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的“把戏”

时间:2022-10-26 08:56:29

“聚集一群人,就可以筹集到资金来创业”。20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下,中国涌现出大量的创客,他们开始使用众筹的方式来募集创业资金。众筹突飞猛进发展的背后,各种众筹方式翻出新花样,有的甚至会触及到非法集资的“地雷”。

自2014年开始,济南的众筹之火也越烧越旺,从餐饮到农产品再到APP研发,一时间从朋友圈到创客平台再到众筹大会,济南大大小小的众筹项目不下几百个。一年过去,这些众筹项目的进展如何?

“褚大帅”火锅店:朋友圈发个微信,7天众筹8万元

关于众筹,有一段很形象的描述:天冷了,想在家里吃火锅,给第一个朋友打电话:顺路买点菜,就差菜了。给第二个打电话:顺路买点羊肉,就差肉了。给第三个电话:顺路买点冻豆腐。给第四个电话:就差酒了。给第五个电话:就差点火锅底料了!然后,挂电话烧锅水,坐等……“聚集一群人,就可以筹集到资金来创业”――众筹,正成为时下最时髦的创业方式。

济南市长清区的褚云帅,曾经是“长清区致富带头人”,他先是带领长清区农民养羊,后开了早餐店、卖凉皮。今年,他在朋友圈发起一个“褚大帅”火锅店众筹项目,决定把已在装修的火锅店项目拿来众筹。先是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个信息“我开火锅店,招募股东”,后消息称,在众筹启动第二天不再接受高于500块钱的认筹, 每位众筹者只需投资500元,并不分担风险,每三个月分红一次,每月在微信众筹群内公布财务报表。

“7天就有104人参与进来,原本计划的八万元众筹项目达成了。”褚云帅说,他只是在试水众筹,并不是为了募集资金,“没想到众筹热情很高,截至开业,共有120人参与,筹集了20万元。”

就在上个月,褚云帅的“褚大帅火锅店”正式开业。“第一个月财务报表已经在朋友圈公布,收支基本平衡,预计三个月分红时每人能拿到50元,平均下来,每位每月分红50元。”

“500元一股, 50元一分红”,这听上去并不是什么赚钱的众筹项目。然而褚云帅说:“有些朋友不认可我们这种小众筹项目,认为不赚钱。但项目小恰是我们的优势,因为我们有能力在自己的财务风险控制内做好该项目,能够做到不要求众筹者分担风险,且承诺保本。”他说,众筹的目的并不是筹钱,而是筹人脉、筹资源,召集一群志同道合的股东,快速组建起适合褚大帅发展的创业团队。”

而另一方面,身在餐饮行业多年的褚云帅也是在餐饮业不景气之下,探索一条盈利之道,“这120位众筹者大都来自长清区,他们平时自己来吃火锅,也推荐自己的朋友来吃火锅。实际上,120人是客流的入口,可引来上千客户群。”

120人也是智囊团与人脉圈,“在这120个人里,各行各业的人才都有,需要报审手续,有公务员帮忙,需要宣传,有广告人帮忙做广告牌,有媒体人帮忙宣传。”褚云帅说,接下来启动二轮众筹或者众筹标的大的项目时,有这120人造势,更易成功。

济南众筹后传:大多数众筹项目未达成

2014年,济南的众筹之火烧得很旺。从餐饮到农产品再到APP研发,一时间从朋友圈到创客平台再到众筹大会,济南大大小小的众筹项目不下几百个,一年过去了,这些众筹项目的进展如何?

褚云帅介绍,去年曾参与了很多众筹项目招募会,但据他了解真正成功的不多,“所有不能为股东资金负责且打着风险共摊大旗的众筹项目都是耍流氓。”他的观点是众筹项目尤其要做好财务监督,否则就会陷入股东意见分歧,爆发后续资金撤出、资金链断裂、管理漏洞等问题,从而“无疾而终”。

在济钢工作的韩冲对于济南众筹项目的“雷声大、雨点小”深有感触。2014年,他在济南遍地兴起的众筹项目中,曾投资了几个案例。“最大的投入为10万元,是朋友发起的APP众筹,目前后续的研发还没完成,还未正式运作。小的几百块,每个月分红几十元,比银行利息高点。而其中一个茶馆众筹项目,投入后,现在流产了,钱也退回。”

