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雷管导通防护自锁装置的应用

时间:2022-10-26 11:54:42

电雷管导通防护自锁装置的应用

【摘要】火工品生产属于高危行业,在未实现高危产品的自动装配,人机隔离、数字控制和信息化,解决高危产品装配中的安全条件前,设计一套安全有效的防护设施保护生产线人员不受到伤害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电雷管全电阻导通工序的防护设施改进,可供在设计雷管自动传送方式时作为参考。

【关键词】全电阻导通;安全防护隔离;爆炸;静电

1、引言

众所周知,电雷管生产过程中,为了控制产品质量,成品工序设有全电阻导通工序,基于电雷管全电阻导通使用的是专用仪表,也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必须对该工序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预防在测试或生产过程中发生意外爆炸事故对操作人员的人身伤害。目前,电雷管防爆装置种类很多,但防护功能大都比较单一,安全防护效果较差,不能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因此有必要加以改进。本实用新型用于工业电雷管导通自锁防护装置,能针对导通过程中出现意外时对人体起到有效的安全防护。

2、电雷管导通防护自锁装置的组成

该装置主要由:扶手、防护面板、安全闸板、滑道、自锁组件、防爆箱体等部件组成。所述装置可以安装在所需生产线的防爆间内,与操作台组合使用。以上构件组成中,扶手是该装置的关键构件,扶手设计成按钮式,工作时,通过按压按钮,按钮通过导杆下移带动下方的自锁钩组成了自锁机构,导杆的移动靠内部弹簧的回弹保证其自锁钩能够与锁块之间形成互锁,从而实现了电雷管导通自锁防护装置有效的安全自锁。

3、电雷管导通防护自锁装置工作原理

工作状态分为两种,即“开启”与“关闭”两个动作。首先,“开启”动作,操作人员通过人手按下扶手自锁按钮并水平方向推动扶手带动位于防护面板下方的安全闸板,使之在放置被检测样品孔洞的两侧滑道中间滑动,实现“开启”后,将被检测的雷管样品放入孔洞中。

“关闭”动作,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有自锁装置,关闭时,只需人手拉动扶手向人体方向水平滑动,听到“卡”声响后,即自动锁住。如需再次打开时,必须按下扶手按钮,自锁钩与锁块完全分开后,才能重复“开启”动作,两个状态的交替转换实现了整套装置的安全自锁。

4、电雷管导通防护自锁装置应用及特点

1.本装置适用于目前行业内未实现人机隔离的自动线及非自动雷管线装配线,仍采用人工全电阻导通工序,属于电雷管导通测试过程中的防护装置。该装置在操作台与被测试电雷管之间形成了安全有效的防护设施,大大提高了电雷管导通测试操作的安全性,可确保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

2.鉴于以往一些老式生产线导通工位,操作台前设有安全防护罩的方式还在沿用,操作过程中防护罩设置在人体胸前,双手位于防护罩的两侧,使操作极为不便。而导通过程中,雷管或没有完全放进有效的防护设施里,没有形成安全有效的防护,大大降低了安全系数。为彻底解决此类问题,所述电雷管导通防护自锁装置的设计完全可以解决上述存在不安全隐患,并完全可以取替以上的导通方式。本质安全性得到很大提高,可确保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

3.该装置关闭状态时,为确保电雷管导通引线不被安全闸板与防护面板夹破,从而将安全闸板与防护面板接触的中心位置设计成一个长约20mm,间隙约为2mm的平行斜面。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与维修方便、经久耐用等优点。

5、电雷管导通防护自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1.防爆箱体为确保达到安全有效的防护效果,采用12mm厚度的A3优质钢板,与四壁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焊缝采用透焊,焊缝高度为3mm,焊后打磨,箱体内壁除锈后涂刷防锈漆,样品取放孔周围用5mm厚导静电胶皮粘覆。箱体内侧粘覆阻尼高密度泡沫挤塑板。外部抛光后再喷漆,防爆箱体底部两侧开有长100*高100mm的泄爆孔,开启方向与人体呈平行状态,确保发生意外后,爆炸的金属碎片不会朝人体方向飞溅。且防爆箱体底部铺设了一层海绵,起到了吸音及吸附爆炸碎片功效。箱体侧面焊有接地螺栓,用一根6mm标准多股存铜引线与接地级连接。

2.防护面板采用12mm厚度的A3优质钢板,通过螺栓与滑道连接,并与防爆箱体焊接。

3.安全闸板采用12mm厚不锈钢板,自锁装置全部选用不锈钢及H62材质,彻底解决了因摩擦产生的静电因素。

6、电雷管导通防护自锁装置安全测试

为验证其安全性,通过视频远程监控并储存了该装置多次引爆10发与20发雷管的爆炸性试验全过程。结果表明,防爆箱具有安全可靠防御20发电雷管同时爆炸的能力,爆炸后的金属飞片全部落入防爆箱内或经底部泄爆孔排出,安全闸板能够有效的阻止爆轰波的传播,起到了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作用。

7、结束语

本文所述电雷管导通防护自锁装置的设计,适用于目前行业内未实现真正意义的人际隔离的所有生产线或试验场所。该装置投入生产使用近1年时间,安全防护率100%,装置故障率为零,证明了该装置的操作简单及运行可靠性。

简图:

说明:1―防护面板、2―安全闸板、3―扶手、4―自锁钩、5―防爆箱体、6―滑道、7―泄爆孔

上一篇:变电站微机防误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下一篇: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