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吃好得有钱

时间:2022-10-26 11:50:15

最近天气渐热,孔子曰:五月不减肥,六月徒伤悲。

作为一个胖子,我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别人传说的“过午不食”,但作为一个吃货,结果稍微差一点,做到了“过午夜不食”。有人把吃归纳为五重境界,第一是要吃,果腹足矣;第二是爱吃,图个胡吃海塞得爽快;第三是能吃,在酒楼饭馆间寻味猎艳;第四是懂吃,知养生讲食补;第五是知味,于吃食的历史、讲究、工艺甚至到人生哲理都能点出道道来。这就到了不执迷于口舌的艳遇,却从醋溜白菜里品出旖旎风情,于烤大腰子中读出无边风月的境界。

其实,饮食和投资也有些许关系。一日,去谒见一位年过古稀的医师前辈,号脉观色,调调身体,结果医师前辈抓住我开始问投资,没想到老先生一辈子安泰自若、宠辱不惊,却被当前的股票牛市骚扰得心神不宁。我只好硬着头皮,把他讲给我的养生食疗食补之道,添油加醋,悉数奉还。

年轻时,身体代谢机能好,精力充沛,总是倾向去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火锅、水煮鱼、烧烤等等,而对于粥面素菜那些清淡的食物,总提不起兴趣,但到了一定年纪时,身体日积月累的负担越来越多,意识到要注意饮食,开始倾向吃清淡的食物。同理,我们年轻的时候,总认为自己本钱太少,投资会倾向高风险,更认为保守的投资没出息,因为不能在短时间内赚大钱,但到了一定年纪时,心态上反而会倾向保守投资,因为已经承受不了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

喜欢追口腹之欲,有酒喝不够爱吃肉,这就像现在年轻的股票投资者,任那些从业几十年的金融老前辈忧心忡忡,他们也会进场。但从整体来看,我还是劝他们应该分散一点,看好股市,投是没错的,但孤注一掷总有风险。其实要加上一定比例的高纤维食物、蔬菜、素食对冲,在固定收益、公募基金上作分散配置,虽然回报未必很高(通常不好吃),但却均衡。

而到了一定的年纪以后,讲究清淡寡欲,专门储蓄和买银行理财,但也不是完全不允许你追求刺激,只要不过量。老年人吃些鱼肉,或者去和年轻人一起偶尔撸个串,买点新三板、科技型股票体验一下新鲜事物的生命力和成长力,问题也不大。

医师前辈若有所思,大概是被后生教育了半天有点来气,沉吟半晌开口道:“大卫同学,你又胖了,我赠你一句,如果你想和我一样年纪大的时候什么都可以吃,那么现在你年轻,就要少点大吃大喝!”我也没客气:“您如果想退休时仍然可以炒下股,年轻时就不要太大手大脚,以免晚年没有足够本金入场。”

医师前辈捻着胡子,眯着眼看着我,笑道:你这泼猴。

上一篇:10年以后的厨房应该长什么样 下一篇:请出价颠覆传统电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