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深海:中国油气发展的希望

时间:2022-10-26 08:57:26

挺进深海:中国油气发展的希望

世界海上钻井起步于19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目前的世界主要产区海上石油产量为4亿-5亿吨,占世界石油总产量10%左有,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主要产量来自于浅海,但深海将是未来海洋油气开发的战略方向。目前美国的墨西哥湾、西非海上和巴西海上正构成世界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铁三角”,引领全球海洋勘探开发的浪潮。

挺进深海成为战略方向

近30年来,世界海上油气开发的重要特点在于:

一是由老区走向更加广阔的新区,主要分布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例如巴西海上、西非海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地中海东部和东非海域等,当然还有发达地区的澳大利亚大陆架、格林兰岛海域以及北极海域等。

二是世界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由浅海走向深海,即从300/500米之内走向300/500-1500米的深水,甚至3000米的超深水地区。目前,深水油气勘探前景被看好,深海石油产量已经占海上石油产量的23%。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升到30%以上。

挺进深海给世界诸多启示

首先,以上趋势说明石油是可以不断被发现的化石能源,这是笔者在新著《石油啊,石油》中阐述的石油三大属性中的第一个基本属性。人类挺进深海再次说明,60年前美国著名地质家普拉特有关找油的哲学,依然激励着人类不断探索利用能源资源的新空间和新领域,使人们对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走向深海是全球油气发现的必然结果,是高新科技进步的结果,更是全球特别是海洋国家追求自身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走向深海是当今世界油气工业由常规资源走向非常规资源,从陆地走向海洋的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BP墨西哥湾深海钻井平台的漏油事件并没有阻碍人类进军深海的步伐。今后5年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规模为2500亿-3000亿美元,几乎是全球勘探开发预算的一半。这足以说明各国对开拓资源新边疆和未来的战略关注及实际行动。

第三,挺进深海也说明了,人类利用深海资源的认识和能力在逐步提升,从而带动了海洋特别是深海科技的重大突破和管理能力的发展。人们对深海资源有了更多的认识、开发和保护。

第四,深海资源是人类开发海洋资源、开展竞争合作的新领域,大大开拓了人类合作的智慧和利益。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特别是深海和盐下资源开发。目前深海是美国“能源独立战略”的一个重要依靠,也是巴西石油产量翻番的希望。许多国家为了开发海洋油气资源,还实行了竞争性的开放合作政策。为了占领未来的世界能源高地,国际石油公司纷纷投资海洋油气业务,例如埃克森公司每年保持近100亿美元,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未来两三年将保持300亿-400亿美元的投资。围绕着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竞赛已经展开,竞争将日益激烈。

最后,在走向深海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强大的公司实力,没有民族的科技,没有正确的战略,没有国际双边和多边的合作秩序及制度,是难以深入的,也是危险的。

中国走向深海的战略意义与现实需求

中国海洋油气开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末,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的发展还是1982年国家成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后的30年,特别是近10年的快速发展。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下海,海洋石油201工程船以及地震船配套组成基本船队,为中国走向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提供了关键手段和技术措施。

这一变化向外界证实,中国已经具备了向深海进军的基本手段。这是世界少有的快速高质发展的辉煌成就。近10年来,中国一半的石油产量增长来自海上。未来规模性的油气资源的希望之一在深海。目前我国的油气安全形势极为严峻。向非常规进军,向海外进军和向深海进军,是关系到未来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确保油气供应安全的关键。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在浅海油气开发中形成了相对完整配套的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体系。“海外大庆”的建成是中国成功走向海洋油气开发的一个里程碑。但是,未来要实现稳定发展就必须挺进深海,这是我国油气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技、管理和人才配套的必然结果。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进军深海不是远离公众、远离民生的高科技展示,或纯公司行动。挺进深海的成果,包括所获得的资源,对深海的认识和保护,对资源利用能力的提升和国际合作的延伸等,都将直接惠及于国民,惠及于整个民族利益和社会福祉。挺进深海需要超常规划

综合运作和稳步发展

从产业角度看,深海不是浅海的简单延伸。我们在看到浅海与深海的共性的同时,必须区别对待深海。因为,深海的技术、设备要求不同于浅海,开发、合作和发展模式也不同。深海对于环境、保险、安全和事故处理要求比浅海更高更复杂,因此深海的风险管控要求、国家调控政策、法律、环境和技术标准都与浅海不同。在此笔者建议,在产业战略和政策制定上,不妨把深海作为类似非常规资源开发来对待,必须以新的眼光和认识,更加理智、科学地看待和规划深海发展。

中海油是我国挺进深海的主力军,是国家在海洋油气领域发展成为海洋大国的重要力量。但笔者认为,向深海进军,应是全民意志和有关部门共同的努力方向,不能局限于中海油,不能局限于国内,不能局限于石油产业。

不能局限于中海油是因为,深海开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传统和新型产业,因此必须建立深海产业体系;不能局限于国内是因为,深海是一个全球性的资源和全球性的课题,中国必须也已经开始参与全球深海开发;不能局限于石油产业是因为,深海石油开发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必须成为国家行为,综合运作。

中海油提出了“四个大庆”(即分别在海上、海外、LNG和深海取得5000万吨的油气产量)的规划,以及在2020年和2030年实现“二次跨越”的战略部署。笔者认为“四个大庆”的难点在“深海大庆”,“二次跨越”的关键部分也在深海产业链和能力建设。为此,必须特别谨慎地看待、小心规划和科学地论证,必须认真学结国际石油巨头的发展经验。

虽然海洋油气开发具有快采的要求,但是,我国的深海开采才刚刚起步,不可盲目追求速度、规模和产量目标,必须切实配套具备深海设备、技术、人才和公司的战略,将深海开发列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与合作的重点。总之,稳步发展是关键。

同时还必须建立深海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和相关法律,并与国家和公众目标相配合,参与国际有关海洋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承诺,与所有利益相关方合作;必须通过改革开放,探讨中国进军深海的创新式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也必须制定综合的统一的海洋资源开发方案和系列配套政策和法律,建立地区和全球性的合作框架。最后要使深海的开发行为被公众理解和接纳,深海的成果与其他产业配合,最终惠及公众,成为社会发展的福音。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上一篇:“垃圾股”缘何一步登天 下一篇:一号公路旁的圆石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