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EFP的别样春天

时间:2022-10-26 12:50:30

高清EFP的别样春天

“高清EFP系统到了,给ENG加上了翅膀,除了ENG的所有功能存在以外,可以实现EFP的所有功能:供电、传输高清视频信号、通话、返送、CCU控制光圈白平衡、红绿蓝的各个电平,调整每个机位都一样的颜色和亮度:光纤传输,安全稳定,伺服和大寻也到货了,整套装备马上完工。”2013年1月4日蒋勇在微博上了这条消息。随着影像市场需求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活动现场都需要多机位切换和录制,如时装走秀、会体育赛事、企业晚会、网络演播室等;传统的电视台演播室EFP系统方案成本昂贵,操作流程严格,对于一般影视公司和个人影像工作室来说难以负荷。于是根据市场需求,从标清到高清,出现了很多低成本改良方案,事实证明,一切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中视一品堂是国内目前做多机位拍摄方案较成熟的一支团队,同时也是北京地区知名的影视设备租赁供应商,它就像一支体温计,测量市场的需求,管窥EFP发展前景。

《数码影像时代》:在你看来,目前国内EFP的发展现状如何?你们主要的业务类型有哪些?

蒋勇:首先说一下我们的业务类型,主要分为设备租赁和多机位EFP现场录制业务,承接一些晚会、会、展会、年会、体育赛事、演唱会等现场EFP节目制作。EFP的发展状况,从我们公司的业务发展来看,主要分为高清和标清两种;2011年之前都是以标清为主,2012年以高清为主;标清的设备方案为DVCPRO,加上一个洋铭的SE500或SE800的切换台,但是这种配置存在一些问题,标清只能接复合口,复合口传输的质量很差,即使摄像机录制的信号能达到800电视线,但是经过复合口传输会大大压缩视频信号的质量;2013年,标清方案基本上要淘汰了。说到EFP,我们应该感谢高清HD-SDl接口,没有这个接口现在的普及型EFP方案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个接口传输的视频信号指标(质量)很高;标清时代,我们采用的EFP方案实际上通过复合口传输的假讯,只能走复合信号。要不然就用松下的AJ-D615MC摄录一体机或AJ-D815MC摄录一体机,可以加一个松下AJ-RC905EN的CCU,实现后台Remote控制,传输视频信号是分量信号,传输视频信号的指标与讯道指标接近;HD-SDI的出现,使假讯和真讯的区别很小了。从画面的指标来讲,基本是没有区别了。但标清时区别很大,因为标清只能复合输出,顶多有一个S端子输出,没有其他的输出,录机就录不到高质量的信号。如果采用真讯的纯演播室标清摄像机的设备方案成本对于我们中小型传媒公司来说太高了。

《数码影像时代》:所以可以这样理解,咱们这种EFP与传统电视台的演播室系统还有很大差别,比如前端拍摄设备。

蒋勇:电视台这种纯EFP方案传输的信号质量很高,自身使用率也高,但是成本也很高,不是一般的影视公司可以消费起的。咱们这种EFP有自身的好处,就是一机两用,本身即是ENG,加后挂即可成为EFP。前期拍摄灵活,每一台机器都可单独记录,万一导播切飞了,或客户特殊需求,所有的单机素材还能找回来,方便后期剪辑处理,剪辑前需要对素材先进行对位,有不少剪辑软件都有同步点(常用时间码同步和录制时间同步),这对处理单机的素材提高了很大的效率。

《数码影像时代》:这样看来,电视台的导播与现有这种影视公司的导播相比,从业要求会降低?比如电视台的现场EFP摄像机不能挂带子,镜头要是切飞了,就是没有办法补救了,所以对导播的要求会更高。

蒋勇:不会。这种情况下,电视台演播室系统也有自己的补救方式,他们也会考虑后期补镜头。第一,全景镜头或者游机镜头可以发挥作用,真的切飞了,可以用观众镜头补上;第二,他们也有备份方案,除了双份的录机备份,还有一个预切的输出,比如我感觉这种画面很重要,切换到预切上,通过预切输出把这个信号录制下来,等于这个切换台可以录制两份不同的信号,以备不时之需。

《数码影像时代》:贵公司现在主要使用哪些品牌的切换台?

蒋勇:现在我们这儿都是洋铭的。当时在选择设备的时候,也是综合考虑的结果,从标清转向高清,SE2000是性价比较高的一款产品。2006年左右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是SE500,随后的SE800有分量,能扩展1394接口,也是一款不错的产品,但都是属于过渡产品,高清时代已经来临。SE2000主要有4路HDSDI输入,还有第5路DVI信号输入,大家都知道HDMI和DVI是可使用转接头进行转换的,不需要单独的转换设备。为了满足部分客户5路高清信号的需求,我们又添置了一个洋铭HDSDI转HDMI的转换器,实现用SE-2000的高清5路切换。目前我们这边又买了两套洋铭的SE-2800标配是8路HDSDI/SDI高清输入,通过选配可实现12路的高标清切换,有这几个台子就能满足大中小的业务需要了。

《数码影像时代》:客户在选择EFP拍摄方案的时候,如何给他们推荐具体的方案?

