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奥地利经济形势研判及推进中奥双边经济合作对策建议

时间:2022-10-26 01:00:19

当前奥地利经济形势研判及推进中奥双边经济合作对策建议

一、当前奥地利经济运行情况和主要特点

(一)GDP增速出现明显下滑

受国内需求疲软,投资低迷和出口乏力等多重因素影响,奥地利2015年第二季度经济出现明显萎缩态势。从增长率来看,二季度GDP环比增长0.1%,较一季度增幅回落0.6个百分点。从消费来看,家庭最终支出二季度环比增长0.1%,与一季度持平,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从投资来看,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连续三季度以0.2%的幅度负增长。从出口来看,受贸易伙伴需求疲弱等因素影响,1―5月出口总额同比下降0.2%。

(二)通货膨胀率仍处低位

受矿物油产品价格下降和美元升值等因素影响,2015年以来奥地利通货膨胀率均处于低位。6月通货膨胀率为1%,已连续4个月维持上述水平。近期市场普遍预期,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三季度通货膨胀率可能进一步下降。

(三)失业率持续高企

受经济增速下滑、劳务制度不合理以及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等多重因素影响,困扰奥地利的高失业率“梦魇”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突破。6月失业率已上升至10.7%的高位,市场预计下半年就业形势将进一步恶化。

(四)政府债务不断攀升

一季度奥地利政府债务占GDP比重达84.9%,较2014年第四季度提升0.3个百分点,创近三年新高。

(五)财政赤字率趋于扩大

一季度奥地利财政赤字率达到5.3%,较去年第四季度上升2%,高于欧元区19国平均赤字率1.6个百分点。

二、奥地利经济走势展望

(一)有利因素

一方面,货币政策继续维持宽松,有利于企业扩大投资。4月份召开的欧央行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再融资利率继续维持在0.05%的历史低位。

另一方面,“出口促进方案”得到延长,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出口。2000年,奥地利政府开始实行“走向国际化”出口促进方案,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计划将于今年终止。但是,迫于经济下行压力,8月奥政府宣布该方案将延长至2019年3月,届时将追加投入5600万欧元,支持8000家企业开拓出口业务,以用来稳定市场预期,提升投资者信心。

(二)不利因素

从国际方面来看,全球经济风险犹存。尽管欧元区经济企稳复苏迹象明显,但是,世界经济复苏不均衡态势依旧明显,发达经济体结构调整缓慢、新兴经济体增长动力趋弱的“双重制约”导致经济增长频频弱于预期。IMF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将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由3.5%调低至3.3%。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将对奥地利政府宏观调控形成压力,并不断挤压其财政政策作用空间。

从国内方面来看,结构性顽疾仍无有效药方。为应对经济持续下滑,过去奥地利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措施。若短期内无法推动经济进入稳定增长轨道,未来有可能陷入“低增长+高债务”的泥淖。同时,失业率居高不下、产业扩张动力不足、财政政策空间狭小、企业投资意愿减弱等“久攻不破”的结构性难题,也将在较大程度上对奥地利经济增长造成拖累。

综上所述,下半年奥地利经济将进一步放缓。欧盟委员会《春季经济预测报告》将奥地利今年GDP增长率由1.2%下调至0.8%,2016年为1.5%。IMF《世界经济展望》将奥地利今年经济增速由1.9%调低至0.9%,2016年升至1.6%。

三、中奥双边经济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双边贸易迅速发展

自1971年5月28日正式建交以来,中奥双边贸易额呈现出迅速扩大的态势。1971年,两国贸易额仅有2900万欧元,到2014年,已增加至82.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7%。2015年1―4月,中奥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29.7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奥出口19.3亿美元,占奥进口总额的3.8%;奥对我国出口10.4亿美元,占奥出口总额的2.1%。目前,我国已成为奥在欧洲之外最大的贸易伙伴,是奥第十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七大进口来源国。

(二)贸易结构呈现新亮点

在双边进出口总额蓬勃增长的同时,贸易结构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在奥对我国的出口中,除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等传统种类之外,纸张、箱包和鞋靴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正在逐年上升。特别是纸张和鞋靴,2015年1―3月,对我国出口的同比增幅高达62.6%和43.5%。而在我国对奥的出口中,植物产品、贵金属及制品是重点和亮点,2015年1―3月同比增幅分别高达67.6%和34.9%。

