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医改制度下的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

时间:2022-10-26 03:32:18

探讨新医改制度下的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

摘 要:本文就新医改形势下对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高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措施,使医保财务发挥更广更大的作用。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精、细、严、准”。要从完善医保财务预算和控制入手,全面提高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新医保制度;精细化管理

要保障一个国家人民基本的医疗需求医疗保险无疑是一个保障,对公民人生健康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每个国家对医疗保障的重视很多的问题得到了很多的就改善和解决,医疗保险、医疗制度不断在改革、完善,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首次将推行精细化管理提到深化公立医院内部改革的重要位置上,以“精、准、细、严”为核心内容的精细化管理正成为现代医院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本文就新医改形势下对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高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措施,使医保财务发挥更大更广的作用。

一、新医保制度下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

新医保政策实施以来,医院不仅增加了医保人数、还增加了医保种类,在全民医保的大环境下,医院就诊人群变成以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等为主的医保患者,这种改变对医疗体制有着重大的改观和优化,但是在医保体制提升的同时也是加大了对财务系统的负担。某家新疆医院2010年度医保种类只有市、区、兵团医保,到2014年全疆各类医保都可即时进行结算,不但增加了医保人数,还增加了医院医保总量。医保财务人员要对参保患者的住院信息进行审核、判定,还要对患者的住院明细、检查用药收费、病种及项目是否为医保范畴进行审核,完成与社保结算后,还要对拨款内容金额和医院报表进行对照,并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统计,与医保拨付资金进行对照,这必然增加了医院的人力成本,其次,新医保制度下医保付费机制发生了变化,总额预付制、按人头付费、病种定额付费、等付费机制不但对医院医保支付上限进行控制,也增加了医院的医保拒付风险和坏账成本。

在新医改政策下,政府将会更加注重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政府一方面会加大医疗投入,另一方面会加大对医院医疗经费合理使用的监管,同时医保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也必然会加大监督和检查的力度。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舆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监督作用,病人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院必将承受来自各方的多重压力,医院不仅要重视公益性,为了医院得到可持续发展,也要重视他的盈利性。在“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不变的前提下,如何控制成本、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不被扣钱、不赔钱,得到政府的政策倾斜,也是医院领导以及医院财务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二、新医保制度下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1、管理层理念陈旧对政策熟悉程度不足

我国大部分公立医院都实行了医保的即时结算,以体现公益、民生为主,不计算投入成本,只看当前短期收益,重视社会效益。医院管理者观念陈旧,对医保财务工作不重视,而财务人员又对医保政策掌握不足,忽视了医保审核的重要性和对医保基金运行过程的分析、管理、预算和控制,缺少全面预算,使每年的医保预算超过总控预算,影响医院医保资金的收回,造成大量资金流失,不利于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开展。

2、片面最求经济效益,财务指标定制不合理

有一些医院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使患者担负过多的医药费用,导致患者的不满和越来越多的社会负面舆论。医院只有宏观管理方式而缺少细节性管理,更缺少精细化管理指标,针对部分医院科室诊治患者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检查、开大处方、滥用药物、不规范治疗等问题需要合理的财务指标进行控制和约束。因此,医院要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加强医院的流程改善和成本控制,制定合理的财务指标引导科室降低成本、增加有效收益。

3、财务分析能力差,没有健全的财务分析系统

大多数的医院财务人员的大部分工作体现在记账和报账上面,医院的财务收支状况往往只进行一些简单的财务处理,很少运用财务控制和预算对医院财务活动进行分析,这样会使得医院财务管理无法发挥出基本医疗的保障效用。从而导致医院财务不必要的浪费和资金的流失,使医院一直处于非正常运营。只有财务分析能够客观的总结出当前医院经营的实际情况,为医院的管理者提供更加具有有效及时性、科学性的决策依据,从而保障医保制度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

4、医保基金的有限性与各社保结算方式多样性

随着新医保制度的发展,各类医保人数、种类的增加,医保的各种政策和结算方式也更加细致、完善。参保人员在医院成功的完成医保结算后,医院会根据不同的医保政策以及社保结算政策,由于医保和缴费基数存在着差异,参保人群的分配偿付比例、疑难病、单病种以及卫材拨付款等社保政策和医院的结算反面存在着不统一,这就为医院财务在核算和具体操作中带来了大量繁琐的工作。

