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会计工作要点

时间:2022-10-26 07:27:59

财政部会计工作要点

一、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促进会计管理工作法制化规范化

一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修订工作,适时启动《总会计师条例》(国务院令第72号)的修订调研工作。二是根据信息化条件下会计基础工作呈现的新特点,组织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会字[1996]19号)的修订调研工作,指导和规范信息化条件下的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三是在总结“十一五”时期会计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导今后五年全国会计管理工作。四是依法依职责依程序办事。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赋予的职责和权限开展各项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工作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工作制度,严格按制度按程序开展工作。

二、推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贯彻实施,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

一是继续加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宣传培训工作。采用召开内控典型案例经验交流会、内控网站建设等多种形式,继续广泛宣传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将内控规范内容纳入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考试范围。二是做好实施前试点工作。会同证监会等单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A股主板上市公司开展内控规范实施前的试点工作,为2012年内控规范在主板上市公司全面实施做好准备。三是积极推动中央企业贯彻实施内控规范体系,建立有关协调机制。四是研究起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配合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将内控规范的建设与实施纳入我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防范舞弊等方面的作用。五是进一步推动地方贯彻实施内控规范,指导各地制定本地区企业内控规范贯彻实施方案,逐步推进内控规范在全国范围内的贯彻实施。

三、稳步推进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提高经济管理和监管信息质量

一是扎实推进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在首批实施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平稳施行,为我国上市公司全面实施通用分类标准积累经验,为完善通用分类标准提供依据,为加快通用分类标准获得国际专业组织和主要资本市场认可奠定基础。二是建立通用分类标准实施跨部门协调机制,解决实施和扩展应用中的问题;稳步推进通用分类标准在银行、证券等方面监管中的扩展应用,推动以会计信息化为基础、通用分类标准应用为核心的企业综合统一报告平台的逐步形成,促进监管信息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提高经济管理信息质量。三是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成立全国会计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进会计信息化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起草和推动包括XBRL标准在内的会计信息化国家标准。四是紧密围绕通用分类标准实施等会计信息化核心工作,加强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基于XBRL的标准财务报告平台建设及示范应用》的管理,高质量完成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并积极推动多出科技成果。

四、贯彻落实《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合格会计人才

一是细化落实《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财会[2010]19号)的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大力推进地方会计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汇总整理地方人才建设成果,推广先进做法,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营造会计人才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二是积极探索建立分类别的会计领军人才能力框架体系,健全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管理制度,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和使用机制,将地方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与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有机衔接,促进会计领军人才的合理流动。三是研究修订《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6号),推进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选择部分省市试点,研究探索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电子化的可行性。四是组织开展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树立楷模、弘扬正气,激励广大会计人员奋发向上。五是开展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试点工作,改革完善现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形成初级、中级、高级(含副高级和正高级)等层次清晰、相互衔接、体系完整、逐级递进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体系。同时,继续做好初中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工作。六是推进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总结和推广地方经验和先进做法,指导督促各地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扩大工作覆盖面,提高工作质量。七是继续深入参与会计专业硕士学位(MPAcc)教育建设有关工作,积极探索解决会计一级学科的有关事宜。八是积极推进全国会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构建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数据平台,全面实现会计人员跨省级单位的信息化调转,初步建成全国会计人员信息库。

五、深入贯彻[2009]56号文件精神,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和规范发展

一是全面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若干意见的通知》([2009]56号)精神,会同有关部门推出税收政策、人才流动、业务范围拓展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二是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修订进程,制定或修订《境外会计师事务所来内地临时执行审计业务的暂行规定》、《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通知》(财会[2007]6号)等规章制度,择机重启证券事务所审批工作,研究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和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及会计师事务所职业保险相关改革措施。三是以H股审计等政策引导为手段,继续促进会计师事务所重组联合、强强联合,督促指导首批H股审计事务所高质量完成审计业务。四是推动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转制工作,开展“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本土化转制问题调研。五是会同部分地区会计管理机构组织开展对已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办法实施情况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一体化情况。六是积极稳妥开展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集团化发展试点工作。七是继续做好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备案和年度报备、注册会计师注册备案等日常管理工作,加快完成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建设,做好上线运行工作。

六、推动企业会计准则有效实施和不断完善,研究制定产品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

一是研究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不断总结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成功经验,积极关注资本市场动态和企业实际情况,密切掌握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及时作出规范,同时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财会[2010]10号)的要求,全面总结企业会计准则趋同过程中的问题和成效,研究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二是和宣传小企业会计准则。编写小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研究贯彻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机制,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宣传和培训小企业会计准则。三是研究制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广泛、深入调研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和管理情况,研究制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四是继续做好上市公司年报的全面监控和深度分析工作。布置和指导地方会计管理机构积极开展本地区上市公司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的监控分析工作,重点关注创业板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同时大力配合相关方面做好上市公司年报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巩固企业会计准则持续平稳有效实施成果。五是对各地区大中型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情况开展摸底调查,夯实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基础。

七、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深化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研究

一是扎实做好《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财会[2010]26号)实施前的宣传培训、新旧衔接工作,修订并《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促进在医院、高校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二是研究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预字[1997]286号)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研究整合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拟定行政事业单位政府性债务核算制度,研究修订《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财会[2004]7号),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行为。三是加强政府会计研究,推进政府会计改革,研究起草《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八、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我国在会计准则、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化、人才发展等方面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

