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选读》人物刻画与叙事艺术学法谈

时间:2022-10-26 09:04:45

《〈史记〉选读》人物刻画与叙事艺术学法谈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在史学和文学方面的伟大成就及崇高地位毋庸置疑。《〈史记〉选读》作为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一个重要板块,兼顾原著的体例,又从多个角度挖掘《史记》的思想、史观、写作方法等方面的特点和成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浓缩的精品。

教材中“摩形传神,千载如生”与“善叙事理,其文疏荡”两个专题,既全面展现了《史记》作为文学精品的原貌和精髓,又有意识、有重点地突出了其文学方面的成就。通过学习,同学们可以充分感悟古代文化精品在写人、叙事方面的艺术魅力,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养成兼收并蓄、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探究的思维习惯与学习能力。

“摩形传神,千载如生”。学习《〈史记〉选读》刻画人物的艺术,首先要学会扣住人物行为,赏析人物形象。例如,细读项羽垓下被围、悲歌别姬、斩将刈旗、拒渡乌江、拔剑自刎等情节,一个刚中有柔、叱咤风云的悲剧英雄便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其次,要通过赏析人物描写来分析、概括作者写人的艺术手法。例如,作者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等场面描写就出色地表现了廉颇和蔺相如的形象。再如,秦王欲强夺和氏璧时,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张目叱之,左右皆靡”“怒发上冲冠”等一连串神情描写,使一个英勇无畏的外交使臣形象呼之欲出。另外,还有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衬托等其他写人手法也值得我们慢慢揣摩体会。

“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学习《〈史记〉选读》的叙事艺术,要学习其精彩的场面描写。选本中,写荆轲刺秦王是险象环生、惊心动魄(《刺客列传》);写鸿门宴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项羽本纪》)。不同场面有不同的气氛,司马迁采用白描、铺陈、渲染等笔法,表现出各种宏大场面的实况及自己的独特感受。叙事上,司马迁有详有略:选本所选各篇与贯穿始终的主线相关的都是详写的对象,正是这些复杂事件、重大场面的刻画,使得《史记》更添厚重。同时,文章经常穿插生活琐事作为略写,一带而过。另外,我们还要学习其没有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陈述,而能追根溯源,揭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因素的写法。司马迁叙议结合,非常重视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探究,精简的议论往往振聋发聩。《项羽本纪》中,他批判项羽“天之亡我,非战之罪”,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自矜功伐,奋其私智”“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就是典型例证。

这两个专题内容多,容量大,同学们必须转变学习观念,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语言的积累和训练上,而要用更开阔的视野来认识其价值。因此,在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选择上,也应讲求多元化和组合式,力求让自己得到更切实的训练和更丰富的精神滋养。

以下几个方面可为我们提供学法津梁:充实积累,整体策划;知人论世,重点设计;读史明事,探究拓展。

一、 充实积累,整体策划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两个专题的学习需要整体策划,就是要讲究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活思维,培养能力,为全面深入地学习其他专题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1.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倡导自主式学习

这两个专题的学习重点应是人物刻画艺术与叙事艺术。其他方面的特色学习可通过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来解决与完成。《廉颇蔺相如列传》《魏公子列传》等篇目,文言现象比较典型,而且文本难度不大。课前,可以对照注释做好充分预习准备。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增强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理解和揣摩课文,弄懂文章基本内容、结构特点。

《廉颇蔺相如列传》《滑稽列传》可由学习小组一人或几人协作学习,了解人物刻画艺术。也可相互复述人物故事:理解、掌握司马迁刻画人物形象的多种方法。

2. 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注重充分朗读

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增强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第一遍读为粗读,着眼整体感知。第二遍为精读,边读边思,扫除字词障碍。第三遍为品读,边读边品味作品的语言,品味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作者情感及叙事艺术等。通过品读,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和能力。

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朗读。例如比赛读、分角色读、边演边读、配乐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让自己想读、能读、爱读,读出情趣、读出人物的形象、读出司马迁在人物身上渗透的情感,这样才能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尤其是《项羽本纪》中的“垓下歌”、《刺客列传》中的“易水送别”,特别适合各种形式的朗读。

3. 与时俱进,开展探究式学习

搜索有关研究资料、网站、书籍等,自行阅读、探究、提出疑难问题,通过对话、探究,达成共识。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通过互联网搜索信息和资料为自己的探究式学习服务。《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魏公子列传》《淮阴侯列传》可作为重点探究篇目。

4. 拓宽视野,观看专家视频讲座

观看《史记》研究专家讲座,开阔视野,激发兴趣,如: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秦始皇等。也可看易中天读《史记》之项羽及韩信身世、功过之谜等。

5. 提高品评、鉴赏能力,通过音像资料赏析《史记》中的影视片段

欣赏《西楚霸王》《荆轲刺秦王》等影视作品或片段,比较改编后的剧本与《史记》原文的异同,品评其优劣。

6. 善于借鉴,在学习经典中学习写作

把练笔和《〈史记〉选读》结合起来,边学边写,边写边悟。如学习《项羽本纪》就品评“末路英雄项羽”;学习《淮阴侯列传》就写“我看韩信悲剧”等等。积淀语感,完成由意到文,又由“文”到“言”的演化。

