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逢迎,机变”性格教学初探

时间:2022-10-26 11:33:24

王熙凤“逢迎,机变”性格教学初探

摘 要:《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逢迎、机变性格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对逢迎、机变不能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咀嚼王熙凤的以下言行――“见黛玉”情节中的三处语言,一处动作;“回王夫人”情节中的语言、动作,对其性格的把握比较到位。

关键词:王熙凤;动作;语言;性格

《林黛玉进贾府》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小说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的主要人物是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其中把握王熙凤的逢迎、机变性格是教学的重点。学生通过阅读基本上能够说出这两个词,但是能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言行充分理解王熙凤逢迎、机变性格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咀嚼王熙凤的言行,对其性格的把握比较到位。

一、“见黛玉”的情节中,抓住王熙凤的三处语言

一是“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这几句话可以迎合多人的心理:“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夸了林黛玉的美貌;“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老祖宗听了高兴,因为孙女毕竟比外孙女更亲,这也说明贾府遗传基因好;还间接夸赞了前面见过面的“三春”的美貌,真可谓“一话三雕”。“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夸贾母对外孙女的关心,拉近外祖母与外孙女的距离。“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表现对黛玉遭遇的同情。二是“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让林黛玉感觉到熙凤对她的喜爱。“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让老祖宗心花怒放。三是“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一连串的问话迎合黛玉,让黛玉觉得熙凤对自己的关心。

二、“见黛玉”的情节中,抓住王熙凤的动作

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便用帕拭泪”“又忙携黛玉之手”““携”“打量”“拭泪”迎合黛玉,“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忙转悲为喜”。一系列动作,处处为贾母而做,熙凤之权谋机变,见风使舵,声形现于纸上,令人可叹可畏。

三、“回王夫人”这一情节中,包含三项内容

一是放月钱,二是替王夫人找缎子,三是给林妹妹预备裁衣裳的料子。熙凤是这样回答的:“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了目好送来。”品味一下这两处回话的真假,不难发现“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讲的是真话;“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讲的是假话,原因是“放月钱”“给王夫人找缎子”当面要兑现,必须实话实说,否则会露馅。而“给林妹妹预备裁衣裳的料子”,是王夫人临时的提议,况且王夫人的提议中为王熙凤说假话提供了条件,王夫人是这样提议的:“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其中“随手拿出两个来”“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对布料没有限制,时间上充裕,所以王熙凤回了假话,而这处假话又能让黛玉觉得这位嫂子对她的关照,贾母也认为王熙凤办事周到,体现她逢迎的性格,同时王熙凤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说假话,且说得滴水不漏,这恰恰体现了她的机变。只有王夫人知道她的内侄女的底细,所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王熙凤虽然读书不多,但是善于揣摩各种人的心理,知道什么人面前该说什么话,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这种逢迎、机变的性格,正是她深受贾母宠爱的原因之一吧。

纵观《红楼梦》中的众多情节,王熙凤这种揣测对方的心理,善于察言观色本事超出任何一个人。有的时候,她还可以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同一件事,原来这样说,现在又那样说,但是她都说得入情在理,十分动听。例如,邢夫人要讨鸳鸯,邢夫人先来找王熙凤商量,说老爷想讨鸳鸯为妾,王熙凤一听,就连忙说:“别去碰这个钉子。”看到邢夫人听不进去和气性大发,王熙凤知道刚才那番实话全不对路,就立即调转方向,改换话锋,连忙陪笑:“太太这话说得极是,我能活了多大,知道什么轻重,想来父母跟前,别说一个丫头,就是那么大的活宝贝,不给老爷给谁?”当时邢夫人又喜欢起来。同样是讨鸳鸯这件事,一正一反的两番说辞,同出于王熙凤之口,居然都通情达理,动听入耳。像这样能够顺应对方心理,急转直下又不落痕迹,像这样一种本领在《红楼梦》中,只有在王熙凤身上可以看到。所以说王熙凤的这种机心、机变之速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文体,人物是小说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抓住人物形象来理解小说的内涵和艺术特色,把握小说的人物性格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细细咀嚼人物的言行才能使书中人物“活”起来,才能让学生获得阅读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自然也能迎刃而解,学生对人物的印象就会刻骨铭心。

上一篇:试论新课程下高中的作文教学 下一篇:高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方法的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