一是密切跟踪研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最新进展,做好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EEG)及秘书处的有关工作,积极参与国际准则的修订和制定工作,全面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治理结构改革与战略审议工作,继续扩大我国会计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国际话语权。二是响应G20倡议,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入研究后金融危机时代相关会计问题与对策,为制定全球高质量会计准则贡献力量。三是继续全方位开展会计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充分利用好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AOSSG)、中美、中欧、中日韩等平台与机制,扩大交流与合作,协调立场,为我国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四是继续推进与国际主要资本市场的会计审计等效认可工作,积极推动中欧会计准则最终等效,持续维护内地与香港准则的等效地位,稳步推进与美国等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等效工作,做好厦门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基地建设的指导工作,深化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五是跟踪国外内控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加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内控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我国内控规范体系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互认机制,促进我国企业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六是继续强化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XBRL团队、XBRL国际组织的定期对话机制,推动XBRL国际组织认证通用分类标准,加快实现与美国、日本等主要资本市场分类标准的融合。七是研究建立与发达国家、地区会计资格互认机制,降低我国会计人员从事国外会计审计业务的成本,推动我国会计人才走向国际。

九、与地方联合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形成上下联动的良好机制

一是为充分发挥地方及相关部门会计管理机构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联合地方及相关部门会计管理机构组织开展会计基础工作、总会计师制度框架、政府会计相关问题、产品成本核算、会计从业资格、企业会计信息化、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机制、注册会计师法规体系完善及会计师事务所监管等重大会计课题研究工作,为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二是加强与地方的沟通交流,形成合力,更好地为会计改革和发展服务。健全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机制,通过网站、《会计管理动态》、《会计管理简报》等渠道,及时、宣传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进展、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等,实现全国各级会计管理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通过组织开展小型专项的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促进地方会计处之间,特别是东西部之间、南北部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横向沟通联系与互动交流。三是完善逐级考核机制。通过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建立有效的考核体系,开展逐级考核,一体化推进全国会计管理工作。

十、加强会计指数等相关研究,提升会计理论研究水平

一是努力做好会计指数研究,尽快推出会计指数研究成果,在会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谋求新的突破。二是围绕会计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2011年度学术年会和专业委员会专题学术研讨活动,开展课题攻关,配合做好政府会计改革研究、会计准则趋同问题研究、内控规范贯彻实施及其推广问题研究、成本会计改革研究、XBRL实施问题研究及培训等。三是建立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基地,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科研成果服务效能。四是加强会计理论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定期出版《会计研究》及《中国会计研究(英文版)》等资料,努力提升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水平,扩大中国会计理论的国际影响。五是加强对地方会计学会的工作指导,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带动和提升地方会计学会的学术研究水平。六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会计学会秘书处的基础建设,完善学会网站和会员服务系统,提高会员服务能力。

十一、深入开展以“双促双争”为载体的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增强党员干部自身素质

一是按照中央和部党组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迎接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通过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机关党委下发或转发的有关文件,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重温党的发展史、奋斗史,开展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帮扶,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等多种活动,建立“抓党务、抓业务、带队伍”的良性机制,实现党建业务一体化,一手抓的局面。二是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司局的建设,不断提升会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制定党员干部学习制度,编制全年学习计划,采取邀请部内外领导干部、专家授课,邀请老干部谈感受、寄希望,举办青年干部讲坛、交流学习心得,撰写学习体会,开展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业务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定期举办省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政策指导,不断提升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三是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中发[2008]9号),完善司内廉政工作规定,规范工作流程,抓住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部位,强化廉政监督,提高拒腐防变的免疫力,认真落实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员领导干部问责制和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剖析反思典型案件,开展党员干部道德教育。

财经简讯

欧元美元轮番贬值

令我国外储账面亏损

财政部副部长李勇近日发表文章指出,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1%左右,人民币对欧元升值11%左右。美元和欧元“轮番”贬值,给我国经济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一是冲击出口增长。欧盟和美国分别是我国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元和欧元“轮番”贬值使我国出口受到较大影响。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口同比增速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其中不乏美元和欧元贬值的因素。二是加大外汇储备管理难度。美元和欧元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储备货币,我国外汇储备也以美元和欧元资产为主,欧元和美元的“轮番”贬值,不但使我国外汇储备出现账面亏损,而且加大了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管理的难度。

李勇称,尽管本轮物价上涨中CPI较前几轮通胀涨幅小,但治理的难度可能更大,形势可能更严峻,因为转型性涨价必然会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各国宽松货币政策一时也不会退出。数据显示,自去年1月以来,我国CPI持续攀升,特别是自去年三季度以来,已连续5个月高出3%的警戒线,11月份同比上涨5.1%,涨幅创28个月新高。

李勇认为,本轮物价上涨的“推手”,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外因素,既有成本推动原因,也有供求紧张原因。他表示,目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转型期,节能减排、资源价格改革以及提高工资标准等转型政策,将带来成本性涨价压力。

李勇介绍,目前已有部分地区在高通胀的压力下,暂时叫停资源价格改革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但是,资源和劳动力价格改革,正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之举。因此,正确处理“抑通胀”与“调结构”之间的关系,把握好“调结构”的节奏和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上一篇:“十二五”会计改革:满怀期待 满肩责任 下一篇:论外贸企业增值税出口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