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俱乐部形式开展中职院校啦啦操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2-10-26 05:40:23

以俱乐部形式开展中职院校啦啦操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2-000-02

摘 要 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中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开展情况、啦啦队运动开展的现状、俱乐部体育优势等各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中职院校以俱乐部形式开展啦啦队运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解决中职院校啦啦操运动开展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我校啦啦队运动开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给出两个主要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中职院校 啦啦操 俱乐部 模式

一、引言

随着校园体育俱乐部的开展日渐成熟,其在学校体育中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在学校体育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了一种相对成熟的体育运动发展模式。啦啦队运动经过多年的发展,受到了广大青年学子的喜爱。但是我国校园啦啦队运动开展中遇到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中职院校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受经济条件限制,不同地区开展欠平衡;啦啦队运动专业人才欠缺;啦啦队组织竞赛体系不够完善;经费不足成为限制啦啦队运动开展最主要的原因。在此背景下,本问对以俱乐部模式开展校园啦啦队运动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希望通过本研究为中职院校啦啦操的发展寻找一个良好的模式。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涉及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逻辑分析法。

三、以俱乐部形式推广运动项目的优越性

(一)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于健康的需求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忽视了学生对于健康的需求,使学生被动的参加学习,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较低。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与传统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组织的体育活动相比较。俱乐部模式教学提供学生更多的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锻炼项目参加练习。从而更好的取得锻炼效果,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行的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对于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多的是教师进行选择,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学生体验体育运动的兴趣,以及对于运动技术的渴望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未能得到发挥。俱乐部模式教学从一开始就打破常规,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俱乐部模式在体育教学中比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更加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更好的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三)筹集资金,缓解项目活动运行经费的不足

体育经费是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体育活动的开展所需的经费来源相对单一,主要依靠学校拨款和校外赞助。以俱乐部形式开展体育运动项目除了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于健康的需求,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之外,还能够筹集一部分资金,缓解体育经费的不足。通过俱乐部课程的开设,招收会员,收取一定的会费来筹集资金。这是传统体育发展模式所不具备的。

四、啦啦队运动在学校开展中的现状与困难

对啦啦队运动的认识欠缺。啦啦队运动在我国学校体育中开展势头良好,广大学生对啦啦队运动抱有浓厚的兴趣爱好,从事啦啦队的人群也越来越多。但是广大学生对于啦啦队这项新兴运动的认识比较欠缺。认识的片面性。很多人对于啦啦队运动项目的认识尽停留在直观的表现,更多的认识是给各种比赛助威呐喊。对啦啦队运动所包含的子项目认识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经费制约。经济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啦啦队运动在中职院校的开展。学校啦啦队训练的维持,组织外出比赛的费用等都不同程度上需要经费的支持,而一支啦啦队队伍人数一般都在十几人以上,其经费开销相对其他项目更加巨大。所以受经济条件制约,是啦啦队运动在高校中开展的困难之一。

啦啦队需求的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的啦啦队队员绝大多数是健美操专业的学生,曾受过专门、正规的竞技健美操或艺术体操项目的专业训练。同时,对于教练员来讲,多数啦啦队的教练员仍以教授健美操专业的老师为主,专业人才的欠缺,使得啦啦队运动在高校中开展缺少推动力量,也制约了高校啦啦队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缺少良好的发展模式。啦啦队运动在学校体育中以何种形式进行开展,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的探索,都相对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啦啦队运动在高校的开展,从而也反映出啦啦队运动在高校开展所遇到的困难。

五、以俱乐部形式开展啦啦队运动的必要性分析

(一)筹集资金

俱乐部形式开展啦啦队运动,通过收取会员一定的会费,满足啦啦队运动开展中所需经费的不足,同时啦啦队与健美操相比较,啦啦队无论是从竞技体育,还是从健身角度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空间。首先是舞台区域,没有表演面积的限制。其次,动作编排没有底线,无论难易,最主要是综合能力,动作设计鼓励创新,并且要结合主题,配合音乐进行。第三,人数没有严格限制,背景音乐和服装设计都比较自由。通过商业演出赚取一定的表演经费,避免过份依赖学校财政拨款,使啦啦队运动开展所需的经费来源多样化。

无论是在俱乐部课程开展中,还是在各种商业性的表演,啦啦队运动都能很好的开展。在俱乐部中得到会员的喜爱,吸取大家的参与,为啦啦队运动开展提供更多的经费。以俱乐部形式开展啦啦队运动为中职啦啦队运动发展筹集资金。

