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治疗冈上肌肌腱炎26例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6 05:07:12

摘要: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6例冈上肌腱炎患者采用小针刀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达88.4% 结论 小针刀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疗效快、治愈率高、安全及不良反应小,是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良好方法。

关键词:冈上肌肌腱炎;小针刀

【中图分类号】R6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081-01

冈上肌肌腱炎是一种常见但易被忽视的肩关节疾病,即使有肩痛、背痛症状,临床上也往往被误作肩周炎直接治疗,多采用镇痛药物、理疗或封闭等方法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自2006年起,作者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冈上肌肌腱炎获得了良好的疗效。临床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12年6月间,临床发现冈上肌肌腱炎26例,男10例,女16例;左肩8例,右肩18例;年龄36-79岁,平均55.6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2个月。患肩均有疼痛,15例疼痛剧烈,夜间影响睡眠,肩峰下滑囊、肩袖部位压痛明显;肩关节外展、前屈、后伸及旋转均明显受限。口服非甾类消炎药、理疗等保守治疗超过3个月效果不佳。

1.2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5年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进行诊断。

①多由肩部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所致,好发于50-60岁中老年人,多数呈缓慢发病,有慢性积累性损伤史多见。

②肩上部及肩外侧渐进性疼痛,活动受限,肱骨大结节处或肩峰下有明显压痛,大多数可扪及痛性硬性结节,当肩关节外展至60°~120°出现“疼痛弧”,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③撞击试验:检查者一手固定肩胛骨防止旋转,另一手抬起患侧上肢做前屈及外展动作,使肱骨大结节与肩峰撞击,疼痛者为阳性。

④影响学检查:X线片有时可见到冈上肌肌腱钙化,肩峰和喙突骨质增生的表现。

1.3定点:肱骨大结节位于肩峰下外方,即肩部外侧面、肱骨上端,肱骨头的前外方突出的骨点为肱骨大结节,由结节的前上至后下有三个压迹,由前向后依次附着有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冈上窝压痛点 此处的痛点多在肩胛切迹两侧的骨突上,可定1-3点。

1.4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均可,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铺无菌巾,施局麻后行针刀术。首先,扪清痛点的骨凸,以手指压住;其次,注射针长轴应与背部平面几乎平行,并直指痛性骨点。针头由指旁刺人,直达冈上窝的骨面上;再次,确认回吸无血、无气,方可注入麻药。①冈上窝点 用拇指按住痛性结节的骨面,刀口线与冈上肌纤维平行,即与肩胛冈平行,刀体与背部皮面几乎平行,快速刺入皮肤,直对痛性结节骨面刺入,深度达骨面。先纵行疏通,后横行剥离。若痛点分散,其他定点仍按上述方法操作,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②肱骨大结节上份压痛点 刀口线与上肢纵轴平行,刀体与上肢呈135度角,快速刺入皮肤,匀速推进,直达骨面。然后,将刀柄向肢体远端倾斜,使刀体与肱骨头骨面平行,推进针刀,穿过冈上肌腱,有落空感,行纵行疏通,再在肩峰下囊与冈上肌腱及其融合处,再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③以肩峰前、后角各向下3 cm左右作为穿刺点,作一记号,局部碘伏消毒后,覆盖上无菌小洞巾。使刀口线和大血管、神经及肌肉纤维走向平行,将刀口压进进针点上,加压分离,右手拇、食指捏住针柄,其余3指托住针体以 15°~25°角迅速刺入,当针刀准确到达病灶点后要进行彻底松解,刀下要有松弛感,切忌只针不松,术毕患者应有轻松感。在行小针刀疗法时,必须熟悉疾病临床特点,根据相应的神经定位来确定神经卡压的病灶点进行小针刀术松解。切忌完全以痛为腧进行定点。

1.5小针刀术术后处置: 出针刀后针孔如有出血用无菌棉球按压 2~3min 止血; 术毕术野用 75% 酒精常规消毒,然后用创可贴或无菌纱布覆盖,24h后去除,3d内针孔勿沾湿或污染; 部分患者术后2d 针孔有刺激性痛,可给止痛药物口服2d; 深部小针刀术后患者要密切观察1/2~1h,注意是否有术后出血,如有意外要及时妥善处理; 要求患者要密切配合,通常术后2d内要严格制动, 3d后开始进行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这有利于粘连的松解,促进康复,同时可预防废用性萎缩的发生; 7~10d后,待针孔完全愈合后方可进行第二次小针刀术,否则针孔未愈合者,针孔的压痛会误导定点,通常1~3次为1个治疗周期。

2结果

术后随访6-15个月,平均9个月。治愈3例(占11.5%),肩痛消失,肩关节活动正常。显效 21例(占80.76%),症状明显减轻,活动基本正常,无效2例(占076%),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3讨论

冈上肌腱炎多因肩关节活动频繁、劳累、感受风寒湿邪、外伤等导致。冈上肌是组成肩袖的一部分,起于肩胛冈上窝,其肌腱在嚎突肩峰处通过,止于胜骨大结节上部。肩峰与冈上肌之间有肩峰下滑囊相隔。当肩关节外展至90°时,肩峰下滑囊完全缩进肩峰下,冈上肌与肩峰摩擦,引起冈上肌腱损伤、炎症变性。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均不够十分满意。笔者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效果。小针刀是将中医针灸的“针”和西医外科的“刀”两者相结合的产物。它取中西医学之长。一方面可以发挥中医针灸经络学说之特点,利用“针”的作用,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通则不痛”;另一方面,又可发挥外科手术“刀”的作用,对局部粘连、瘢痕等病灶进行切割、剥离、松解.解除了粘连对感觉神经末梢的压迫与牵连,同时切割的刺激还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使血液和淋巴循环加速.从而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恢复病变局部的生化和物理平衡;再配合自我康复功能锻炼。恢复关节功能。本疗法虽然属微创治疗,但应严格无菌操作,而且必须熟悉掌握解剖知识。准确定位,进针手法恰到好处,才能达到良好效果。本组结果显示,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有症状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经小针刀治疗、疗效确切,是一种可靠和值得应用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33

[2]庞继光 针刀医学基础与临床.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112

上一篇:OPtoma HD83 还原真色彩 下一篇:临床常用抗感染药物的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