蒋勇:主要还是基于客户预算,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多机位方案。其实我们目前的EFP方案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EFP,只是用ENG的方式改装成具备EFP功能的多机位方案,虽能实现视频录制、切换、通话、Tally,但与EFP的区别在于设备里的CCU控制,不能在后台控制每台设备的光圈、白平衡等。我最近添置了这个EFP系统,通过咱们摄像机上有Remote接口,实现后台CCU的控制,对摄像机的光圈、黑电平、白电平、白平衡、增益等的控制。就和真的EFP一样了。

从我们公司发展来看,最早是标清拍摄切换,增加了通话Tdlly,然后是高清切换,只能做到高清视频传输,通话和Tally,但现在随着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保证每台摄像机的色彩和光圈一模一样,只能通过导播传达给摄像师指令来控制,有延时且不准确。导播给摄像师指令后,开始调整摄像机的参数,但没有返送,调到什么程度,摄像师是看不见且很难把握多机位色彩亮度一致。发展至今,购买了新EFP系统,那就和真讯道一样使用了,摄影师通过伺服只控制画面的构图和变焦聚焦就行了,导播只管看画面切换,公司派专门的人负责控制每一台机器的光圈色温等,分工明确细致。

《数码影像时代》:目前你们团队的EFP作业能力达到传统EFP的水平了吗?

蒋勇:是的,刚买的这一套EFP系统,是光纤传输。实现高清视频传输、通话、Tally、返送、电源以及CCU的控制。因为电源很难做到远距离传输,只能在200米内,200米以上只能通过摄像机挂电池实现供电,除了供电外其他的通过光纤对接可实现10公里内的光纤传输,完全满足现有的业务需求。

《数码影像时代》:此类光纤信号传输线缆造价如何?

蒋勇:这类造价倒不是很高。如果是不带Remote和电源的光缆,比较细(和-5的线相当),且柔软带钢铠的光缆和咱们品牌的视频线价格相当。对于之前的传输同轴线缆,有些人在多机位方案时,为了省钱,可能愿意选择质量一般的线缆,线径细,屏蔽的编数不够,单层的屏蔽又比较薄弱,传输高清视频信号是行不通的。标清时代倒不会因为线缆产生多大差别,因为标清信号本身传输码流比较低,传输距离也可以远一些,模拟信号可能产生一些噪点,色彩差异,差别不是很大;但高清数字接口面临质量下降的视频信号,只存在“通或者不通”两种情况,即使通了,因为接触不良,画面就会有马赛克或者黑屏。BNC接头推荐纽崔克和佳耐美这两个品牌的,质量比较过关。另外一种就是光电一体的综合缆,除了传输光信号外还有电源的输送,比上面说的那种稍粗(直径9mm左右),价格稍贵些,大概几十元一米。

《数码影像时代》:基于何种考量,引进光纤系统?它的成本很高,优势在哪里?

蒋勇:是的,成本很高,但是发展所需,光纤系统能解决我之前长距离传输的问题。目前同轴线缆最远的传输距离100米左右,200米的直通线缆很难搞定,但是通过一些办法也能解决,比较麻烦。跟大家分享一下,去年我们为《GQ智族》活动做了一个现场EFP方案,红地毯有80多米,活动主场的控台在100米外的地方,LED屏幕比较大,距离控台也有百十米,当时一条线缆的传输距离为100米,用了两个切换台,完成了全场300米信号的传输,一个切台切换红地毯,切换好的信号给活动现场的切换台,在把高清信号给LED控台,虽然把问题解决了,但是活动当天的心一直七上八下的,担心线材和现场干扰,除了彩排时手机放在切台旁边来电时造成的信号黑一下,正式活动就全部关闭手机,一直到活动结束,心才放下。光纤系统不仅解决了距离问题,安全稳定,而且能统一用Remote控制前端摄像机,CCU调整控制,保证色彩、色温的统一(尤其是在灯光设备和操作都不专业的情况下,同时调整,保证摄像机的色彩色温统一很重要),节省了成本。光纤EFP系统实现了:视频信号传输、视频返送、Tally、通话、供电(解决摄像机供电问题,避免了换电池关机的事故)等功能;

《数码影像时代》:你们前端拍摄使用的高清摄像机以哪个品牌为主?

蒋勇:目前在北京地区以松下P2系列为主,比如针对低成本方案的松下P2卡专业摄像机AG-HPX303,应对更高制作要求的拍摄任务就用AJ-HPX3000 P2存储卡摄录一体机,因为这类机器不使用磁带,降低了很多的耗材成本。切换台的后端也是无带化工作,AJA KI PRO是比较稳定的高清录像机,输入和输出的接口比较齐全,满足了一般现场的需求,但是一旦遇到断电,数据就有可能不能被保存,建议给录像机加一个UPS电源,以备意外发生,或者再备份一路BMD的小录像机,本身自带电源,断电也能工作几十分钟,这样搭配性价比很高,保证素材的安全。

《数码影像时代》:多机位节目制作方式已经被广泛使用到各类影片的拍摄当中,从电影《1942》到今天的多机位婚礼现场记录,都是采用了多台机位负责不同景别的拍摄,后期再通过镜头的合理组接,完成一场戏或一个环节的拍摄。但与传统的EFP节目制作方式相比有很大的差别,您怎么看待这种差别?

