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探析

时间:2022-10-26 05:38:39

西海固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探析

【摘要】目前,西海固民间剪纸艺术主要在海原县和隆德县流行,民间剪纸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显示出西海固剪纸艺术的活力,同时西海固民间剪纸艺术在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渐浮现,西海固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问题逐渐引起重视。

【关键词】西海固疆剪纸艺术;艺术特点;保护与传承

本文试对西海固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及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对西海固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前景进行思考。希望借此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人来重视西海固民间剪纸艺术,促进剪纸这一传统艺术在西海固民间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一、西海固民间回族雕刻艺术的历史渊源

(一)海原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

剪纸为海原县民间艺术的一大瑰宝,其历史悠久,早在元、明时代,就有剪纸作品出现。明清时,因我国各地民众向海原的大量迁徙,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形成海原剪纸的品种繁杂,部分作品至今尚带有江南水乡的风格。50年代,民间剪纸被推入艺术殿堂,得以长足发展。1978年后,海原剪纸作品分别参加了全国、自治区、地市县展览,1985年兴仁镇被固原市确定为“剪纸之乡”。

(二)隆德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

隆德民间剪纸艺术,通过一代又一代回族剪纸艺人不断地创新发展,日趋成熟,日臻完美,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构成回族装饰艺术中别具特色的一部分。主要种类有民间窗花、民间贴花(墙花、门、灯花、喜花)民间节日门挂、刺绣的底样、鞋衣或各种各样材料剪影等。在民间居室以及民间花灯等艺术品种。

二、西海固民间回族雕刻艺术的发展现状

(一)海原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

海原剪纸是一种扎根民众之间,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喜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大致可分为七类:折剪类、迭剪类、衬色类、套色类、拼色类、染色类、填色类。民间剪纸的题材大都是人物、动物、草木花卉为主,可贵的是它能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谐音、象征等手法,构成寓意性很强的艺术画面,如根据民间传说的《十二生肖图》和剪纸连环画《孟姜女》、《百鸟图》、《百童图》、《金牛山的故事》等,现在创作的《刘老怪攒钱记》、《赶集》、《寿星图》等符合百姓生活的剪纸作品都有较大的影响。

在海原,剪纸作为节日门挂,在过春节时,人们用黄纸剪成甲马云子如图,吊在院内树技上,门楣两边的木墩上,灶房锅台正中,门对联横额上端以示富贵吉祥。点缀了迎新除旧的节日气氛,寄托着避灾纳福,逢凶化吉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对联、年画门神,鞭炮等形成了一种装饰环境艺术。各种材料剪纸类祭祀用品,阴历十月一日人们祭祖送寒衣,用各种色纸(一般很少用红纸)剪成服装,被褥等烧掉;农村迷信活动送“冲气”(即邪气时),用黄纸剪成人或圆形小钱于门外点燃楚之;老人仙逝后,所用的纸火,花朵、童男童女、寿筒、花圈形等均以剪纸为基础,制作而成。

(二)隆德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

隆德民间剪纸除了表现花鸟鱼虫用于环境装饰和点缀外,大多数和当地的各种民俗活动包括各种传统的节日,礼俗以及人的生、婚、寿、丧分不开。造型 生动、剪工精湛而有名。表现题材多种多样,往往是她们最关心最称心最向往的事物。如花、鸟、家、妾娃娃以及祥图案和戏剧故事,其中被寄寓着作者追求。有一部分剪纸纹样是用谐音的手法表达着人们对美好幸福和追求。如表示吉利的剪纸纹样“吉庆如意”是用鸡、馨、如意形象组成的“连年有余”的纹样是用莲花和鱼的形象组成的。表示多子多福的有多用莲花或石榴葡萄等形象组成。如是种种不胜枚举。这里广为流行的有“龙风呈祥”“双喜梅”、“鱼戏莲”、“凤鸟牡丹”、“麒麟送子”等纹样,反映早期人类祈子孙繁衍,崇拜生殖的原始文化在民谷选型中的积淀,也是表示现世人们对男女配偶、爱恋、和睦、幸福的向往。

剪纸贴花是隆德广泛流传的传流的剪纸艺术。它是用各种彩色纸剪成各种图案贴在墙壁上,并凑成各种图案,如山、树、各种动物,农家炕围墙上贴圆云子或三角云。置结婚新房时,灯上、顶棚上、门帘上等贴云子或大红“双喜”字。贴花比窗花大而丰满,如剪制的猫,鸡和活的一样大。制作时可以发挥夸张、变形、借喻、象征的手法。它象凝固了动植物标本,与绘画有着质的区别。

三、西海固民间剪纸样式的实际用途

一是供张贴装饰的剪纸。直接张贴于门楣、窗户、墙壁上的剪纸,如双喜字花、窗花、墙花等;装饰于灯壁、嫁奁、纸扎上的剪纸,如灯笼花、彩花等。二是供刺绣作底样的剪纸。刺绣前打花样时,取剪纸作底样。此类剪纸样式常用于装饰衣袖、鞋帽、帐帘、枕头、被套等,如衣袖花、帽花、鞋花、枕头花、帐帘花等。三是供展览交流观赏的剪纸样式。此类剪纸样式实用性弱化,审美艺术性增强,装饰性突出,文化意蕴深厚,样式新颖,富有变化。讲究在传统剪纸样式上有拓展,出现微型化样式,如藏书剪纸票;巨幅化样式,如长宽数米的戏剧脸谱剪纸、图腾剪纸等。

四、西海固民间剪纸艺术发展的建议

西海固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回族民俗文化,其乡土气息是民间剪纸生存和发展的灵魂然而正是由于这浓郁的“乡土味”,使有的人认为民间剪纸是雕虫小技,不能登大雅之堂。所以西海固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还是要寄托于中华民族子孙的艺术教育上。为了使西海固民间剪纸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应该结合西海固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政府加大对西海固民间剪纸艺术保护、发展的关注,强化体制改革,建立合理的机构,培养复合型文化人才。全力抢救保护文化传承者,培养传承人,注重学校教育对传承人培养的作用。加大旅游品开发建立特色文化产业,将西海固民间剪纸艺术推向市场。

参考文献:

[1]

邹荣.六盘山区传统文化探究[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2

[2]隆德县志编纂委员会.隆德县志[M].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7

[3]王树村.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史话[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9

上一篇:小议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主持艺术 下一篇:试析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与宏观调控的取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