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心理学视界中的心理健康评估

时间:2022-10-26 01:49:22

现象学心理学视界中的心理健康评估

摘要: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亟需拓展思路,从人文科学角度入手,发展出可行的操作模式。从现象学心理学这种最激进的人文科学心理学出发,选取自然科学心理学盛行的心理健康评估环节进行考察,提出如下心理健康评估构想:以人文科学为立场;以生活世界为基础;以生活事件为材料;以日常访谈为途径;以质性分析为方法;以现象描述为报告;以促进理解为效用。

关键词:现象学心理学;人文科学;心理健康评估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1-0097-06 收稿日期:2011-08-20

作者简介:崔光辉,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 210097

一、引言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经过近20年的努力后,已进入繁荣时期。(叶一舵,2008)不过,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来说,这并不意味着轻松,相反却更可能是身负重担甚至困境重重。从研究层面看。繁荣背后暴露出来的,是理念的疏离与实践的贫瘠。理念的疏离,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并未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实践的贫瘠,是指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发展出丰富的操作模式。叶一舵教授撰文肯定了当前的“繁荣”,但他随之担忧的两个问题恰恰反映出上述症结:观念未到位,表现为行动落实不够或形式主义还比较严重;缺乏具体操作方案,表现为政策导向与落实及监督措施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叶一舵,2008)

将此问题置于心理学的历史视野中,可以发现,隐藏其后的,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种心理学的分野(郭本禹,2009,总序)。从理念层面看,自然科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难以落实以人为本的观念。例如,心理健康评估采用测验法,重视大样本评估,强调学生在既有维度上的数量表现,难以反映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心理面貌。从实践层面看,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取向的分歧,致使基础研究与实践出现脱节现象(郭本禹,2007,结语),由此也导致具体操作方案的匮乏。

因此,深化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应拓宽思路,在加强自然科学心理学研究与应用的同时。更应重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建设。这里从现象学心理学角度,就心理健康评估进行初步考察。选取现象学心理学,因为它是最激进的人文科学心理学。选取心理健康评估,因为该领域盛行自然科学心理学的测验法,难觅人文科学评估的身影。尤其从预防、诊断和矫治三级心理健康教育(郭亨杰,2005)看,心理健康评估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评估方法单一,主要采用测验法,不能有效结合其他方法。其次,评估中所使用工具质量难以保证,许多心理健康量表信效度较低,且低水平重复(廖全明、苏丹、黄希庭,2007)。最后,难以普及和推广,由于测验法对施测者要求较高,许多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难以驾驭。综上所述,引入现象学心理学,考察心理健康评估,对于加强该环节乃至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二、现象学心理学与心理健康评估的关联

现象学心理学是一种将现象学哲学落实到心理学中的西方心理学思潮。它上承意动心理学,是广义“第三势力”心理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与哥廷根实验现象学为开端,前期表现为欧洲现象学心理学,主要包括以萨特和梅洛一庞蒂为代表的法兰西学派、以伯伊藤蒂克(F.J.J.Buytendijk)为首的乌特列支学派、实验现象学家米肖特(A.Michotte)、临床心理学家斯特劳斯(E.w.Strauss)等;后期表现为美国现象学心理学,主要包括以乔治(A.Giorgi)为代表的迪尤肯阵营等。(崔光辉,2009)

现象学心理学是一种激进的人文科学心理学。(崔光辉,2011)它以现象学为哲学基础,反对二元论和自然主义,提倡从生活世界出发,坚持心理的意向性本质观点,追求普遍的知识。如果说自然科学心理学如行为主义主张取消心理现象,走向一种极端的话;现象学心理学则以一种异常执着的方式深入探讨心理现象的本质,来维护心理现象,从而走向另一种极端,将人文科学心理学推向极致。

现象学心理学已在心理评估领域进行了探索。在欧洲现象学心理学中,乌特列支学派的范伦内普(D.J.van Lennep,1896-1982)开发出了一系列基于现象学心理学的测验,包括四画测验(the Four Picture Test,简称FPT)、A-图画测验(A-Picture Test)和房间测验(the Room Test)等。其中尤以四画测验最为有名。该测验通过让来访者看图片写下故事,来测量其人格。范伦内普认为,人总是处于情境之中,与情境乃至世界有着独特的意义关联,不同的图片显示了不同的存在情境。并且,人有一种离中心(ex-centric)的心态,能够与自己保持距离,通过相似物如图画将意义关联表达出来。这颇类似投射测验,不过范伦内普强调,真正的投射所使用的“并非与我们的情感关联的外部世界,而是作为我们情感相似物的外部世界”(Bryant,1990)。

