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没设计好的“设计”

时间:2022-10-26 02:35:04

影评:没设计好的“设计”

如果说管虎没有为《杀生》这部片子感到遗憾,那真是万分出乎我的意料。

作为一位成名导演,布景设置、拍摄手法、音乐渲染已经达到了无需挑剔的境界;不过,这位第六代导演中的翘楚,还是陷入一名娱乐文化引领者的误区――不略带“深刻”的寓意,不升华一下,就觉得浑身不自在。《杀生》大抵是想描述一个保持本性、不拘泥于现实的人是如何为僵直而又死板的社会所无法容忍。的确,人开始都是一块块形态各异的石头,放在社会的长河里,棱角边缘都被磨没。作为中国文化熏陶下的普通人,随波逐流、遵循社会,是深植于脑袋的处事恒言。而《杀生》所大声疾呼的,则是中国传统社会少见的所谓的西方自由主义精神。

但对思想的驾驭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再好的道理也需要一个好故事才能讲得清楚。跳出立意,回看电影。电影的原型是小说《设计死亡》。设计死亡需要设计,而设计本身需要逻辑,逻辑需要严密,严密需要合理性。架空背景并不代表故事本身可以随意被架空,冲突的情节并不代表不需要故事的完整。如果我们认为一部好电影需要在故事的描述和人物的塑造两方面都取得成功,进而才能表达升华过的思想,《杀生》无疑在这两方面都犯了致命的失误。

首先在情节上,大家最关心的自然是:牛结实(黄渤饰)到底是谁杀的?观众不得不得到一个痛心的结论:居然是地方官派医生(任达华饰)!在电影中,任医生以正义的化身出现,把奄奄一息的牛结实背下山,冒着危险一次次执著地调查,抽丝剥茧地将众人的阴谋挖掘出来。而这样一个医生明明知道牛结实还有气息,居然不但没有施救,还轻信一个不懂医术之人说的“癌”要开膛,开完膛不懊恼还大剌剌地跑到别人面前说内脏很完好……

其次,设计死亡,我们也关心“设计”。设计者便是另一个主角――长寿镇医生(苏有朋饰)。这位苏医生自幼犯二,为了防止结实偷东西而堵死房屋,直接导致爷爷奶奶窒息而死,进而痛恨结实。在长老会的支持下,他返乡设计了一套阴谋,想法很简单――故弄玄虚让结实以为自己身患重病,使其忧虑而死。这个计谋的确阴损,实施得也顺风顺水,却被一个孩童戳破,不得已使出下三滥的招数,才使结实屈服,以自绝来保全自己的后代。故事结局中,自以为聪明绝顶的苏医生,再次犯二,误食了给结实准备的毒药。本以为巧妙的杀生设计应该是支撑电影观赏性的大部分,却这样草草收场。

如果说故事的设计有所缺陷,那么人物的塑造,尤其是牛结实塑造的失误则是致命的。电影想塑造的主人公是一个打破常规,虽桀骜不驯却原始而可爱、有着独立个性的人。然而,很多社会条框的初衷是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的。电影里的牛结实,打架、偷盗、欠账、窥探别人房中事、调戏寡妇、掘墓、为人霸道,虽然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可以理解为“天真的童性”,但对普通观众来说,他跟井市之徒、泼皮无赖有什么区别?

打破束缚,发挥个性,说到底是为了打破旧习惯的禁锢,使人类的思想更富于多样性和创造性,而不是以侵犯他人的权利来凸显自己。尽管到了最后,牛结实拖着自己的棺材上山等死,“其言也善”的行为似乎表达了他本质的善良,但这样的证明极其苍白而又无力。

说到底,《杀生》是一场没设计好的“设计死亡”。立意鲜明但缺乏思考。在人类文化史上,有众多的作品,表达了打破旧常规、打破教条、发扬个性、解放思想的观点。也正是这些观点不断地惊醒世人,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然而,电影不是写杂文,再犀利的观点和论证,也只能以故事描述和人物塑造的方式表达。错误的表达方式、缺失逻辑的情节设计和脱离初衷的人物塑造,很容易使之走向歧途。真理尽管是变化的,但往往是朴素而又容易为人所接受的,故弄玄虚却逻辑缺失的情节设计,再多大腕和宣传也不能弥补其空洞。

上一篇:格力海岸:地王打造的顶级海景豪宅 下一篇:杜南发:“中国书画造假远超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