另外,同学们在学习中可以积累典型的名句、成语、名段,积累典范的事迹和典型的历史人物,学习作者摹形传神、千载如生的刻画艺术,了解这些人物的生平、思想、人格,在具体的写作运用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7. 增强探究能力,组织辩论学习

学习《项羽本纪》可结合《高祖本纪》,就“项羽和刘邦,谁是真正的英雄”展开辩论;学习《淮阴侯列传》,就“韩信是真谋反,还是被诬陷”展开辩论;学习《刺客列传》,可结合《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及《屈原列传》,就“生”与“死”的话题展开辩论。

8. 加深情感体验,举办话剧节等多种活动

同学们可以将《史记》中的一些精彩的片段改编成话剧,并进行表演。通过表演“霸王别姬”“鸿门宴”“易水道别”“将相和”等经典片段,提高自身的鉴赏力,增强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发挥创造力。

有条件的还可社团活动或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举行博文比赛。组织“《史记》成语知多少”“我说《史记》成语典故”、句子翻译等比赛活动。甚至,还可适当进行课题研究。

9. 营造研读、探究的浓烈氛围,举办成果展览

可建议在校内将同学们探究性学习的活动与论文及时展示,有条件的学校或个人,可结集出版成果。

二、 知人论世,重点设计

《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司马迁在编排人物传记时显示出高超的技巧,使它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人技巧与叙事脉络。选本中文学价值最高的是“摩形传神,千载如生”与“善叙事理,其文疏荡”这两个专题。因此,学习时,既要关注“面”的学习,更要突出“点”的精细,重点学习《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等基本篇目。

1. 刻画人物的艺术

学习《〈史记〉选读》,我们绝不能绕开项羽这个人物。《项羽本纪》是《史记》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章之一。司马迁并不受封建统治者“成王败寇”观点所局限,也没有因项羽的失败而降低甚至否定其历史功绩。从文学上说,本文是我国散文中最早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艺术杰作。文中描绘的是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画卷,成功塑造了项羽这一叱咤风云的悲剧英雄形象。

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往往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他笔下的人物显露多方面的性格特征,有血有肉,生动丰满。

郑板桥说:“《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为最,反复诵观,可欣可泣,有此数段耳。”选文项羽家世及早年情况,以个性化的语言,交代了其心胸气度;巨鹿之战通过极其精彩的叙述、描写,展示项羽勇猛善战、所向披靡的将帅神威;垓下之战则通过多个情节的细节描写,描绘出项羽英雄的多个侧面、多重人格。例如,项羽和虞姬悲歌唱和的场面,则兼有风云气和儿女情。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有机地集于项羽一身,使得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而且非常真实。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一方面能把握他的基本特征,同时对其性格的次要方面也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多侧面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选文中情节描写、场面描写、环境渲染、人物言行描写,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另外,学习《刺客列传》时,可重点学习“易水送别”的场面描写,学习其把场面描写和抒情结合起来,在场面描写中抒情,通过场面描写来渲染气氛,造成意境和情调的高超技艺。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感受现代武侠小说般的惊心动魄。

2. 叙事的艺术

学习、体会《〈史记〉选读》选文的叙事艺术,《淮阴侯列传》具有极大的代表性。在这篇人物传记中,司马迁纵开笔墨,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独具匠心地安排叙事结构,灵活巧妙地运用多种叙事方法,完美地叙述了韩信的成长过程和生活经历,展现出其卓越出众的军事才华与佐汉破楚的巨大功绩,与此同时,也对他被杀的结局深表痛惜。作为一篇成功的人物传记,它在客观叙述的基础上表现出巨大的艺术性;在纷繁复杂的结构安排中展现出清晰的条理性;在灵活多样的叙事中突出主题的集中性。

《淮阴侯列传》通过先叙后议的整体结构安排和巧妙的详略安排构建此传。司马迁还用了不少的篇幅叙写蒯通说韩信谋反,足见司马迁对韩信的“痛惜”之情,但即使如此他也并没有让自己站出来进行评论或解说,而只是让读者自己去慢慢体会他的言外之意,这足以体现出文章杰出的叙事艺术。

三、 读史明事,探究拓展

学习《〈史记〉选读》,学习人物事迹,我们要从这些事迹中受到启迪,陶冶情操,端正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些一个个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中,既有为国忘身的志士,也有志节高尚的仁人,更有才情横溢的豪杰,悲歌慷慨的英雄,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性格、气度、修养和胸襟。在历史的风云中,体会他们的思想、情感、追求和理想。例如学习《信陵君窃符救赵》时,可以讨论信陵君的为人,哪些事迹能体现他的礼贤下士。侯嬴为什么自杀,你认为他死得有价值吗?学习《刺客列传》时,我们可以讨论如何看待“士为知己者死”这一行为,刺客身上体现出的“义”与平时谈到的哥们义气有何不同,同学之间该不该讲哥们义气。学习《秦始皇本纪》,可对秦始皇的雄才大略进行探讨。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可以展开激烈的讨论,在各抒己见的讨论中,获得人生启迪。

同学们学习这两个专题人物传记的时候,只有敬畏英雄,记住英雄的形象,那些刻画人物的艺术与叙事艺术才算找到附丽的本体,才会变得富有意义。

上一篇:《兰亭集序》探幽 下一篇:论高专院校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