在美国现象学心理学中,迪尤肯阵营的费希尔(Constance T.Fischer,1938-)做出了更系统的贡献。她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个体化心理评估(Individualized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后又称作个体化/合作评价,或合作个体化评价。她将评估用于临床心理、健康心理、教育心理、组织与管理心理等多个领域,在美国心理评估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手册》(2001)评价说:“她关于心理评估的新鲜观点,结合了传统的心理测量和投射技术,但又带有明确的人本主义转向。”(Schneider,et al,2001)费希尔因此项工作获2005年美国心理学会人本主义心理学分会颁发的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奖、2006年美国人格评估协会(Society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SPA)颁发的布鲁诺・克洛普弗(BrunoKlopfer)杰出贡献奖等。

费希尔明确提出“人文科学的评估”(Fisch-er,1989),以区别于自然科学心理学。她尤其将心理评估置于现象学心理学背景下,提出“现象学取向的评估”(Fischer,1980)。她认为,情境化的意向性,即人始终与环境一致进行经验和行为活动,为个体化评估提供了出发点。进一步,个体化评估采取生活世界取向,发掘个体的真实经验。费希尔提出六种指导原则(Fischer,1994)。这些原则体现了个体化心理评估的特色。具体来说,一是结构原则,指评估致力于寻求来访者的经验是什么。二是情境性原则,指评估要从事件所处的情境尤其是个体的世界进行考察。三是描述原则,指评估对经验进行描述,而非采取先在的解释。四是合作原则,评估者鼓励来访者参与到评估过程中,成为合作评估者(co-assessor),为自己

的过去承担责任。五是干预原则,指评估者在与来访者的探讨中,能够推动来访者发现个人的意义,使其产生变化。六是本真原则,指评估者推动来访者在现有条件下,朝向自己存在的开放性努力。

从范伦内普和费希尔的工作可以看出,现象学心理学取向的心理评估以人的经验为重心,通过测验或访谈等途径,来获得评估的材料;然后对这些材料进行质性的分析,以获得结构性的描述,来达到描述和理解来访者经验世界的目的。自然科学心理学通过量表等工具,来获得对材料的量化材料,从而对来访者置于某种标准之下进行客观评判。相比之下,现象学心理学取向更能够反映出人的丰富面貌,从而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自然,从人文科学尤其是现象学心理学角度,是可以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的研究和实践的。实际上。尽管费希尔并未研究心理健康评估,但她的实践已涉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很显然,从个体化心理评估中,已经显现出现象学心理学视界中的心理健康评估的曙光。

三、现象学心理学的心理健康评估构想

从现象学心理学人手,需要在理念与实践两种层面上考察心理健康评估。在理念层面上,需要梳理现象学心理学的心理健康观。现象学心理学在践行人文科学中,对心理健康有着独特的理解,这种理解构成了心理健康评估坚实的基础。在实践层面上,需要就心理健康评估的操作提出可行的构想,以将现象学心理学视角乃至人文科学精神落到实处。

(一)心理健康

现象学心理学的心理健康观建立在对自然科学心理学观点的批判性理解基础上。自然科学心理学受生物医学观点影响,采取自然主义立场,将心理健康视作类似自然的物。它接受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认为心理健康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决定。当然最重要的是生物因素如脑,它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的种种问题。自然科学心理学的这种实体观和决定论,容易导致还原论,即认为心理健康仅仅是生物等层面的问题,由此忽视了心理本身的内涵。

