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肌象皮膏辅助治疗2~3级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6 05:01:27

[摘要] 目的 观察生肌象皮膏辅助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按Wagner分级法为2~3级的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糖尿病的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肌象皮膏外敷,观察两组患者足部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 两组治疗周期为1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生肌象皮膏辅助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满意。

[关键词] 生肌象皮膏;糖尿病足;治疗;观察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b)-0250-01

糖尿病足溃疡与坏疽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能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极大地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统计显示10%~15%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是糖尿病治疗的一大难题。导致治疗周期长,治疗费用高。本院于2008年3月~2010年10月采用生肌象皮膏外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3月~2010年10月住院治疗按Wagner分级法,即0级:有发生足溃疡的危险因素,目前无溃疡;1级: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有较深的溃疡,无脓肿或骨的感染;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级:局限性坏疽;5级:全足坏疽,均为2、3级的糖尿病患者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8~69岁,根据病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病程、创面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糖尿病的常规治疗及护理。严格控制血糖、血脂。包括药物治疗、糖尿病饮食、运动疗法,合理使用抗生素,改善微循环等。同时加强局部皮肤的护理。对于创面的处理: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创面,再用碘伏消毒创面及周围皮肤,较深溃疡在清除坏死组织后,用过氧化氢溶液消毒创面,再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干棉球轻压吸干残液;而后用0.9%氯化钠溶液+庆大霉素+胰岛素湿敷,无菌纱布包扎。治疗组在清创消毒后采用生肌象皮膏外敷,厚度1.0~1.5 mm,再用无菌纱布包扎,换药时间视创面状况而定。创面无渗出,可每日换药1次。创面渗出多应随时换药,保持无菌纱布的清洁干燥。

1.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自觉症状消失或不明显,创面愈合或大部分愈合。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大部分消失,溃疡面愈合5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溃疡面愈合40%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溃疡面未愈合或扩大,疼痛加剧。以治愈、显效和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2结果

两组治疗周期为1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足溃疡与坏疽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是非外伤截肢的首位原因。糖尿病足病变是可防可治的,保守治疗如获得成功,可极大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减少医疗费用[1-2]。

生肌象皮膏由当归、人参、生地、血余炭、海螵蛸、炉甘石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去腐生新、促进组织细胞再生、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增强机体组织免疫力的作用。其中人参补气以行血脉,能增加血液的流动性,改善组织灌注,还能促进蛋白质、DNA、RNA的生物合成,以促进组织再生修复[3-4]。当归行血补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生地清热凉血,并具有抗炎作用。血余炭、海螵蛸具有收敛止血作用,能减少渗出物的形成,促进伤口愈合。生肌象皮膏为膏剂,能很好的与创面结合,保持创面的药物浓度,有效地隔绝创面与细菌的接触,保证创面不受污染,减少感染的机会,且创口湿润不粘连,无损伤,可提高黏膜的再生及收敛功能,有利于肉芽组织的快速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生肌象皮膏应用方便,价格适中,对于糖尿病足的辅助治疗效果良好,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较好的辅助用药[5-6]。

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健康教育内容除了糖尿病一般知识教育外,还应重点包括糖尿病足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足部评估、足部护理、自我保健等。通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50%~80%的糖尿病足部溃疡所致截肢的发生率。可大幅度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穆万荣. 生肌象皮膏的制备与临床应用观察[J].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5,30(1):80.

[2] 胡素容.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进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5):73-7

[3] 蒋琪霞,耿广莉,常艳,等. 188例糖尿病患者足溃疡的预防[J]. 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85-87.

[4] 史宇莹,史宇欣.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与防治[J]. 实用糖尿病杂志,2005,13(1):41-42.

[5] 蒋国彦. 实用糖尿病学[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10-312.

[6] 楼程英.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护理[J].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4):688.

(收稿日期:2012-03-31 本文编辑:马 双)

上一篇:116例新生儿产科窒息的相关因素分析 下一篇:高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