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打动人?我的才女

时间:2022-10-26 04:37:58

作为一个女作家,如果对自己的创作没有纯然的热情和爱,只有勾心斗角和利益得失,那作品也不可能给人带来美感。

大家热烈讨论今年诺贝尔奖可能被谁摘取时,我正心无旁骛地埋头拖稿。很多朋友在微博上小心地念叨自己喜欢的作家:“得一个吧,得一个吧,今年就你了,好不?”结果瑞典文学院宣布奖颁给了82岁的加拿大老太太,女作家爱丽丝·门罗。

对大部分中国读者来说,爱丽丝·门罗这个名字可能有些陌生。不过这不重要,大部分人关注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谁家这件事,远甚于对获奖者及其作品的关注。诺贝尔文学奖到现在产生了110位得主,爱丽丝·门罗是第13位女性得主。想起2009年的赫塔·米勒、2007年的多丽丝·莱辛、2004年的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不难发现,最近10年,瑞典文学院对女性作家的关注度可以说是空前地高。

虽然我没有天天盼中国作家获诺贝尔奖,但爱丽丝·门罗获奖后,我还是反观了一下我们现在的文学作品——好像都没有什么动静。倒是《双面校》、《新结婚时代》这样的,赚足了眼球和钞票。我很难理解这些女作家作为“作家”时的心理状态。《后宫甄嬛传》就更加离谱,可能很多人看见了情节跌宕,我只看见作者内心的黑暗。我知道这么说会得罪不少女读者——男读者得罪了就得罪了吧——但是诚实地说,《后宫甄嬛传》这么被迫捧,只能说世界变化快。

通常来说,大部分女作家都是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赢取读者的,比如张洁、张抗抗、刘索拉那一代人。即便是陈染滥觞的身体写作,也都能看到清晰的主张。我仍然记得大学时读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被小说中那种含蓄细腻的情感击中的感觉。后来读到徐坤,为她剽悍而有节奏感的叙事赞叹。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市面上太多的“文学”著作,早已经尽失“文学”色彩。甚至有不少都是那种叉着脚丫子,叼着烟,以一天少说2万字的速度写出来的,或者就是为了稿酬堆砌的电视剧本。离女作家和女性作品留在人们印象中的各种美感都差之千里。

女性向来爱美,追求完美形象。作为一个女作家,如果对自己的创作没有纯然的热情和爱,只有勾心斗角和利益得失,那作品也不可能给人带来美感。当然,认真说来,这也不关女作家的事。对于纯然的文学,浮躁的现代人早已经没了足够的热情和耐心。上个月一位在北京做出版的朋友来成都,我们聊到出版越来越滥、写书的人越来越多的话题。他说,纯文学的市场如今被各种玄幻、穿越和青春题材搅成了一锅浆糊。而对于那些创作态度严谨的人来说,一本书万八千册的销量,花上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写,连养活自己都不可能。

于是,我们更无法对女作家的作品多说什么。就像一位女性朋友略为刻薄的说法:“你这么盯着女作家说事儿,可曾见到中国如今有几个像样的男作家?”这真是一个令人伤心的问题。所以我还是换种方式来表达:才女们,中国男作家群都这样了,就看你们的了。

上一篇:噩梦醒来是早晨 下一篇:娇点 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