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校中厂”运作模式的分析

时间:2022-10-26 04:06:02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校中厂”运作模式的分析

[摘要]本文提出以校办企业和外贸企业校内分公司两种模式引入真实外贸公司教学模式,并以实例阐述通过外贸企业校内分公司的运作,进行校内国际贸易实训基地的建设,以此作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推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途径。

[关键词]国际贸易;校办企业;外贸企业校内分公司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1-0153-02

1外贸企业校内分公司的运作模式

11外贸企业校内分公司的功能设计

111实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实训功能我们将实际外贸业务流程与课程进行整合后,引入课程教学中。按照业务的各部分流程对学生职业能力要求的大小,将一笔外贸业务拆分为:网站维护、寻找客户、交易洽谈、内贸跟单、单证制作等几个环节,并将各环节业务与相应的课程进行整合,比如将网站维护的业务放到《网络营销实务》的课程中,将之作为教学实例让学生分组完成。通过把外贸业务的各个流程细分后,进行相应的课程整合,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实训功能,全过程、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112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功能

我们将一笔外贸业务拆分成具体的教学实例,并让学生分组后结合课程学习进行实际操作,每组学生都有一名指定的指导老师,原则上该老师可以是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也可以是学校的专职教师。但实际中由于企业只派遣了一两名员工驻校,而且其自身的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繁重,基本无法胜任学生们的指导老师,因此,指导老师一职就基本是由本校的专业教师来担任。因此,我们在寒暑假期间已分批分期将本专业大部分的专职教师送到外贸企业进行实践学习、锻炼。在校内分公司开始运作初期,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进行,没有做过实际外贸工作,或者对外贸工作一知半解的教师先要跟着企业的业务员或有外贸工作经验的教师工作一段时间,等到其熟悉业务后,再当学生的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协助校内分公司的员工完成一部分企业管理工作和外贸业务工作,经过在校内分公司的实践、锻炼后,本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就可以很快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113实现企业以赢利为经营目标的功能

受目前教育体制的制约,企业与学校进行这种深度校企合作的意愿并不高,归根结底,企业是以赢利为经营目标的,因此,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必须具备此项功能,才能使这种合作模式长期化、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参照外贸企业在经营中的奖惩机制,对细分后的各业务环节实行优胜劣汰,比如在寻找客户的业务环节中,由指导老师带领的学生小组如果能争取到企业认同的“有效询盘”,可以按该笔询盘的金额大小按比例获得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的奖金;而如果学生小组数次无法完成工作任务,或完成情况不理想,甚至收到客户的投诉和批评,在核实情况后,将给予“下岗”的惩罚,本学期内不能再参与该教学实践活动。这不仅大大激励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也为企业带来了经济利益,实现了企业的经济。

114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的人才储备的功能

广州传奇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新成立的外贸公司,本身自营墙纸的生产,由于受员工数量不足及经营成本的限制,很多业务工作,如产品更新、外贸订单或客户需求都无法及时跟进,因此,与我院国际贸易专业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由专业教师和学生将外贸业务细化为实践教学任务,并一一进行跟踪落实,使得企业人手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更为重要的是,企业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表现,也可以优先将优秀的应届毕业生招之麾下,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的人才储备的功能。

12外贸企业校内分公司的教学方式。

职业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职业能力的形式有两个基本点:一是专业知识,二是实践经验。要使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实践是至关重要的。建立外贸企业校内分公司,将真实的外贸公司引入课程教学中,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我们采取了以下三种教学方式。

121实现“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情景教学

这一工作任务并不是传统上模拟的工作任务,而是真实的外贸工作任务,这一工作任务首先由企业管理者与本校的专业教师进行共同筛选具体的外贸业务工作,再细化成一个个的工作任务,并与课程教学的内容相结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由学生小组来完成。它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并提供人才素质、能力形成的环境条件和活动内容,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的问题,并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从而形成自身的职业能力的方式。

122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学徒式”的教学模式

将真实的外贸工作任务引入课程教学中,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小组不一定是在教堂上完成教学任务,以外贸业务环节中的交易洽谈环节为例,学生与外商进行函电磋商,由于国家间时差的问题,可能会要求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来完成,而上课则更多是学生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与老师一起探讨、一起商量对策。而每个学生小组均配备一名具有一定业务能力的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充当“师傅”,学生作为“徒弟”,在课程教学上实现“师傅带徒弟”的学徒式教学模式。

123组织双向的培训与交流

一方面,学院通过举办外贸业务讲座、邀请该企业的管理层或其他外贸企业的专业人士来为本专业教师和学生作专题报告、经验介绍,解决学生在外贸业务实践中的难题和困惑,让学生在自我总结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学院也组织本专业教师与外贸企业员工举办外贸专业知识讲座、考证培训等,提高外贸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实现校企之间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

2开设外贸企业校内分公司的优势

21有利于学校避免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无长远规划等问题以外贸企业校内分公司模式进行校内国际贸易实训基地的建设,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此从法律层面来看,企业的运作与学校在人事和财权上都是相互独立的,这样做可以很好地避免现在高校校办企业所普遍遇到的硬伤,比如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无长远规划、甚至滋生贪腐等问题。

22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合作方式

在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引入真实外贸公司的教学模式,用这种外贸企业校内分公司的模式是最为简便易行的。因为这种模式下,公司的日常运作与管理与学校的日常运作管理是相互独立的,相互之间要前期投入的人财物不多,简言之,企业与学校之间就是一种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

23是一种良性循环的合作方式

引入外贸企业校内分公司的教学模式,从学校层面而言,可以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在课程的学习中真正接触和了解外贸企业真实的业务活动,大大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而普遍缺乏实际外贸工作经验的青年教师则可以通过在企业中挂职工作的机会,积累一线的工作经验,努力把自己塑造成“双师型”教师。而从企业层面而言,虽然要将一些企业视之为“商业秘密”的进出口业务拿出来放到课程教学中,一开始企业可能会因为学校的专业教师或学生业务上的不熟练而受到一些业务上的损失,但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期,校内企业可以在学生的实践课程学习中优先物色真正懂得国内外贸易法规和操作惯例、有一定的从业经验、能实现“零距离”上岗的业务人才,并将这些人才纳为己用,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后备。

就目前的教育体制而言,创办校办企业和开设外贸企业的校内分公司这种两种模式各有其利弊,但总的来说,第二种模式,即以外贸企业校内分公司模式进行校内国际贸易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应该更为简易可行。但无论是哪种模式,其目的都是希望通过将真实外贸公司引入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教学中,达到部分解决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和学生校内实训的问题,力争能够“孵化”出国际贸易类相关企业,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杨群祥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教学模式的创新[J]高教探索,2006(5).

[2]庄国娅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6).

[3]及进革高职院校创办企业是产学结合的最佳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2009(7).

[4]郑文关于高职院校创办学科性公司的思考[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C类项目“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30301008)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宫腔镜手术与刮宫术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 下一篇:盐酸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