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安社区:建设智能化低碳社区

时间:2022-10-26 05:55:24

民安社区:建设智能化低碳社区

“物物交换”,出现在原始社会,是因为当时人们物资缺乏且货币尚未出现。现在,这种古老的做法在现代城市社区出现了,不是因为没钱没物,而是因为一种理念:低碳环保。近日,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街道办事处民安社区的小花园热闹非凡,社区闲置物品交换大集又开始了,图书、玩具、家电、五金、首饰、服装等日常生活用品一应俱全,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来自30多个家庭的200多位居民纷纷拿来闲置物品互通有无,使自家的“废物”变成别人家的“宝贝”,避免了这些闲置物品进垃圾桶的命运,实现了垃圾减量化。

这个大集已坚持了五年多,共举办了八届。它其实是民安社区低碳社区建设的一项具体体现。民安社区低碳社区建设始于2006年,2011年全面提升推进智能化低碳社区建设。

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

民安社区地处北新桥街道东北角,辖区面积0.4平方公里,居民楼22栋,常住户数3452户,常住人口8425人,流动人口3831人。有人,便会产生垃圾。垃圾处理又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民安社区在市区、街道及社会公益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在推动社区厨余垃圾的就地资源化处理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2011年,民安社区开展垃圾分类进家庭活动。向居民宣传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等,并对社区居民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指导。截至2013年底,社区开展了多次垃圾分类暨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主题宣传活动,并组织居民积极参与厨余垃圾分类投放。与社会公益组织共同开展“电子IC环保积分卡”活动,制作IC卡400余张,通过刷卡积分,大大提升了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工作的延续性和实效性。

社区内建立的“绿厨小屋”安置了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实现厨余垃圾集中就地资源化处理,从源头解决了厨余垃圾运输、处理等问题,提高垃圾的资源化(肥料)利用程度,减少垃圾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2013年设备全年累计运行7820小时,累计处理厨余垃圾3820千克,产出有机肥料210余千克,全部发放给社区居民用于绿色种植。设备由社区志愿者和专职垃圾分类指导员共同维护。社区初步计划在2017年前争取将社区产生的全部厨余垃圾实现资源化就地处理。

除此之外,民安社区在智能化低碳社区建设的其他方面探索颇多。

雨水回收再利用

在社会公益组织所聘请的第三方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民安社区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工程自2009年9月施工,于2010年2月完工,共安装雨水回收系统12个,每套系统的最大储水量为两吨。在日常生活中,社区居民们充分利用雨水回收系统的集水进行洗车、浇花、家庭养殖等。社区计划2015年前再建设20套雨水收集系统,方便更多居民使用收集的雨水浇灌绿地、擦洗车辆。

自行处理废水 普及节水用具

自2003年小区建设之初,民安社区中水处理系统就已将社区居民所排废水进行中水处理,日处理量640立方米,处理后的中水主要用于造景绿化及道路降尘。为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民安社区在2007-2008年发放节水龙头约3200个,计划2016年前为每户居民发放喷洒式水龙头,进一步降低居民用水消耗。另外倡导居民使用节水型马桶。目前已实现普及,对困难家庭,市、区政府给予了无偿更换。

号召居民低碳出行

社区内已建成使用自行车租赁点5处,可提供近150辆租赁自行车;办理自行车租赁卡网点1处。同时,为减少私家车出行,改善交通拥堵情况,改善空气质量,民安社区在LED显示屏上显示每天尾号限行信息,号召开车族参与“每周少开一天车”活动,在开展的环保活动中宣传绿色出行。经专业机构调查测评,社区生态碳足迹为1.51全球公顷,低于北京市平均生态碳足迹标准(1.61全球公顷)。

另外,社区开展的屋顶种植、阳台种植、无土栽培芽苗菜等活动,在提升社区环境水平的同时,还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民安街14号楼顶层平台建设有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为14号楼全年提供洗浴热水。在社区建设使用太阳能供电照明的宣传栏,自行车存车处使用太阳能供电照明,试点工作已经完成。计划2015年前对将社区内主路高杆路灯全部更换为太阳能照明路灯。

通过一系列低碳活动的开展,民安社区希望实现几项预期目标:社区垃圾分类达标,全部厨余垃圾实现资源化就地处理;人均用水量低于北京市3立方米/月的平均水平;人均用电量低于北京市60度/月的平均水平;社区居民低碳出行比例高于北京市40%的平均水平;人均绿化率达到5平方米;污水处理及中水利用率达到90%以上,使民安社区初步实现低碳生活社区。

日前,民安社区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2014年度低碳中国行优秀低碳案例”活动中,被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推荐为优秀低碳社区;民安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吴治民同志被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推荐为优秀低碳人物。民安社区在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开展的低碳社区试点申报工作中,入选低碳社区试点名单。

上一篇:在天元空间思考人生 下一篇:六里屯街道:创新垃圾闭环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