韩冲提及的这家众筹茶馆,起初在微信朋友圈内发消息称两天内筹集了50万元资金,两个月后茶馆开业,半年后因根本没盈利最终停业。

去年九月,本刊记者曾与特壕斯餐饮的创始人姜涵玮谈起众筹。彼时,“众筹”在济南还是新鲜事物,姜涵玮仍然精心挑选了股东,彼此行业不重复,能在项目中各司其职;有一定经济实力,最重要的是价值观一致。

众筹之下股东众多,与自然的公司运作不同,众筹的网络股东,几乎很难行使公司股东的权利,很难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也无从查知自己投入的资金是否真的用于项目,基本上都不能亲自参加表决和投票。

山东财经大学当代金融研究所所长陈华表示,投资者投资前对项目全面细致地了解至关重要。比如对项目的前景、创业者的能力、人品等都需要逐一了解,这是投资者涉入股权众筹最基本的要素。

当然,项目发起人的财务一定要公开透明,同时还要有适当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参与股权众筹的项目就像一个上市公司,不是个人的,项目需要多少钱,每个月的经营流水、现金流如何,都要时常与投资人沟通。”陈华说。

“众筹第一案”背后的思考

近日,全国首例股权众筹案在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宣判。在现行法律还没有对股权众筹做出规范和认定、监管几乎处于一片空白的背景下,此案判决文书中的每一句描述,或许都将对整个行业的未来产生影响。

在这起案件中,诺米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想在北京金宝街开餐馆,与飞度签下合约,通过飞度的众筹平台“人人投”融资,最终86位投资者认购了70.4万元的股权并已付款,融资成功。

后飞度发现,诺米多提供的项目信息与实际不符,租赁房屋中的“平房”变成了“三层楼房”,租金过高。最终,在餐馆本该开业的日子,诺米多没有及时拿到钱,双方撤销合同,互相。海淀法院最终判定:飞度胜诉,法院判诺米多支付委托融资费用2.52万元、违约金1.5万元。

一个关键问题是,此案是否构成非法集资?对于众筹融资模式,人们一直心存“非法集资”的担忧。海淀法院认为,此案投资人都是经人人投众筹平台实名认证的会员,且未超过200人上限。涉案众筹融资交易不属于公开发行证券,其交易未违反《证券法》的规定。

“依据《证券法》第十条的规定,股权众筹要想与非法集资划清界限,众筹时的股东人数不超过200人,就可有效规避这一风险。”山东柏瑞律师事务所赵纯永提醒说,非法集资未经有关部门的批准,是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募集,以高回报为诱惑,带有诈骗性质。

此外,融资者进行众筹时要选择合法的第三方众筹平台。赵纯永说:“这个众筹平台只能向实名注册用户推荐项目信息,股权众筹和融资者均不得进行公开宣传、推介或劝诱。平台只提供中介服务,收取中介服务费,不能提供担保交易,筹集到的资金全部用于项目中。”从最近中国证监会的文件来看,以后的众筹平台都要经过证监会批准,需获得“审批或许可”。

“众筹进入中国时间不长,还缺少法律法规的明确制约。”赵纯永说,当前的众筹缺少良好的退出机制,只能通过盈利返还。如果在没到达盈利阶段就想中途退场,该怎么办?根据我国现行的法规,未上市公司股权不能在公开市场交易,众筹股东想卖并不容易。

不过,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并重视股权众筹领域的监管需求,自去年底以来密集地出台了各项监管规定:证券业协会于2014年12月18日出台《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十部委于今年7月18日联合《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证券业协会于今年8月10日《关于调整个别条款的通知》等,这些规定将“股权众筹”与“私募”的概念严格区分开来,为下一步将“股权众筹”纳入我国法律体系的监管之下扫清障碍。

“《证券法》修订已经进入三审阶段,一旦修订完成,很可能会对众筹这一新事物有了更多的法律依据,这就能让众筹可以更健康地发展。”赵纯永说。

上一篇:分时租赁掀起校园热潮 下一篇:设施园艺智能化发展趋势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