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雨中起航

时间:2022-10-26 11:31:57

中图分类号:D648.2

悬崖上耸立着的松柏,孤傲、勇敢,是温室中娇艳的花朵遥不可及的。

天空中翱翔着的雄鹰,激昂、勇猛,是庭院间安宁的家畜不可高攀的。

雄山里屹立着的高峰,高峭、威武,是花圃中幼嫩的小草不可攀比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些都向我们昭示着只有独立自主,走出温室,我们才能到达那片寄托着自己梦想与未来的碧海蓝天。

现如今我们青少年,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承担着家人朋友的期望,生活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因此,独立,自主,不得不是我们的必修课;自立,自强,不得不是我们的座右铭。

奔走在独立自主道路上的我们,不需要家长过分的溺爱,而需要放手他们的爱。

需要闯出一条自立自强康庄大道的我们,畏头畏脑不是我们该有的状态,大步向前走才是我们的口号,纵然路上会"流血",纵然道中充满荆棘,前行依旧是我们的目标。

一、放手的爱

温暖的虫茧只有放开蚕蛹,才能使他蜕变成美丽的蝴蝶,化蝶的蛹,才能飞舞于百花丛中,展尽曼妙舞姿。

安逸的巢穴只有放开苍鹰,才能使他振臂云端,一翅冲天,苍劲的鹰,才能俯视山川江河,达到生命的极致。

柔情的柳枝只有放开柳条,才能使他离开柔情庇护,涅槃的柳,才能在千里之外播种新生,在广袤天地之中生长出万颗细柳。

自然界万物尚且放开,适度的爱才会使下一代成就属于自己的辉煌。

放手的爱,是一种智慧,没有事事操办的辛劳,没有瞻前顾后的忧虑,没有时时刻刻的担心,有的是内心深处的关切,不给孩子任何负担,轻轻松松的去爱他们。

放手的爱,是一种心态。没有睥睨天下的高傲,没有故作高深的姿态,有的是从容的淡定,有的是放开后的轻松,从从容容的去爱他们。

如果平静的港湾不愿航船,那么便难以使他收获抵达终点的幸福;如果高山不愿放开冰雪对它重压,那么便难以成就雪水融化汇入大海终成海洋之梦的壮阔。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残酷,社会需要的绝不是摔了一跤就引来无数关切的长大中的孩子。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不愿放开孩子,便难以使他们成长为栋梁之才,我们的民族复兴又何从谈起呢?

放手,才能造出美好的世界。

洛克菲勒,美国上世纪第一个百万富翁,全球闻名的富豪。虽然家中富裕,但他的六个子女,并没有享受这奢华的豪门生活。洛氏的教子方法是"平民化"。他规定:零用钱按年龄而异。所用零花钱,要详细记录,如属不正当,下周发时扣回。洛氏鼓励孩子参加家务劳动来获得额外的补贴。平时,父亲带头补衣服给孩子们看,要他们种蔬菜、饲养家兔等。

为了不使子女饱食终日,挥霍无度,面包限额、戒吃牛肉,甚至不许子女外出游玩。

相传洛克菲勒曾让小孙子站在高处往下跳,洛氏先是做出拥抱的样子,待孙子扑过来后,洛氏却让他扑了个空,摔在了地上。洛氏就此对孙子说:孩子,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别人是靠不住的,包括你的爷爷。这样你才能成为伟大的企业家。

放手的爱,是历练,是磨砺,是成长;

放手的爱,是鞭策,是鼓励,是进步;

放手的爱,是春天的细雨,滋润万物生长;

放手的爱,是夏日的微风,带来清凉的慰藉;

放手的爱,是秋日的薄雾,送出无穷的美景;

放手的爱,是冬天的骄阳,迸发暖人的线条。

放手的爱,是。。。。。。

据一位密执安大学留学的中国研究生介绍,有一位美国女青年学生谈到"边学习边工作"的生活时,认为很有意思,不过有时候也觉得挺艰难的,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她的父亲是一名老记者,属于中产阶级,按道理来讲并不是没有钱供子女上学。有一年,她回家探望父母时,曾问父亲,为什么当她18岁的时候就鼓励她离家"出走"?她父亲回答:"因为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两件事,一是要受教育,一是要有独立性。这不仅指要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不依赖别人,还包括要锻炼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坚强的意志个性,努力自强不息。"

在这里,我要对家长,对学校,对社会大声说,放手吧,给独立一个机会;放手吧,给成长一个机会。

二、 自立的路

俗话说:"自食其力,生活是甘甜的;卑躬屈膝,生活是酸苦的。"

自立是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生活就只是一堆散乱的砖瓦;

自立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没有它,生活就只有一片泛滥的波浪;

自立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没有它,生活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

自立是远洋巨轮的主机,没有它,生活就只剩下瘫痪的巨架。

自立是一种态度,是人类主体性体现的一种态度;

自立是一个价值取向,标志着人类的自由的一个价值取向;

自立是一类精神,显示着我们不怕累、不怕苦,一如既往前行的一类精神。

半个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给孩子们写过一首《自立歌》:

滴自己的汗,

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宗,

不算真好汉!

诚然,通往独立自主,自立的道路是艰辛的,长满荆棘的,需要我们流血流汗的。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出生在斯特拉特福的一个富商之家,但他16岁就离开家庭,外出独自谋生。他当过乡村教师,在屠宰场当过学徒,还帮人家做过书童,他还参加过英国远征军,做过律师,任过小官。为了自立,他还漂过英吉利海峡,到荷兰、意大利闯荡。寻求自立的过程,丰富了他的人生经历,为他后来创作出如《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等一大批优秀作品,成为世界戏剧大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坚定走下去的信念,如果遇到困难、坎坷就轻言放弃,那么世上就会少了一个文学巨匠,那么世人就没法看到、欣赏到那么多的优秀作品。

幼鹰独自经受自然的磨难,终究展翅于苍穹。

梅花独自承受秋风的萧瑟,傲放于严冬。

孩子独自承受摔跤的痛苦,成为独立人格的新人。

张海迪虽然一身轮椅相伴,不能"步足千里"却可以"阅览天下"。她在无名师指导的情况下,凭着顽强的毅力学会了三门外语,这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然而,张海迪却凭着自立、自强的精神做到了。不仅如此,她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有显著成就,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她那种自强不息,自立的性格。如果她不是一个自立的人,而凭自己是残疾人而依赖别人,靠父母,这样子她会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吗?

三、结语

哲学家康德说:"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在这里,我想说:既然我们选择独立成长这条路,那么,不管道路上充满多少坎坷,我们都应该一如既往,坚定不移走下去。

独立成长吧,放飞梦想的翅膀!

上一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突出品行教育” 下一篇:激发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