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迷情 第10期

时间:2022-10-26 10:00:35

小贴士:秘鲁

秘鲁国土面积为128 5万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西部,邻国有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巴西、智利、玻利维亚。西濒太平洋,海岸线长2254公里。安第斯山脉纵贯南北。全境自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西部沿海区为狭长的干旱地带,有断续分布的平原;中部高原区主要为安第斯山脉中段,平均海拔约4300米,是亚马逊河的发源地;东部为亚马逊林区。瓦斯卡兰山海拔6768米,为秘鲁最高点。主要河流为乌卡亚利河和普图马约河。秘鲁西部属热带沙漠和草原气候,干燥而温和,年平均气温12―32℃;中部气温变化大,年平均气温1―14%;东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4-35℃。年平均降水量,西部不足50毫米,中部不足250毫米,东部在2000毫米以上。

古代秘鲁境内居住着印第安人。公元11世纪,印第安人以库斯科城为首府,在秘鲁的高原地区建立了南美洲大陆最强大的“印加帝国”,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达,创造了秘鲁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并创造了辉煌的印加文明。

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进入秘鲁,血腥镇压印加帝国的子民,秘鲁遂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7月28日宣布独立,建立了秘鲁共和国。1835年,玻利维亚和秘鲁合并,称秘鲁一玻利维亚邦联。1839年邦联瓦解。1854年,秘鲁废除奴隶制。1879―1883年,秘鲁联合玻利维亚同智利进行了争夺硝石产地的“太平洋战争”,秘鲁战败。1933年,秘鲁与哥伦比亚发生边界战争,秘鲁战败。1948年10月,奥德利亚发动军事上台。1968年10月,贝拉斯科陆军中将发动后出任总统。1975年8月29日,莫拉莱斯将军接管政权,1977年宣布“还政于民”,秘鲁从此走上安定、富裕的发展道路。

利马:泾渭分明的城市

利马这个城市不是很现代,但有很多古迹,所以也是很吸引人的。利马穷人区和富人区泾渭分明。富人区的奢华不亚于美国,区别在于利马的富人区门前多有便衣保镖,甚至有坦克和持枪军人。但是,穷人区真是赤贫啊,流浪者比比皆是,成群结队的穷人往来于利马城内的山上山下。在路边经常可以看见穷人手里拿一条大鱼站在路边兜售。秘鲁是个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鱼类资源尤其丰富,最有名的就是鱼粉。也正因为资源丰富,少数人就很懒,吃的不成问题,但住的房子却四壁漏风,没有屋顶。说起利马的怪气候还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利马城是西班牙人侵略秘鲁后开始兴建的。西班牙人问当地的土看人什么地方适合他们生活。当地土著人就说利马这个地方最好。西班牙人信以为真,就在利马住了下来,开始兴建城市设施。后来才知道,利马这个地方一年四季不下雨,但是,木已成舟,再苦不堪言,也无法更改。好在利马地下水位浅,挖井就可以取到水。另外,利马白天热,晚上却特别凉爽,典型的海洋性气候也使这里的“干旱”显得还不是那么不可接受。 利马背山临海,按说应该是多雨潮湿的气候,但事实上,利马却是世界有名的“无雨城”。说是无雨,并非绝对不下雨,只是年降水量只有15毫米。利马还有一样不多见的现象:每天晨昏,利马海边总会升起一股莫名的雾气。所以,即使在海边生活,利马入也很少看到海上日出日落的壮观景色,也正因为这种独特的气候,西班牙语里专门多了个名词来特指城市上空的雾气――“Garua”。

从1535年1月8日西班牙冒险 家弗朗西斯科・皮萨罗来此算起,建立利马市 并设立总督府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1746年秘鲁发生强烈地震,将利马整个城市破坏殆尽。经过多年努力,利马又在废墟上重建。尽管不少游客对利马远不如对库斯科这个昔日印加古都更感兴趣,但也无可否认,经历了毁灭与重生的利马就像她的雾气一样,在形色各异的生活方式的交融中呈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当然,即便是抛开对这个城市的人文关怀,利马本身也是个有趣的地方。