三、提高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措施

1、加强管理者对财务重要性的认识,提升财务人员素质医院的管理者要认识到财务精细化管理对医院的重要性,认真评价医保是医院长远效益重要因素。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地位,建立、健全医院财务管理的长效机制。医保定点医院在不断的自身学习中应变医保政策的变化,提高财务人员对医保的认识,对业务流程的认识,定期进行医保财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全面业务管理素质,提高预算和管理能力,分析医疗活动、医保财务信息等相关研究,对医保的预算、审核、执行、控制等方面加强合理应用,调整不合理的支出结构,使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走向核算管理、精细化管理,进而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对医院就医患者实行医保医疗,为医院正常运行提供保证。

2、完善财务分析体系,加强医保财务预算审核能力

财务分析为医院未来的财务计划和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根据新医改政策,必须要明确医保财务核算内容,对医院财务进行合理的预算和控制,及时对医院收入变动情况和收支结构进行分析,对医保财务做出准确的预算及核算,为医院管理者得到国家政策性补助提供准确数据,赢得政策倾斜,保证医院医疗活动的正常实施。此外,医院财务人员应及时对医保垫付基金和社保回款基金比例情况进行分析、审核,结合资金的成本、收益、投入和产出,对医院医保各个账款交往业务进行核对,并在每月未对在门诊、住院产生的医保费用进行核算、报表统计,并对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和控制,及时了解医保超支情况,确保医疗资金的回收。经医保财务分析指标对其预算进行量化,将费用明细和扣款明细进行清算、确认,合理平衡内外部结余和预算控制,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使医院医保财务工作更具有科学性、监督性,促进医院医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3、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提高医院财务信息化

医保制度实施建立在医院与医保中心的信息交换基础上,各种医保复杂的结算模式以及各种财务数据的提供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医保改革对医院信息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不但可以为医保提供医保数据,还可以为医院财务管理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医院应该通过分析医保市场的特点,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科技含量,全面建设医院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医院的卫生资源效应,进而提高医疗效果和经济收入,使医院达到增收节支,良性发展的目的,医院需要通过信息化技术全面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对医院财务精细化的作用,迎接医保改革的挑战。

4、加强分工合作,强化团队意识

医院财务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他不是单一、孤立的,必须加强统筹协调,让每一个环节都融入一体,如果有一个环节没有实施好就会导致后面一系列的后续问题。在新医改制度下,财务精细化管理不但要统筹规划,还需要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通力合作,建立统一的精细化管理意识,了解医保制度对各科室、各指标的要求,最终建立团队协作意识,将增加收入和控制成本有机结合起来,对全场进行监控。不断的改进、完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净化管理的理念,也是医院财务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的思想。我们要通过精细化管理协调各科室,达到精确、协同和高效的运作,使医院每一个部分在医改的大潮中,都能发挥他应有的作用。

5、完善目标管理机制,营造积极氛围

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必须依靠医院的职工,员工在精细化管理中至关重要,让职工成为精细化管理的骨干,必须要转变人员的思想,依靠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高涨的工作热情来实现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目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激发全体人员的内在潜力,让员工参与管理,促进各个单位、部门,以及职工个人明确自己的管理目标和工作目标,使各级各类人员都能尽其所能,勤奋工作,这是医院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新医改的大环境下,要适应改革带来的危机和机遇,必须要转变思想,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法。而达到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总目标,也必须摈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克服畏难情绪,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管理知识,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改变管理方法,把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建设工程深入下去。(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费结算管理科)

参考文献:

[1] 胡曙疆,何艳,张涛.新形势下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11(34):120.

[2] 孙永生,刘玉娥.加强医院医保资金财务管理浅析[J].商品与质量,2011(S3):172.

[3] 刘晓芳.加强医保资金管理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J].经济研究导经刊,2012(36):90-91.

[4] 冯林林.浅谈医疗保险制度下的医院财务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8):20-21.

[5] 潘习龙,徐莉,赵茜倩.医院改革-医改成功的关键环节[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5):1-2.

[6] 易利华,包黎刚,邢明.医院精细化管理的进化论[J].医院院长论坛,2011(3):29-31.

上一篇:高校校办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石油炼化企业基于ERP环境下对成本管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