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生活中的“保胃战”

时间:2022-10-26 05:44:16

打好生活中的“保胃战”

此前,网络上一则“23岁女白领因胃病不治身亡”的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们在扼腕叹息正值韶华之年的女孩突然离去时,也开始注意起长期被自己忽视的胃部健康问题。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的肠胃病患者有1.2亿,消化性溃疡发病率10%,慢性胃炎发病率30%,是世界当之无愧的“胃病大国”。是当之无愧的“胃病大国”,但却有将近一半的人在胃不舒服时选择忍着。

胃病夺走23岁女白领性命

这名在北京工作的女孩叫方言,照片中美丽且充满活力。生前她在微博上记录了发病的整个过程:12月14日忍着胃痛上班;12月15日被医生确诊为急性胃炎;隔天便离开了人世。许多人除了对女孩的突然凋零表示惋惜外,更多的则是从中反思并提醒自身,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她的微博显示从8月1日-8月11日,除了一天休息,方言平均每天工作近13个小时。不仅如此,还有许多张她在晚上9点后吃饭的照片,其中以洋快餐、各式冷饮和过于丰盛的晚餐为主,并配以“半夜吃晚饭”、“我又吃多了”等注解。

如果早一点引起重视,这样的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虽然没有查看病历,但从她晚上9点后吃饭、暴饮暴食、工作压力大等生活习惯上就能判断,她的胃应该很早就开始“报警”了。

胃病“发威”后果很严重

“在急诊室里,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很多人就是因为胃不舒服,自己忍着或者乱用药,到最后直到出血才到医院来,这时已经很危险了。”总医院急诊科主任周荣斌说。

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张声生告诉记者:“胃病是许多病的统称,不少人觉得它不是什么大病,这是因为不了解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常见的胃病主要有胃炎、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等。胃炎分急性和慢性,如果胃炎迁延不愈,可从浅表性胃炎发展到萎缩性胃炎,甚至到最后发展成为胃癌。对于消化性溃疡,张声生说,其中胃溃疡一般在餐后半小时左右疼痛,到下次进餐时有所缓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一般是空腹痛、夜间痛。对于消化性溃疡,张声生表示,现在的医疗条件是完全能够治好的,但问题就在于有些患者自己耽误了,若出现呕血、便血甚至穿孔后再到医院,就可能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周荣斌告诉记者:“很多人认为自己身体好,胃疼是小事。但我们遇到过大量饮酒或暴饮暴食导致胃出血甚至胃穿孔的年轻人,有些送到医院时血如泉涌,再晚点就可能丧命。而由胃病转化成胃癌,在早期很难发觉,很多人一查出来就是中晚期。还有患有肝硬化的病人,也容易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导致胃出血,有时就是一口血喷出来。

临床上最常见危及生命的胃病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胃溃疡导致出血性休克死亡的情况并不是很多见。

不良习惯引发胃病

胃病不是小病,长期的忽视与怠慢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恶果,让我们多一些对胃部的关爱。专家表示,“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以下的不良生活习惯要坚决杜绝。

――三餐不定、暴饮暴食

周荣斌表示,胃是“守时”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高峰和低谷,如果相应的时间胃里没有东西,很容易损伤胃黏膜。过了饭点暴饮暴食,会明显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严重的会引起急性肠胃炎,甚至胃出血。

――抽烟喝酒、食物不洁

抽烟、喝酒都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黏膜下血管的收缩、痉挛,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胃溃疡。一些不干净食物中所含的幽门螺旋杆菌则是引起胃溃疡的重要元凶。

――压力过大,心情不好

如果长期处在高压的状态下,精神紧张、情绪低落,甚至焦虑、气愤,这些不良情绪很容易造成植物神经性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各种各样的胃肠道疾病。

――乱用药物

胃疼时很多人都会自己买药吃,但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有些药物甚至会加重胃病的恶化。而生活中常用的药品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地损伤胃黏膜,比如解热镇痛抗炎类(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止痛片)、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地塞米松、可的松)等。

胃病也会发出“预警信号”

实际上,如果胃出现了问题,身体也会发出一些“预警信号”。周荣斌表示,这种信号分为全身和局部两种:食欲消退、消化不良、面黄消瘦、大便不规律(腹泻和便秘交替)等属于全身信号;而上腹部疼痛、腹胀、泛酸、一阵阵的肚子疼属于局部信号。张声生则表示,如果出现严重的胃痛、黑便、呕血、头晕眼花等症状,要迅速就诊,尤其是饮食、生活不规律和工作压力大的人要特别注意。

最后,周荣斌强调,生活中还要少吃油炸、腌制的食物;避免饮食冷热不均;细嚼慢咽;注意胃部保暖等。

上一篇:约定,让爱不跑偏 下一篇:营养大虾的健康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