皮萨罗始建的利马城是现在的利马老城区。相传当年皮萨罗用自己的佩剑在地上画了一个棋盘状图,被称为“皮萨罗棋盘”,老城区即按此建造,被称为“方形利马”。老城区长有13个街区,宽有9个街区。利马的建筑艺术瑰宝都集中在老城区。

下午两点,我来到这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利马老城,四周巴洛克式的建筑多为橙黄色,在阳光下分外抢眼。广场旁有几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虽有白鸽飞翔,却依然十分静谧,与老城外喧闹拥挤的现代城市泾渭分明。

在利马,随时都会遭遇这种“泾渭分明”式的强烈反差。刚刚从海边阶梯式分布的一座集购物、娱乐、餐饮等为一体的“消费广场”里出来不久,我们就去参观一千多年前由前印加人和印加入陆续建立的巨大的考古遗迹――利马东南30多公里处的帕察卡玛。行车途中,我们看到当地贫民的房子就密密麻麻地建在利马近郊的荒漠山坡上。有些房子非常破败,用草或铁皮搭建,由于常年无雨,有些人家索性就不建屋顶。接近古遗迹不远处,则是另一个利马富人度假用的别墅区。在这里,有钱人可以花费500美元一小时观看马术盛装舞步表演。

走在利马的街头,感觉这里的人对中国人很友好,许多人还用表白自己拥有1/8或1/6中国血统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亲热。中国人来到秘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但数量上没有日本人多,日本人向秘鲁的移民史已长达两百年。秘鲁前总统藤森就是日本人的后裔。在利马,中餐馆叫“CHIFA”,是中文“吃饭”的谐音。朋友们给我接风,请我喝红酒,吃南美烤肉,真是美味啊!席间,我还得到一个秘鲁特有的调料配方,这种调料配面包食用,很好吃。饭后吃一种南美特有的水果油梨,看着像黄油一样软,吃起来也很好吃。

利马作为秘鲁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受关注的程度却远不如秘鲁南部的库斯科,其中原因当然跟库斯科曾是印加帝国的首都有关。不过,利马的古迹也不少,或许就像秘鲁一位诗人所说的:“利马太鲜明了,不光是色彩,还有人群;而库斯科是柔和的,会让人想起几千年前印加帝国的美丽夜晚。”

库斯科:安第斯王冠上的明珠

飞机掠过安第斯山脉的崇山峻岭,降落在群山环抱的库斯科机场。古老的库斯科城在我的眼前撩开了面纱。

库斯科城位于海拔3410米的安第斯山高原盆地中,这里曾是古印加帝国的都城,被誉为“安第斯王冠上的明珠”和“古印加文化的摇篮”。传说在远古时代,古印第安人在这里披荆斩棘,缔造家园,感动了太阳神,被赠给一柄金斧。公元1200年前后,印加王曼科・卡帕克遵循他父亲太阳神的指示,从喀喀湖迁都到了这里,并以这里为中心,建立了庞大的印加帝国(“印加”二字意为“太阳的子孙”),创造了辉煌的印加文化,成为南美大陆印第安文明的最高峰。

在克丘亚语中,“库斯科”意为“肚脐”(另一解释意为“世界的中心”)。11世纪,印加王曼科・卡帕克主持兴建了这座城市,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和征服之后,在辽阔的印加帝国时代达到了它的顶峰,库斯科发展成为帝国的首都和神圣的城市,是印加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中心。帝国是按严格

的“等级制”建构起来的,这种观念影响了城市的设计布局。

库斯科的主要建筑是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和大教堂。距库斯科城1.5公里处一个小山坡上,举世闻15世纪70年代动工修建的,持续了50多年,直到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也没有完工。这个雄伟壮观的建筑群显示了印加帝国的强大,并以其结构的新颖而复杂、建筑的庞大而坚固,成为美洲古代印第安人伟大建筑之一。库斯科另一主要建筑大教堂顶端的福音钟楼上悬挂着一口130吨重的大钟,据说那是南美大陆最大的钟,钟声能传到40公里之外。

