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重养脾

时间:2022-10-26 07:52:23

有句俗话,叫做“一夏无病三分虚”,这个“虚”包含脾虚、胃虚和气虚。人们在夏天普遍会消瘦一些,就是因为脾胃虚弱的缘故。其实,按照中医的理论来讲,在四季中还有一个“长夏”。长夏位于夏末秋初,涵盖了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每到夏末秋初,无论是衣物还是食物都特别爱发霉,就是因为此时正处于长夏时节,而“湿”为长夏的主气。

夏末秋初 瓜要少吃

中医认为脾的特性是喜燥恶湿。长夏湿气本来就重,如果这个时候不小心淋雨,或是没有及时更换被汗水浸透的衣物,就极易使脾脏为湿邪所困,从而出现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肢体困重等症状。这个时候你再多吃寒凉食物的话,就会加重脾胃的负担,所以这个季节拉肚子的人也特别多。为此,这个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饮食,护好肠胃,特别是冰镇西瓜,这时能不吃就不吃了。

西瓜本来性寒,若再在冰箱里一放,尽管其清热解暑的效果较好,但多食对脾胃的伤害却是很大的。有些人西瓜吃多了会拉肚子,甚至出现头昏乏力、身体困重等现象,就是因为湿邪困脾所致。

其实不只是西瓜,甜瓜、黄瓜、冬瓜、苦瓜等瓜字辈的食物,都属于寒凉食物。这个时候脾胃本就虚弱,若过食寒凉之物只会“火上浇油”,引起腹泻也就在所难免了。

秋后暑热 豆要多吃

绿豆 绿豆汤不仅可解暑热之毒,还可化湿邪,助你的脾胃解围。

红豆 中医认为红豆有健脾利水、清热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由于红豆性善下行,通利水道,所以经常服用还有减肥的功效。对于爱美的女士而言,多喝些红豆汤,既可消暑化湿,还可以维持你的曼妙身材。

初秋养脾 少瓜多果

秋瓜不宜多吃,却可以吃些秋果。

秋梨 秋梨就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中医认为梨性凉味甘,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对于燥邪猖獗的秋季来说,是去燥的最佳选择。

秋梨吃法不同,功效也不同,民间有“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腑之阴”的说法。如果有咽干喉痛等上火症状,生吃就好。如果想要起到滋阴润肺、润喉祛痰的功效,熟吃更佳。可以将梨隔水蒸过,煮汤或者做成粥来吃,这样也可以将梨的寒性除去,食用起来更加安全。

大枣 大枣也是秋天的佳品。大枣有“木本粮食”之称,因为古人认为它可代食物食用。《本草纲目》认为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对于“脾虚弱、食少便溏、气血亏虚”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坊间甚至流传有“一日吃仨枣,红颜不显老”的俗语。用红枣加大米熬成粥,对保肝护肝也有很好的效果。

但是大枣不宜食用过多,“多食令人寒热,凡赢瘦者不可食”,每天吃枣以不超过50克为好。

上一篇: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下一篇:浅谈小学教学中的质疑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