现象学心理学在心理健康观上,表现为两种取向。一种取向采用存在的视角,受存在现象学家海德格尔等的影响,从人在世界中的具体存在角度去考察心理健康,将其视作一种存在方式。在这种方式的存在中,人能够推进自己的生成变化。正如哲学家迦达默尔所描述的:“一种不去注意、没有妨碍、对任何事情都有准备并保持开放的状态。”(Kugelmann,2003)与之相反,疾病则是妨碍我们的一种存在方式。迦达默尔将其称作“事物的一种压抑性重量”(Kugelmann,2003)。这里的问题在于,人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现象学心理学家斯特劳斯认为,异常心理现象是对常态(norm)的偏离。他在研究抑郁状态中的个人时间问题时,明确指出:“我们对时间的心理病理学的理解依赖于我们对常态的理解。”在他看来,在人与世界处于正常的关系中,事物能够以其自身的顺序和面目呈现出来。但在病理状态下,人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变化,事物不再以展现自身的原有面貌。迪尤肯阵营的博士生埃金罗德(J.Eckenrod)研究了周期性偏头痛患者的经验。他发现,在健康状态中,患者未加反思地体验世界,他们带着自己的规划前进,感受不到自由的限度。而在疾病发作时,患者的世界出现了问题。稍有刺耳的声音,现在听来要将耳孔刺穿似的,并且使得头痛加剧。患者的知觉似乎在轰炸自己的身体。患者迫切希望进入睡眠之中,因为由此能够使得知觉降低到最低程度。(Eckenrod,2005)

另一种取向则受胡塞尔影响,采取经验视角,从来访者的如实体验入手,考察心理健康。这种取向尤其强调将各种先在观点放在一边,用胡塞尔的术语说,将这些观点“加括弧”,“悬搁”起来,从而持一种尽可能贴近对象的客观立场。这种取向首先要搁置的,是健康与不健康或者说“有病”与“无病”的二元视角。健康是一个价值评判的概念,暗含了逻辑上对立的不健康概念。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二元对立并不存在。弗洛姆曾经极端地提出:“最正常的人也就是病得最厉害的人。而病得最厉害的人也就是最健康的人。”(弗洛姆,1997)生病的人更有机会面对自己,其实是最健康的。事实上,经验视角并不关注来访者健康与否,它主要关注来访者的经验是怎样的,尤其在其生活史背景下,该经验具有怎样的面貌。以这样的取向进行评估,其目的如费希尔所说,在于“根据其世界来理解和描述这个人”(Fischer,2008)。与之相比,存在视角依然存在二元对立的不足。因此,下文主要采取经验视角。

可以看出,现象学心理学重视人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研究中,它关注人的实际存在状况,关注人的具体经验。相对于主流自然科学心理学关注人的行为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联,现象学心理学对经验的关注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够深入到人的世界中,揭示在该状态下,人的鲜活经验究竟是怎样的。由此,心理健康的评估应面向人的内心世界,通过考察人的经验,来促进人对自身的理解,从而增进其健康。具体来说,这种心理健康评估可总结为如下七个方面。

(二)心理健康评估

1.以人文科学为立场

心理健康评估应坚持人文科学立场。在现象学心理学看来,心理学以自然科学为模板,容易将心理现象自然化,将其视作与桌子一样具有时空特征和因果关联的物,导致心理现象失去本来面目。费希尔明确提出,个体化心理评估是一种人文科学的心理学。(Fischer,1994)具体来说,心理健康评估的人文科学立场表现在“人文”与“科学”两方面。在“人文”方面,尊重学生心理的本来面目,尤其是学生的独特性。例如学生的“意识、语言、目的和反思”(Fischer,1994)。每一个学生都是多维度的,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不应从单一维度,来考察学生的心理健康,将学生视作无生命的机器;尤其不应以分数为唯一的指标,将学生视作考试制造出来的“商品”(许惠茹,2009)。在“科学”方面,坚持评估的规范性。它采用质性方法,通过严谨的资料分析,得出可交流的、具有普遍性的结论。从后一方面来说,现象学心理学与自然科学其实是殊途同归的。

2.以生活世界为基础

心理健康评估以人文科学为立场。必然面向人的体验世界,也就是生活世界(1ebenswelt,life-world)。这个概念由现象学家胡塞尔提出,构成整个现象学心理学思潮的基础。生活世界是指我们的日常世界,我们生活于其中,体验着它,经历着它。与之相比,科学世界则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第二性的世界。自然科学将科学世界视作第一位的,由此采用量化数据来进行评估,从而导致心理现象失真。心理健康评估应将生活世界视作第一位的,正如费希尔所说:“作为心理学家,当我们对人们人们如何忙于他们的生活时,通过赋予生活世界(人之秩序)而非自然秩序以首要地位,我们将会做得更好。”(Fischer,2006)。