来到库斯克,就仿佛一脚踏入了历史。古老的库斯科城的形状犹如一只美洲虎,以武器厂场为全城的中心,几条石头铺成的道路呈放射状向城市的四方延伸。城内历史古迹随处可见,不少民居甚至是在印加帝国时期建造的。整个城市没有任何现代化工业,旅游业是库斯科人赖以生活的支柱产业。库斯科古城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莫过于融合了印加帝国特色和西班牙风格的建筑艺术。古代印加人建造各种建筑的基石坚固无比,西班牙入侵者想尽办法亦不能尽毁。所以,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小巷子两侧的墙壁,下半部还是印加建筑坚固的大石,上半部却是西班牙殖民地的风格。

库斯科有着异常整洁的容颜――从山上俯瞰整个古城,红色的坡屋顶布满了整个山谷。对面的山顶上写着大大的Viva ElPeru(秘鲁万岁),西班牙人入侵后被改为圣多明尼哥修道院的太阳神鹰在一片红色屋顶中间非常醒目。

盲从1532年西班牙入到来,库斯科就变成了文化混合的殖民城市。西班牙殖民看为了向印加人传播天主教义,在太阳神庙的原址上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多明尼哥教堂,于是坚固的太阳神庙就变成了教堂的建筑基础。尽管西班牙人的火器征服了印加国王,但印加帝国的建筑水平却明显高于西班牙殖民者。圣多明尼哥教堂在库斯科历次大地震中损毁惨重,而印加入修建的太阳神庙仅仅只掉落了几块石头而已。让人不得不感叹印加人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筑工艺。

只有置身在库斯科这样百老的高原城市里,你才能够理解,为什么太阳才是这里真正的宗教。在库斯科,昭光主宰一切:收成、建筑样式、人们的面容以及纵横交铝的小巷每时每刻的容颜变换。世界万神,只有窳阳神才是至高无上的。至今秘鲁印加人最隆重、最高规格的节庆,就是每年冬至(6月22日)在库斯科城举行的祭祀太阳神的节庆。

站在太阳神庸宽阔的庭院里,看着夕阳的影子在古老的石墙上渐渐扩大,广场上的喧闹之声随着夜幕降临而渐渐远去,刹那间,我觉得历史离我如此之近,几乎是触手可及。库斯科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可谓当之无愧。

岁月飞逝,当年征服秘鲁的西班牙殖民头子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在征服了库斯科之后,觉得自己已经真正控制了印加王国,就把首府建在了库斯科。至于一段时间之后,为什么皮萨罗又在海边建起了利马这个城市,我猜想乃是皮萨罗这个以航海为生的冒险家离开了大海,来到被安第斯山脉包围的高原城市库斯科,心里始终缺乏安全感的缘故。皮萨罗需要的是:一个随时可以用商船军舰建造起条和他的西班牙母体紧密相连的海上脐带的海滨城市,一个让他可以随时出逃到大海之上的海港。

马丘比丘:古老神秘的“空中楼阁”

当你面对著名的印加遗址――神秘的马丘比丘古城时,内心一定会受到强烈的;中击和震撼。在没有铁制工具、没有牛马、没有车船知识的时代,南美大陆的居民如何创造出如此壮观的建筑奇迹?他们为何将古城建于海拔3700米的“高空”之上?这一切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有人曾这样说,去南美游览,千万不可错过马丘比丘古城,这犹如游中国不能不看长城、游印度不能不看泰姬陵、游埃及不能不看金字塔一样。如此受人推崇的马丘比丘古城,究竟是怎样个地方呢?

