而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上一篇:桑椹桑芽开发应用方法 下一篇:青田县苦麻菜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