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荫秀怀川 青龙盘太行

时间:2022-10-26 01:10:00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邻黄河。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350万,辖二市四县五区。目前,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7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55.8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28.2%。近年来,该市结合“北山、中川、南滩”实际,将区域林业的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突出生态建设,先后组织实施了工业原料林基地、北山绿化、退耕还林、平原绿化、通道绿化、太行山绿化、防沙治沙、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等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森林资源总量实现快速增长,生态焦作、绿色焦作的大生态格局初具规模,为整体实现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新焦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林业改革激昂启航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焦作林业初步发展,1987年之后开始步入持续发展的轨道。特别是199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实际,提出了“北抓高效林果、南抓林农间作、中抓高科技开发”的战略构想,以林业为突破口,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面推进林业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全市推进生态建设奠定了基础。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为了贯彻这一精神,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用五年时间建立林业生态省。焦作市委、市政府对此积极响应,认真编制了《焦作市林业生态建设规划》(2008-2012年),将全市林业建设在地域上按“三区”(山地丘陵生态区、平原农业生态区、黄河滩区)、“两点”(城市、村镇)、“一网络”(生态廊道网络)进行总体布局,构筑点线面相结合的综合林业生态体系。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吹响生态建设的号角,提出要“继续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延长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权限,完善政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为焦作市推进生态建设再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措并举战略发展

2008年是全面启动焦作林业生态市建设的开局之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高度重视,结合实际,通过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落实责任、创新机制、依法治林等措施,强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一)加大投入,保障资金。实施林业生态建设,资金保障是关键。为此,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林业生态市的意见》(焦发〖2008〗2号),明确提出:林业生态市建设资金市级按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8%,县级按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进行安排。对于造林保存难度大的新增农田林网、高速公路两侧、国道省道两侧、南水北调河道两侧,除按一般造林补助外,还要按占用基本农田的实际面积给予农民补偿。此外,省财政对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防沙治沙、环城防护林、村镇绿化工程等按亩进行奖励。

(二)创新机制,激发活力。焦作市进一步深化营造林体制改革,激发活力,开创林业生态建设新局面。温县、武陟县在滩区推行营林公司买断、承包造林,博爱县、修武县和四城区开展造林地段招标拍卖等形式,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造林护林的积极性。沁阳、孟州、温县等地积极探索,总结推广了“返租承包”模式,即:造林规划用地由村委集体对农户租赁,与农户签订租赁合同,然后将林地成片承包给造林大户,并由造林大户管护、收益。

(三)依法治林,巩固成果。一是强化森林和林木采伐、林地林权管理。二是扎实做好国家、省重点公益林管理工作,落实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205.2万元,省重点公益林补偿资金11.8万元,管护责任全部落实到单位和个人。三是切实搞好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巩固林业生态市建设成果。四是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最大限度地防范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五是加强森林公安等林业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了以“猎鹰行动”为重点的多次严打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种涉林违法犯罪活动。六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管理,做好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检测防控工作。同时,加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管理力度,积极优化生态优势互补,完成了河南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期申报,其中河南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期项目已完成,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期项目也于今年全面启动。

此外,市林业局通过开展深入农村、深入农户、深入企业等服务活动,实施科技兴林,全市积极引进推广林果新品种、新技术。举办各类培训班,编发林业信息,印发各类林业技术信息资料,为各级领导提供了决策依据,为广大林农、涉林企业提供了生产服务保障。

硕果累累喜迎新局

(一)资源培育任务超额完成。全市共完成营造林16.13万亩,是年度目标任务14.49万亩的111.3%。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5.98万亩,是年度任务5.95万亩的100.5%;林业育苗11345亩,是年度任务9000亩的126%;义务植树791.31万株,是年度任务624.35万株的127%,为历年来最高。同时,博爱县、马村区列入了2008年度林业生态县创建计划。

村镇绿化是省委、省政府2008年向全省人民承诺的十大实事的重要内容之一。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72个乡镇、574个行政村的绿化工作,造林面积2.02万亩,分别是省定任务465个行政村、1.59万亩的123.4%、127%。

(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市各地认真贯彻省政府有关精神,把林改作为林业生态市建设的突破口,坚持两者同步安排部署、同步落实责任、同步贯彻实施。目前,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已全面启动。

(三)森林资源保护全面加强。截至9月底,全市共采伐林木4.5万立方米,是年度林木采伐限额42.64万立方米的10.55%,凭证采伐率和办证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森林病虫害成灾率低于7‰的目标;全市国家和省级公益林面积扩大到45.7万亩,各项管护措施全部落实到位;全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营面积达37.07万亩。

展望未来绿浪滚滚

2009年焦作市的生态建设任务主要是村镇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和山区生态体系建设,为此,已进行了提前部署:一是做好下一年度生态建设任务的申报、规划设计工作。二是规划实施西部万亩森林生态园项目,以改善该市西部工业集聚区投资环境。三是全面启动北山绿化二期工程建设。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项民心工程,是打造“绿色焦作、生态焦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着力抓好森林资源保护。继续强化森林防火工作,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做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争年底前全面完成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期项目建设。

到2012年年底,该市计划完成营造林146.36万亩(含更新造林),有林地面积由目前的61.16万亩增长到98万亩;林网控制率由目前的843%增长到95%以上;林木覆盖率由目前的28.2%增长到31.2%;活立木蓄积量由目前的355.8万立方米增长到580万立方米。所有的县市建成林业生态县。初步实现林业生态市。同时,将全面启动焦作城区北山绿化二期工程和西部森林生态园项目建设,力争用5年的时间,使现有的北山绿化区域面积增至2万余亩,并在城郊西部建成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万亩森林生态园区。

上一篇:在服务中勇担社会责任 下一篇: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