1911年1月,美国耶鲁大学研究拉美史的历史学者宾海姆率领一支探险队从秘鲁古老的库斯科城出发,去寻找一个名为“维尔加班巴”的印加人古城。

宾海姆的探险队用骡子载着行李,沿乌鲁巴姆巴河向西南方向走去。他们在安第斯山脉里转了半年的时间却一无所获。7月份,宾海姆无奈之下走进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山路。在一位小旅店老板的陪同下,他爬上了乌鲁巴姆巴河对岸座小山的半山腰。那里的印第安人告诉他们,绕过山去就有一座被废弃的古城。

历经失败的宾海姆此时已不敢奢求太多的惊喜,一番艰难的攀登之后,宾海姆和他的探险队终于看到了那个印第安人所说的古城――石头墙体都被藤蔓和青苔覆盖着,白色花岗岩建筑物部分地掩映在苍翠的草木之中……一个荒芜、沉寂但十分壮观的古城渐渐出现了。古城在2450米高的悬崖上紧傍顶峰,气势磅礴。宾海姆后来是这样描述的:“到处都是建造优美的石阶台面,约有一百多处。我发现自己面对的是印加最好的石工,几个世纪以来,尽管这宏伟的建筑被树木和苔藓所掩盖,但是树林和藤条的背后,那片阴暗的隐蔽地全都是巨大的白色的花岗石造的墙壁,全都经过仔细琢麈,藕巧地砌在一起。”

马丘比丘在印加语中意为“古老的山巅”。古城遗址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东、北、西三面是峭壁。古城的建筑是经过精心规划的,全部建筑都用巨型花岗岩石块垒砌而成,四周环绕着城墙。城内街道依山势而设,因此建筑物不在一个层面上,互相有石阶相连。“大广场”――古城的中心,是一处露天的开阔地,可能是召集大型聚会的所在。用一块巨石雕造而成的城门――太阳门,矗立在很长的一条道路尽头,这是整个山城唯一供人出入的城门,居高临下,形势险峻。“三窗神庙”是马丘比丘最重要的圣地,一堵巨大石墙上三个窗口沉静地注视着对面的安第斯山脉,据说那是印加王朝创始人出现的地方。用来测定时间的日晷,又被称为“太阳神的拴马桩”,也是印加入崇拜日神的一件圣物。而马蹄铁形的日神塔是马丘比丘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

马丘比丘的所有建筑全部用石块砌成,石块之间靠石匠用凿子、铁钎之类的工具加工后镶嵌而致,因石块贴合得十分紧密,建筑物极为牢固。全城可供1500多人居住。由于周围是由难以翻越的大山形成的天然屏障,到处都为密不透风的密林所掩盖,所以古城遗址迟迟未被发现,整个古城保存得相当完整。马丘比丘的发现,轰动了世界。当人们进一步考察这座古城时,又发现了更多的疑问:首先,考古学家们发现,建造这座古城所用的成千上万块花岗岩,来自坐落在距马丘比丘600米的山谷里的同一个采石场。那里遗存的好几十块打磨得十分光滑的巨石,每块的重量绝对不下于200吨。古城的建造者把石块切割成各种不规则的形状,然后再把这些石块以各种角度连锁拼合,就像拼接玩具那样。有关人员勘察发现,有的巨石竟有33个角,每一个角都和毗邻的石块上一个相应的角紧密结合。如此精密的工程,当时的石匠是如何设计又是靠什么工具来加工完成的?更困难的是运输。当时的印加人不但没有专门的运输工具,而且不会使用车辆,他们怎么能够把这些巨大的石块从600米之下的采石场搬运到高山上呢?

我前往马丘比丘的旅程始于库斯科。从库斯科可乘公共汽车抵达美

丽的“圣谷”。在那里,我们初次观赏到气势磅礴的乌鲁巴姆巴河――亚马逊洵的主要支流之一,在圣谷中蜿蜒前进,流经马丘比丘遗址下方的峡谷。

抵达太阳门时,头一眼就瞥见了挂在悬崖边上的“空中楼阁”马丘比丘。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但景色真是美极了。马丘比丘的石头遗迹夹在马丘比丘(意为“古老的山”)和华纳比丘(意为“年轻的山”)的诸峰之间,在刚过晌午的阳光照耀下,十分壮观。我在废墟中流连忘返,惊叹于印加统治者的精细、远见和丰富的想象,油然产生深深的敬意。

虽然有报道说马丘比丘本身在下滑,而且还有周围山体滑落的证据,但当地人相信这块圣地已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将会永世长存。他们说,印加人“知道这类事情”。精心的规划和施工说明,印加人希望他们充满威力的石头建筑可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而围绕它们的种种奥秘也将继续吸引全世界的人来此游览。但愿石头会说话。到秘鲁之前,我就有一个梦想,