(二)满足大众对啦啦队运动的兴趣爱好需求

啦啦队运动在中国开展的时间较短,在中职院校中也深受广大青年学生的欢迎。满足广大学生对于从事啦啦队运动的渴望。啦啦队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啦啦队练习中,除了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外,还能够让学员在啦啦队运动中感受到啦啦队运动带来的的欢乐,到达陶冶情操,娱乐身心的目的。广大学生正是认识到啦啦队运动的益处,表现出从事啦啦队运动的浓厚兴趣。现在高校啦啦队运动的开展更多的以训练队形式,主要目的在于参加比赛,取得较好的名次。广大学生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对于啦啦队运动只能望而却步。以俱乐部形式开展啦啦队运动能够使学生对于啦啦队运动的兴趣爱好得到满足,通过参加啦啦队运动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三)啦啦队运动在中职院校发展的现实要求

啦啦操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在很多程度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发展模式来解决啦啦队运动开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以俱乐部模式在高校中开展啦啦队运动能够很好的解决其遇到的困难。

首先,以俱乐部形式在中职院校开展啦啦队运动,解决啦啦队运动开展中遇到的经费不足。俱乐部形式开展啦啦队运动通过招收会员,收取会员一定的会费,能够为各个啦啦队队伍外出比赛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也为学校完善啦啦队运动开展所需的器材设备提供经费,解决啦啦队运动开展中的经费困难问题。

其次,以俱乐部形式开展啦啦队运动可以培养业务骨干,促进各个高校啦啦队运动的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全国一部分啦啦队培养了一些从事啦啦队运动的人员,由于一些原因的影响使得业务骨干不能得到锻炼。以俱乐部形式开展啦啦队运动能够很好的,使高校啦啦队的中业务精英的才能得以发挥,让他们走进俱乐部的课堂,不断提高啦啦队骨干才能。

六、啦啦队俱乐部运行的可行性分析

(一)啦啦队俱乐部运行的基本条件

首先,良好的群众基础。中职院校对啦啦队运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对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200名学生的调查得知学生对啦啦队运动类项目中的舞蹈类和有氧操类运动项目的喜爱程度分别是:23.69%、24.43%,而球类为27.86%,田径类为7.29%,其他为10.95%。详细见表1。

表1表明,学生对健身运动的选择大多集中在舞蹈类和有氧操中。反映出学生队员此类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为以俱乐部形式开展啦啦队运动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其次,良好的场地设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中职院校以及具备了相对良好的场地设备,而对于啦啦操这样的运动项目来说自身对于场地设备的要求也较低,因此开展起来更加方便。这是我校已经有的硬件设备条件。

最后,良好的师资。随便啦啦操运动在我国的开展,各级培训活动的开展,为中职学院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啦啦操教练员和运动员。且啦啦队运动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培养出了一批专业知识全面,专业技能突出的啦啦队员。这些都为以俱乐部形式开展啦啦队运动提供了良好的师资保障。

(二)以俱乐部形式开展啦啦队运动的前景分析

可筹措资金、缓解啦啦队运动开展的经费之不足。目前我国啦啦队多年来在国家甚至国际大赛中所取得的成绩这都得益于学校财政支持。而啦啦队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出这种困境。以俱乐部形式开展啦啦队运动,通过招收会员,收取会费,可作为队伍筹集一定的活动经费。可以解决队伍外出比赛所需的经费,还可以满足啦啦队日常开销所需要的费用。锻炼队员能力,保持并发展技术水平。以俱乐部形式开展啦啦队运动可以让他们发挥其专业优势,而且还可以扩展其业务能力,锻炼其他后备队员的专业能力,为队伍建设打下好的基础。

七、小结

以俱乐部形式在我国中职院校开展啦啦队运动是可行的。中职院校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广大学生愿意参加啦啦队运动。良好的场地器材设备可供课程开展使用。高校具有良好的师资队伍。这些条件使得啦啦队运动以俱乐部形式开展可行。以俱乐部形式开展啦啦队运动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于健康的需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为啦啦队运动开展筹集资金,缓解体育经费的不足。总的来说以俱乐部形式开展啦啦队运动对于运动项目本身可持续发展;项目爱好者;啦啦队运动队来说都是具有极大益处的。

参考文献:

[1] 李鸿.我国啦啦队运动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02):12.

[2] 孙铁民.我国啦啦操运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报.2005(04):23.

[3] 黄荔生.我国啦啦队运动现状与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2):33.

[4] 杨斌.四川省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管理问题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0(03):25.

[5] 秦纪强.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若干问题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01):22.

[6] 杨勤.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思路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3):18.

[7] 王凯.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现状分析与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7:17.

[8] 高洪飞.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J].今日科苑.2010.20.151:19.

上一篇:浅析网球接发球技术及比赛的应用 下一篇:怎样避免日常体育锻炼中出现运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