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考

时间:2022-10-26 09:35:11

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考

摘要: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保力度,坚持走以人与自然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努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意识;生态文明

为了调查牡丹江市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及牡丹江市的环境状况,宣传并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2010年12月22―25日笔者对20位牡丹江市民,20位宁安市大生村村民,20位柴河中学学生及20位牡丹江师范学院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主要调查了牡丹江市市民环保意识及影响市民生活和工作的主要污染类型,是在牡丹江市区和宁安市,以及中学、高校以调查问卷并分析调查结果的形式完成。

一、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

本次被调查者共85人,年龄段分布中10―20岁有20人,20―30岁有28人,30―40岁分别有26人,40―50岁11人。文化程度的分布中,本专科以上学历35人,中专/高中文化有17人,初中学历20人,小学学历13人。职位或身份的分布中,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5人,自由职业者5人,农民20人,在校学生45人。

二、调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对牡丹江市区市民调查过程中,认为牡丹江市目前的环境状况和5年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善的人数占95%,5%的市民认为没什么改变;在对宁安市大生村调查后统计得出,90%的村民认为目前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10%的村民认为环境状况一般。通过对城市与农村调查结果显示,由于部分高污染企业在农村的建立及部分村民的滥砍滥伐,毁林开荒等,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不断加剧。因此,农民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

第二,城市与乡村都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高,80%的人认为应该加强和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整体上城市环境污染高于农村。

第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增强,环境污染程度加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调查显示,政府虽然对保护环境采取有关措施但是力度不够,80%的群众对城市环境不满意,75%的农民认为农村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大量的树木被砍伐,林地变为耕地。以前很多的动物现在也几乎见不到了。

第四,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我国不断推行城镇化建设,为了扩大建设所需的用地,就会占用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等,就会造成土地生态损失的特点。由于城镇化规模的扩大,各种环境问题也会不断涌现,例如,由于人口的聚集,生活垃圾增多;车辆、工厂增多导致的大气、噪声、水污染严重;活动的废物排放在地域点上也集中起来,从而形成明显的负“外部性”等。

(2)价值观念、教育水平对环境的影响。价值观念反应了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观点,决定他的行为举止和思维方式。在调查中发现,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仍然占重要地位。例如:15%的人认为环境保护与个人无关,个人在环保实践中作用不大;40%的村民认为焚烧秸秆方便劳动,对环境影响不大。教育水平的高低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有很大差别。例如,在对中小学及高校调查显示,30%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45%的学生会践踏草坪,10%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环保意识。对大学生调查过程中,90%的大学生对环境破坏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参加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中。

第五,目前人们虽然对生态环境不满意,但是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不得不并且不断地将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排泄到环境中去。根据调查发现,影响牡丹江市环境的主要有:按造成污染的性质分:物理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等;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目前牡丹江经济不断发展,但粗放型经济增长和资源浪费仍未得到根本转变;地区仍然注重经济指标,忽视了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开始加大,但指导思想偏离生态系统方式,生态环境并未得到根本改善,甚至出现生态环境不断破坏的恶性循环。如,在对柴河镇调查过程中,人民反映目前当地的树木资源已经严重匮乏经济发展缓慢,因为柴河是以林业发展为主导的地区,可是长期以来人们乱砍乱伐严重,不注重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造成目前当地林业资源严重匮乏,环境也不断地破坏。

第二,由于人们长期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环境问题不断地涌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环境是公共物品,这就产生了“搭便车”现象。人们都想只消费而不对环境进行付款。只希望别人去治理而自己可以不用负责。在对宁安市大生村调查中,有的村民就反应,为了扩大种植面积,收成更多,部分村民就毁林开荒,破坏树木植被,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村民乱砍乱伐以扩大耕地面积。

第三,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力度不够。虽然在调查中,居民对政府近5年对本市环境治理上有明显效果,但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仍然严重。政府在各项关于环境与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方面仍不很健全,执法力度不强,这就很难从宏观上改善环境。

第四,在保护生态环境上,关系到很多利益方面的选择,这也是在保护环境和处理各种破坏行为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环境保护的过程就是各个利益主体及人与环境“博弈”的过程,在环境保护研究领域,纷繁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现象化为经济效益与环境效应博弈、人与自然环境博弈、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博弈、管制者与被管制者博弈等。

第五,“权力寻租”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只要有权力的存在,只要这种权力缺乏制衡或制约,就有寻租的可能。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牺牲环境来取得的,监督不力更是是滋生寻租的土壤。[1] (P.8-9)政府官员为创业绩或企业的高层领导为得到更多的利润占用更多的市场份额,就以权力为依托,严重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六,我国公众环保陷入了一种“囚徒困境”当中,在环境保护中呈现“搭便车”现象。明明知道通力合作对谁都有益,但最终还是只盘算自己的“小九九”[2] (P.128-129),长期以来我国的环保一直是政府主导型,并且这种趋势与日俱增。本次调查结果显示,90%的公众都政府应该是环境保护的主体。诚然,行政导向下我国环保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这一机制也在一定程序上滋生了公众对政府的“环保依赖感”――这也是我国公众环保“只说不做”的主要成因之一。由此可见,公众环保的个体理性往往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其实公众的“搭便车”倾向与环保意识越淡薄,生存环境则越恶劣,对于习惯于政绩考核的行政部门而言同样是压力。[3] (P.87)

四、措施及建议

生态环境的好坏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环境生态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20实际中叶以来,环境危机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所以我们要树立以生态为中心的环境思想,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第一,社会环境问题的解决取决于许多综合因素的影响,如各种行为准则,各地区的合作等,但更重要的是加强环境伦理道德建设,使之得到社会的承认,成为人们的行为指导。

第二,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保证。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我国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加强环境立法建设。承认和尊重环境的内在价值,确立生态环境立法理念。用环境法来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使人们从思想理念上确立“生态主义”的环境理念。

第四,加强科技宣传和技术支持,面向市场建厂,合理利用农药化肥,发展生产,减少污染。

第五,避免“搭便车”现象,削减我国公众环保行政导向的纵深度,行政部门应当做的,是环保激励与制衡体系的建构,应当通过系列激励与惩治措施推进环保的市场化改革与全民性参与。和谐生存环境的主要保卫者,必须是社会大众。加大宣传和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树立环保意识,学习环保知识,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切身实践保护生态环境。

第六,各级政府部门做好监察工作,合理运用权力,切断“权力寻租”的链条,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此外,要加强环保宣传力度。

第七,在制定环保政策措施、建立环境法制体系和环境经济政策体系过程中,必须采用决策分析手段,认真分析作为决策主体的博弈各方,其行为发生直接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同时,要避免经常采用威胁策略,因为其他博弈方也会采用反威胁策略,导致各方利益受损。博弈论为正确协调、处理环境保护矛盾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人是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主体,因此人人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3] (P.201)

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我们治理环境,保护生态就是为了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继承了我国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又反映我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我国自古就倡导天人合一,因此在长期发展中把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以加快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实现人类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单成前.放松管制遏制寻租[J].ASPT来源刊,2005,(8).

[2]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尹贵斌.反思与选择:环境保护视角文化问题[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上一篇:完善运行机制推进绥化现代农业园区发展 下一篇:方介堪篆刻审美意象中儒家“中和之美”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