想去看一看神秘的纳斯卡荒原。但到了秘鲁才知道,去纳斯卡荒原路途不便,且当地也没有居民城镇,唯一的办法就是乘坐飞机从空中俯瞰纳斯卡荒原上的神秘图画。好在库斯科就有从事这种运营的小飞机公司,且收费不高――比一张秘鲁国内航班机票的价格只贵一倍。

硬着头皮,我咬牙登上了只能乘坐一名乘客的小飞机。当地人说,这种小飞机很安全,如果有故障的话可以随时找个平坦的地方降落下去。但是,我心里还是犯嘀咕。不过在神秘纳斯卡地画的诱惑下,一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飞机忽忽悠悠地起飞了,驾驶员为了让我放心,将飞机开得很平稳,大概20分钟的时间就来到了纳斯卡荒原的上空。

这是片大约有300多平方公里的较为平坦的地区。据说只在一千多年前有人类居住,但是,却出现了很多神秘的地画。驾驶员为了使我看清这些画面,不时将飞机的机身倾斜,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大地上猴子、蜂鸟、蜘蛛、壁虎、树的图案,还有山体上的类似宇航员装扮的图像。在这些图案的周边,还有不知如何形成的直线、曲线、螺旋线,梯形、矩形、三角形。远处还有类似机场跑道的地方,据说,美国专家曾测算,这里完全可以降落航天飞机等宇航器。

可惜,飞机不能在空中长时间停留。当飞机晃晃悠悠地降落到地面上时,我的心也跟着落地,长出了一口气。不过,对于纳斯卡荒原上的由神秘线条交织出的巨幅图画,我却感到更加迷惘了。

在上个世纪的1938年,一个叫阿里山德罗・罗迈罗的飞行员,驾驶一架小型飞机穿越秘鲁伊卡省南部的纳斯卡沙漠平原时,无意中发现大地上的几条浅黄如乡间小路似的线条竟然构成了一幅巨大的飞鹰图画,他顿时被惊呆了,甚至为此去报警。纳斯卡荒原上越来越多的巨画被认出,在世界上引起巨大的轰动。这些巨画有的呈简单的几何图形,有的像昆虫如蜘蛛、蚂蚁,有的像陆地上的动物如猴子、蜂鸟,有的像海洋里的生物如鲸鱼、章鱼等。除了植物,还有的如今天流行的卡通人像,当然也有些图形根本说不出是什么……各种各样的国画布满了这片数万年来炎热、干燥和荒芜的沙砾高原。

纳斯卡荒原地表是层厚薄不等的沙石砾。绘画的线条是拨开表层较深色的沙石砾显现出下面较浅色的沙石或硬土层而形成的。大约从13世纪开始,居住在荒原附近的印第安居民一直没有发觉这些图画的存在,因为它们多数是那么巨大,面积最大的有5平方公里,人站在凹凸不平的原野上根本无法看清它们的全貌。在印第安人到来之前当地的居民是纳斯卡族。一般认为,属印加族一支的纳斯卡人在1300年以前就生活在这里了。而据埋在地下的一些木桩和陶器的年代可以考证出,这些巨画极有可能是在那个时期形成的。

纳斯卡人为何要绘画这些只有空中飞鸟才能看清的巨画?他们又是怎样绘出这些线条清晰的图画的?遂成为举世之谜。

纳斯卡人没有文字,也没有这方面的传说流传下采。更因为巨画涉及了天空这个人类在发明飞行器之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就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纳斯卡地画比埃及金字塔、复活节岛上的雕像和英国巨石阵等谜团更加引人入胜,有人甚至称其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谜团。

这些至少在1300年以前绘成的纳斯卡巨画需要在空中才能看到,是大家都承认的事实。因此不能不让人们首先联想到人类或许曾经有过高度的史前文明,早在千年以前就能够在天空中自由飞行。再就是猜测曾经有外星人光临过这片土地,纳斯卡巨画是天外来客的“杰作”。

