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地区落叶阔叶林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时间:2022-10-26 08:05:59

九华山地区落叶阔叶林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丰富度指数、Shannon wiener指数、Pielou 指数等物种多样性指数指标,分析了九华山地区较为典型的两种落叶阔叶林(类型Ⅰ麻栎、小叶栎、枫香混交林;类型Ⅱ麻栎、白栎、榉树混交林)植物多样性特征。

【关键词】 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多样性;重要值

【 abstract 】 this paper using richness index, Shannon wiener index, Pielou index and species diversity index index, analyzes the jiuhua mountain areas are typical of the two kinds of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type Ⅰ MaLi, lobules oak, maple incense; Ⅱ MaLi mixed type, white oak, beech trees mixed forests) plant d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 keywords 】 better comparability; Species diversity; Important value

中图分类号: J5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九华山地区两种落叶阔叶林的基本情况

类型Ⅰ属于天然次生落叶阔叶混交林,位于酉华镇,面积为5公顷。类型Ⅱ,位于朱备镇,面积1.2公顷。标准地的基本情况以及样方的设置见表4-1

表1 样地基本情况

2.分析与研究

(1) 植物组成结构分析两种落叶阔叶林类型植物种类组成如表2,由此可知,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垂直分布规律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从物种丰富度统计数据总体来看是,类型Ⅰ>类型Ⅱ,类型Ⅰ共有植物物种37种,而类型Ⅱ仅有25种植物。分层物种丰富度,两种森林类型表现出同样的变化规律,即灌木层大于草本层和乔木层,乔木层最小、树种非常单调。

表2 不同样地植物种类组成

表3 类型Ⅰ标准地中乔―灌―草三个层次植物的重要值

可以看出灌木层物种种类繁多,其优势种明显,但以淡竹、乌药、野鸭椿、野茉莉、栎类等较为常见。该层中新生的乔木幼树较多,尤以栎类幼树更为多见,且生长良好,草本层高度、层盖度在不同的地段有较大差异,个别地段甚至寸草不生。

表4 类型Ⅱ标准地中乔―灌―草三个层次植物的重要值

类型Ⅰ乔木层主要由麻栎、小叶栎、枫香组成,在所选取的五块标准地内共有乔木个体株数100株,其中以麻栎最多,个体数为50株,而且在群落中处于优势地位。其次是小叶栎,个体数为27株,而枫香个体数目较少,有23株。

类型Ⅱ:麻栎占绝对优势,远远大于白栎和榉树,从灌木层重要值可以看出该林分灌木茂盛,优势明显,因此,作为最底层的草本层大都是一些耐阴植物或者攀援生长的植物,物种丰富度较小,盖度也最小。

(2 )植物多样性数量特征从表-4可以看出,两种森林类型各层物种丰富度指数(S)排序均是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而总体上是类型Ⅰ>类型Ⅱ,表明本文所研究的群落类型具有亚顶级阶段的森林群落特征。群落均匀度指数(J)在类型Ⅰ中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而类型Ⅱ则是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这说明,在类型Ⅰ中,草本分布均匀,稍大于灌木层均匀度指数,乔木最小;而类型Ⅱ则是灌木的均匀度指数最大,草本层次之,最小的依然是乔木层。

生态优势度指数(D)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相比则基本上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类型Ⅰ生态优势度指数以乔木层最大,但优势不是特别明显,乔、灌、草生态优势度指数依次为:1.017,0.256,0.285,各层总体上看差别不大,灌木层最低,这说明在该类型林分中,各层物种生态优势分布相对均匀,层内共建种较多。类型Ⅱ乔、灌、草生态优势度指数依次为:0.556,0.28,0.424。乔木层优势度指数最高,说明乔木层被某一个树种占据主导地位,这个树种就是麻栎,上面的树种重要值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草本层草本植物种类虽然不多,但分布均匀,优势明显。

表5两种类型群落物种多样性数量特征

由表5可以看出:类型Ⅰ中:乔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在灌木层、草本层和乔木层中最低。乔木层物种多样性较低,除乔木层均匀度Pielou指数低于0.5以外,灌木层、草本层均在0.5以上,也说明该群落是比较稳定的群落类型,这与麻栎林作为安徽省长江南北地带性森林群落的特性和地位是相符的。

类型Ⅱ中: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小,其值(H)为0.18,调查标准地内的乔木树种有三种:麻栎、白栎、榉树。人为干扰是造成类型Ⅱ乔木层树种单调的主要原因。与类型Ⅰ相似,类型Ⅱ的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也高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其原因也是由于研究地处于低海拔、靠近村镇,封育早期受人为活动影响比较大的缘故,但后来保护和恢复得好,灌木层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进而对草本层起到了抑制作用。

3.结论与讨论

(1 )青阳县自从对次生林进行封山育林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成为今天的较为成熟的相对稳定的森林群落,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木材,更在生态和景观上作用重大。

(2 )在所调查统计的两种类型林的参数统计中,共涉及植物物种45种,隶属32科41个属,封育虽然从一定意义上,起到了作用,但是并为实现严格意义上的封山育林,林下植被遭到的破坏导致该研究标准地内物种多样性指数较小,灌木层相对较丰富的结果。

作者简介:

姓名:张尚玉,1981年6月生,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人,园艺学学士,二级建造师,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绿化景观工程建设和养管工作。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谈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控制 下一篇:住宅建设中暖通工程相关问题分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