3.以经验事件为材料

心理健康评估在面向生活世界中,着力于探讨人的生活经验。它所使用的材料,自然是有关生活经验的各种事件。评估师会向来访者详细询问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一切内容,尤其是其生活史,通过了解过去,来看当前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与自然科学形成鲜明的差异。后者所使用的材料是测验。它采用既定的量表,以此来看受测者在某一方面例如焦虑上的得分。这种材料往往导致评估师流失于表面,仅仅知晓受测者在焦虑得分上高于常模多少,却不知道受测者内心世界究竟是怎样的。或许,焦虑仅是其他问题的一种表象。一位父亲请费希尔来评估他的孩子,在他看来,这个14岁的孩子肯定“有问题”。但费希尔经过仔细询问孩子的各种经历,发现其实是整个家庭“有问题”。(Fischer,1994)如果仅仅采用测验,是难以发现真相的。不过,心理健康评估也可以使用各种测验,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罗夏墨迹测验等等。但这些测验仅用作工具,用以揭示来访者的内心世界。

4.以日常访谈为途径

心理健康评估是通过日常访谈来了解来访者的生活世界的。日常访谈能够让来访者处于真实情境下,自然地展现出自己的内心。评估师尤其能够通过与来访者的互动式对话,获得更深入的真实材料。费希尔非常欣赏评估师与来访者间的互动,她甚至将个体化的心理评估称作“个体化的/合作心理评估”。她解释说:“合作的个体化评估是这样一种心理评评估理论:评估师和来访者一起工作(共同努力,co-labor),形成对这一个别的来访者的创造性理解。合作是将评估个体化的一种途径――包括评估过程,产生的建议,以及书面报告。”(Fischer,2000)这也体现出心理评估尊重来访者的伦理原则。与此相对,采用自然科学立场的心理健康评估则将受测者视作测验的“客体”,通过询问既定的封闭问题,获得预定的材料。在整个过程中,评估师是强势的,受测者则是沉默的,仅仅作为测验的各维度的集合而出现;甚至可以说,受测者是“隐身的”,没有机会呈现自己的真实心理面貌。

5.以质性分析为方法

采用日常访谈,并不意味着评估本身是主观随意的。心理健康评估有着自己的严格规范,它也是科学的。这尤其体现在资料的分析中。心理健康评估应采用解释学的立场,将资料的分析视作对来访者的理解过程。评估师要询问的,并非“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者“这到底是怎样一类人?”,而是“根据提到的关注所在,诊断传统与我们的理解努力有着怎样的关联?”。(Fischer,1980)评估师在评估中时处于主体(subjectivity)地位的,但同时要尽可能通过对话,通过严格的程序,限制自己的主观性(subjective),以贴近作为来访者的对象(object),从而保持客观性(objec-tive)。这里的程序与质性分析方法的程序是一致的。通过严格的各级主题提取,最后获得来访者经验的本质结构。在现象学心理学看来,自然科学采用测验法,通过假定科学世界的第一性,认为评估师可以像上帝一样,跳出自己,来纯粹客观地看待来访者。这其实是一种不可企及的理想。

6.以现象描述为报告

心理健康评估应将质性分析的结果写成严格的报告,以与来访者交流。报告是评估师从自己的立场,对来访者真实经验的理解。在现象学心理学看来,研究者所做的,是对呈现在自己面前的一切现象加以描述。现象即是所呈现之物。评估师的报告因此是对自己所经验到的有关来访者的一切现象的描述。报告应有严格的撰写规范。费希尔提出,报告应包括如下部分:信头;评估类型(报告题目);来访者名字;鉴定信息(来访者基本背景);参考(呈现问题);前期记录(背景);评估程序;来访者物理描述(第一印象);来访者对问题的理解;结果;其他因素;结论;建议(或意义);评估师签名;督导签名;来访者评论与签名;来访者授权他人阅读;技术性的附录。(Fischer,1994)可以看出,报告是对来访者心理健康的整体描述,结果以质性的主题范畴呈现,并辅以来访者的具体言说信息。这与自然科学采用量化数据来抽象说明形成明显的对照。