(三)双边投资稳步增长

随着中奥两国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双边投资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截至2014年底,我国累计批准奥对华投资项目1148个,实际利用金额17.8亿美元,涉及电子、机械、冶金、建材等众多领域。同时,截至2014年底,经我国商务部核准或备案的对奥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为2亿美元,涉及材料、电子、机械等领域。此外,奥还是我国在欧盟重要的技术引进国之一,截至2014年底,我与奥所签订技术引进合同达1937个,累计金额56亿美元。

(四)双边合作机制不断深化

早在1964年,奥地利联邦商会和中国贸促会便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当前,中国―奥地利经贸合作论坛已经成为了两国沟通有无、互惠互利、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应该说,双边合作机制的不断成熟,将会为两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当前,中奥双边经济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服务贸易发展滞后

目前,中奥两国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服务贸易(例如研发、技术、信息、设计、咨询等)规模有限且发展相对缓慢,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

2、双边投资不对称

在奥对我国投资额不断上升的同时,我国对奥投资却增长缓慢,涉及的领域也较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奥作为传统工业强国,对华科技产品和制造业输出具有强烈需求,而奥国内市场对我国的投资吸引力却相对较弱。

3、合作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中奥两国尚未建立起“即时沟通、通关便利、协商共治”贸易投资合作机制,并缺乏一套完善且制度化的合作架构。

四、中奥双边经济合作发展前景

共建“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中奥两国产业结构互补性明显,合作潜力巨大,合作前景广阔,未来推进双边经济合作“大有可为”。

奥是欧洲老牌的经济强国,在可再生能源、机械制造、节能环保以及现代农牧业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且市场化程度高、法律法规健全。但是,奥也面临着投资能力不足和经济增长动力疲弱等问题,迫切期待更多的中国投资者进入奥国参与经济发展。

对于我国来说,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之后,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处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拓展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大力提升合作水平和质量已经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加强与奥合作,正是体现“提升合作层次、畅通开放渠道”的应有之义。同时,中奥两国对彼此均有合理利益诉求,也不存在根本性的利益冲突。

中奥两国战略宗旨吻合、战略意图想恰,双边经济合作有基础、有优势,互惠、共赢、和谐发展前景广阔。

五、推进中奥双边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与奥地利“一带一路”战略合作

共建“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深化对外开放的总方略,也是谋求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和合作共赢的具体举措。奥地利处于欧洲中心地带,是连接西欧发达经济体与中东欧新兴崛起国家的重要桥梁,对于谋划链接“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应积极与奥就共建“一带一路”进行高层次沟通和协调,建立多方位合作机制,争取在环保、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农业、科技等合作领域尽快取得共识,实现两国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

(二)打造中奥经贸合作新格局

发挥经济互补性优势,巩固传统领域合作,扩大非传统领域合作,创造条件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当前,要加快制定双边经贸投资合作专项发展规划,将投资环境、经济效益、贸易规则、产业安全、知识产权和环境保护等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同时破除合作壁垒、拓展合作空间,共谋合作共赢之道。

(三)有效发挥现有合作机制作用

进一步完善双边经济合作格局,积极推动双边合作机制化、制度化建设。当前的重点是要发挥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绸之路基金等平台在中奥双边经贸投资合作中的“纽带”作用。待条件成熟时,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可探索设立中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金和产业技术合作基金,为两国经贸投资合作项目提供融资支撑。

(四)进一步加强中奥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一是要认识到当前中奥两国政治关系和经贸关系的时代特征,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共同关心问题的沟通和协调。二是要借鉴彼此发展经验,提高协调层次,逐步从两国单一的经济政策目标向全方位立体化的宏观政策目标转变。三是夯实互信基石,抓紧建立常态化政府对话机制,推动中奥两国宏观经济政策合作向科学化、规范化与可持续化发展。

(金瑞庭,国家发展改革委外经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世界经济、宏观经济)

上一篇:miRNA在骨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拷贝世界对大众的心理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