蒋勇:对于像《1942》这类影片的多机位拍摄,我们公司的租赁部门会挑选两台色彩相近、使用时间相当的机器,去松下或者索尼维修站做一次校准,再进剧组进行多机位拍摄。这种要求比较高。很难将这种方式复制到婚礼拍摄上。婚礼拍摄目前使用的机器,不管是索尼的Z系列还是EX系列,或者松下的产品系列,如果要进行多机位拍摄,也需要统一摄像机的型号,来减少品牌与品牌,型号与型号的色彩差异,比如我们有很多台EXIR,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发现,这一系列的摄像机基本不用怎么调整,所拍摄出来的画面效果基本是一样的,对于婚礼的标准,完全可以满足。

《数码影像时代》:随着电视节目形式的多样化,使得节目制作的方式也在随之不断地相适应。市面上但凡带有HD-SDI或HDMT接口的数码摄像机,加上一款支持软切(笔记本电脑切换)的简易切换台和一款硬盘录像机就可以组成一套所谓的EFP制作系统,与传统广播级摄像机+CCU+切换台+录像机相比,成本大大降低,您如何看待?

蒋勇:市场的定位会逐渐的清晰。由于我是做器材租赁的,我没有选择这种软切的几千元的切换台,是因为要满足大多数客户的需求;如果我是个人制作公司,为了满足自己拍摄制作需求,我可能会选择此类简易低成本方案,因为它的价格真的很便宜。就像我现在使用的洋铭的切换台,算是比较便宜的了,三四万元左右,但是如果选择一些简易的方案,可能七八千元就能买到一款小型切换台,加上一个笔记本,就能实现切换,但这种方案只实现了视频传输的问题,可能还需要加上通话、Tally、返送等设备;应用领域不一样,租赁商不会考虑这样的软切低成本,个人工作室是可以的。

《数码影像时代》:目前,你们在实际操作中有遇到过切换台出故障的情况吗?有何预案和应急措施?

蒋勇:目前还没有。因为我们每一次活动拍摄之前都要严格检查和彩排,保证活动期间拍摄顺畅。应急措施非常重要,可以在中间加一个矩阵,即使切换台坏掉,也可以通过矩阵来切换,也可以用两个切换台,在么就两个团队拍摄切换。确保万无一失,当然这种情况也是很少见的。至于切换台,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如果不能用推拉杆操作,可以硬切;如果是电路烧了,那就是整个系统的大事故了,这种情况还是比较罕见的。

《数码影像时代》:在现场,导播、摄像、灯光、编导、录音等职务的不同,在现场是如何分工协调的?

蒋勇:一般都会彩排;小型的就不需要彩排,根据我们团队的拍摄经验提前到达,跟音响师沟通,确定音频的输出;然后提供我们的接口给LED屏等负责视频的部门;最不好控制的是与灯光的配合,面光、追光、射灯等色温都不一样,前期需要沟通好哪个环节出什么灯,灯的前面是否需要加蓝纸等保证摄像机色温的统一,否则,会措手不及地调整摄像机的参数以保证画面风格的统一。

《数码影像时代》:您如何看待未来EFP的发展方向,比如切换台的改变,CCU的改变?

蒋勇:这个发展方向比较大,首先,电视台还是会继续传统EFP方向,因为电视台的预算和成本基本能保证;然后,对于影视公司来讲,已经具备ENG的前期拍摄设备,加上EFP的系统,就能实现EFP的所有功能,这种系统方案的上升空间会很大。第三,对于一些小型个人工作室,有几台带SDI接口的高清摄像机,如索尼EXI、松下280等,再买个小的切换台,同样能实现切换的功能;基本上会沿着这三种模式发展吧。第二种方式就是我现在配备的解决方案,松下P2系列的3000有很多台,303很多台,索尼EXI有很多台,我要再买EFP的摄像机就只能做EFP,接不了其他活儿,因为EFP的摄像机不能当单机用,那就不划算了,所以我用ENG的摄像机加上EFP的系统,就能实现所有功能。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现在的市场需求对传统EFP严格的操作流程和高水准的操作水平比较担心,而通过ENG方式改良的EFP的系统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比较灵活,每台摄像机都能录制信号,再刁难的客户,也能应对他们对画面的挑剔和选择。现场录制也分两种:第一种为录节目而录;第二种除了录节目还要保护现场,现场会遇到一些情况,比如晚会或者活动现场的LED屏幕为竖屏,这个时候很多画面是不能按照常规去切换的,画面构图和后期剪辑等都要发生变化,前期拍摄就只能全景,不能推到特写,以免把画面给裁了,所以每台摄像机单独记录就很重要,可以补很多镜头,比如特写镜就能后期剪辑进去,灵活切换录制。

上一篇:获奖随想 2期 下一篇:EFP网络直播案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