70年来,各种各样的解释、各种各样的猜测数不胜数,有些解释让人们好像见到了一线青天,但紧接着又仿佛坠入更深的迷雾,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解释是完全令人信服的。下面就是多年来人们对纳斯卡地画之谜所持的几种主要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它是外星人的杰作,是外星人光临地球时留下的记号,就像美国人留在月球上的脚印一样。虽然外星入学说是最容易面对世上一切疑团的,但令持这种观点的人尴尬的是,纳斯卡平原像地球的其他地方一样,并没有留下一点外星人参与的确切证据――不论是残骸或遗迹。没有传说,也没有文字和图画的准确记载。纳斯卡人留下采的不少陶器和布料,上面众多的图案中也没有相关的题材。

纳斯卡荒原上有些直线长达几公里,开始时有人推测是太空飞行器的跑道。后来仔细一看,地表松软不平,莫说太空船,连小型飞机都难以起降,而太空飞行器起落也根本无需跑道。又有人推测是太空人留下的记号,以方便日后重返。但如果有此需要,只作少数标记就足够了,无须画满整片平原。而且,离我们最近的恒星系也有8光年的距离,就算那里有高智能生物存在,能够飞8光年如此遥远的距离来到我们这里的高超的外星人,真的需要留下大量图画作标记才可以准确重返吗?

第二种观点认为,可能是当年的纳斯卡人已具有了高度的文明,他们有能力飞到空中,观看和绘画。但据最近的发掘考证,当时的纳斯卡人除了没有可能制造飞行器外,连用简单的热气球升空似乎也不可能。有人引证,与秘鲁同在南美洲的阿根廷曾经发现了史前一个用金子做成的类似机的模型,以此推测南美洲很可能有高度的史前文明存在。但具体到纳斯卡荒原可能性也不大。飞行需要飞机,但制造飞机涉及采矿、冶金、成材、机械制造、加工成型等多个领域,飞行又涉及机场、运输、通讯、气象、油料等范畴,而驾驶飞机飞行更涉及长期的学习、技术培训等等,一架飞机,只是整个飞行事业的冰山一角。可以证明的是,古代纳斯卡人包括其他古印第安人族群并没有庞大的工业体系,也没有发达的文化基础,甚至连文字都没有,怎么有能力制造和使用飞机呢?笔者难以相信,这些巨幅地画是由没有现代机械帮助的人们“一笔一画”绘出来的。

可以肯定,纳斯卡人并没有飞行器,纳斯卡荒原的绘画也难以确定为太空来客而作。因为连自己都看不清楚画面是何模样,又怎么会相信他们所等待的太空客人会从中看出个所以然来呢?这和聋子不说话、盲人不绘画的道理一样。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它与天文学有关。巨画可能是星座图、日历、方向指标,又或者是为了保存一些天文数据而刻下的。当然,世界上许多古老的民族对天文和数学的研究都有很高的造诣。但如果说巨画是为了保留天文数据,那么雕刻在一块睡床大的石头上就已经足够了,无须费如此大的劲儿去画在宽厂的原野上,同在美洲的玛雅文明和世界许多其他地方的文明就是这么做的。用地上的巨画作记录,别说日后查对资料,连观看都非常困难,虽说古人的知识没有我们现代人类广博,但古人并不愚蠢。

无关乎天文记载,是否就有关于地下水的标记呢?有人估计这些图形标记着平原岩层下地下水的位置,并在某些图案下真的找到了地下水。但我们仔细再想。这些图案如此巨犬,数目又是如此之多,碰巧某个下面有水也不足为奇。但如果凭它去找地下涓涓的细流,那还不如立一石碑来得实在。就算古人知道何处有水,但他们却没有发掘,荒原上并没有古井。如果为地下水耗费这么大的工程作标记却又并不使用的话,那又是什么道理呢?

看来,纳斯卡荒原上的谜团会依然困扰我们人类,不过,这样也好,它也让我们人类懂得,在这个世界面前,我们并不是全能者。

上一篇:鸟类谜踪 第10期 下一篇:F1关键字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