7.以促进理解为效用

评估报告是需要来访者的评论和签名的。这再次说明,心理健康评估应具有平等的对话式伦理立场。评估的结果是与来访者对话的延续。当来访者看到报告时,他读到的是评估师对自己的理解,这就如看到看到一面镜子,能够促动自己返观自照,从而深化对生命的理解与体悟。在这种意义上,评估是一个动态的,具有治疗性的过程。这与自然科学的心理健康评估间存在截然的分歧,在后者那里,评估仅是对来访者心理健康状况的静态诊断。报告并非为来访者而写,而是为心理辅导乃至咨询师提供鉴定意见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访者仅仅是一个“被试”,他不能驾驭自己的命运,甚至不知道评估结果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在现象学心理学看来,这实际上将评估作为一种控制技术,用于控制社会。这里就呈现出哲学家哈贝马斯所说的兴趣的差异。(艾四林,1999)自然科学的心理健康评估仅是一种技术兴趣,用于指控制世界;现象学心理学的心理评估则是一种实践兴趣,用于沟通与理解。这里的问题在于,在技术兴趣中,控制世界主导了一切,抹杀了人的存在。正如现象学心理学家苛费尔(S.Kvale)指出的,心理学为主流的自然科学所统治,由此使得技术成为心理学的根本范式,导致马克思所预言的人的异化(Kvale,1973)。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基于现象学心理学的心理健康评估具有如下三种优势。首先,它能够维护以人为本的理念。现象学心理学能够直面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的经验的丰富性。自然科学心理学将心理视作自然物,将心理健康视作各客观因素间的协调关联,侧重心理健康的外在联系,而忽视了心理健康的具体内涵。不仅如此,自然科学心理学在重视心理健康的外在联系中,容易导致决定论倾向,将心理健康视作为其他因素所决定,由此将人视作一种被动的为他物所决定的存在。这就容易导致控制倾向,隐含有上文所述的人的异化危险,从而走向以人为本的反面。这是值得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界时刻警戒的问题。现象学心理学竭力维护心理健康的原本面貌,在评估中以来访者为中心,能够很好地克服异化问题。

其次,现象学心理学能够将评估从理念践行到操作层面。自然科学心理学由于理念的分歧,导致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隔膜,难以发展出有效的操作模式。现象学心理学能够一以贯之,从理念下降到操作层面,将心理健康评估视作与来访者的一种互动,通过采用质性分析的形式,促进来访者的自我理解。值得提出的是,现象学心理学的这种特点在在人文科学心理学中也是独树一帜的。与现象学心理学相比,很少有其他人文科学心理学能够抵达这一层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最终还是借鉴数学方法,来进行心理健康的评估。

最后,现象学心理学式的心理评估易于操作实践。现象学心理学由于重视生活世界,所进行的评估其实与每一个人的内心息息相关。评估者并不需要像在自然科学心理学一样,通过学习外在的客观维度,如内外倾等特质,来进行评估。并且,由于采用访谈,并强调评估师自身的理解,这种评估易于为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者所采用。在上文中看到,而这些优点恰恰是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的。就此而论,现象学心理学的心理健康评估对于深化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现象学心理学是一种激进的人文科学心理学,由此构设的心理健康评估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激进的特色。它在对自然科学心理学评估的激烈批评中,试图发展出另一种独立的心理健康评估体系。对于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它能够提供另一种思路,从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不过,仍需要保持谨慎态度。这里更需要吸取的,是它所暗含的评估师与来访者间的对话式伦理立场,在与自然科学心理学的对话中,促进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艾四林,1999:《哈贝马斯》,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第28-30页。

崔光辉,2009:《现象的沉思――现象学心理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第53-111页。

崔光辉,2011:《论现象学心理学的理论特征》,《心理科学》第6期。

弗洛姆,1997:《弗洛姆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第567页。

郭本禹。2007:《西方心理学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郭本禹,2009:《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郭亨杰,2005:《学生三级心理保健工作新构想》,《江苏教育》第12期。

廖全明、苏丹、黄希庭,2007:《目前国内常用心理健康量表的回顾与反思》,《心理学探新》第4期。

许惠茹,2009:《国三学生考试经验之诠释与反思》,《教育实践与研究》(台湾)第2期。

叶一舵,2008:《我国大陆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上一篇:论新自体心理学的短程治疗 下一篇:胡塞尔与心理学的现象学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