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该拥有怎样的财富观

时间:2022-10-26 06:58:16

今天,我们该拥有怎样的财富观

近日,北京数十名家长自发到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寻求专家的帮助,讨论如何应对家里的“熊孩子”们。初中男生小虎(化名)的妈妈来求助是因为被老师要求到校“陪读”。因为小虎在学校老是闹着要辍学。他表示,自己家里有12套房,光收租就够吃三辈子,为什么还要上学?

――选摘自2014年10月28日《北京晚报》

多维解读一:

读书功利论害人不浅

在当今社会中,和小虎一样有着类似厌学心理的,绝不在少数。但要剖析其形成之因,又绝非易事。在读书功利论日渐抬头的今天,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老师,他们给孩子灌输的都是一种立竿见影的知识获取模式,这种教育方法,虽然能从物质的诱惑上给孩子巨大的刺激,但是,一旦这种刺激超过其临界点,它给孩子带来的,便是错误的人生定位。我们不能完全把读书当做做生意、搞买卖。怀着读书功利论的人眼中没有教育育人的本质,也没有对子女未来人生的考虑,只有自己可怜的经济小算盘,实在是害人不浅。读书不是做生意,如果为了功利才去读书,那就算成绩优异,思想上也是有问题的,这样的学生即便是高学历、高智商也难有高人格、大作为。一天到晚以名利为中心的人,难以体会到读书真正的快乐,以及教育带来的精神充实,更难真正享受到生活的甜美,这样的人生追求也极不健康,很容易误入歧途。

多维解读二:

父母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孩子的行为一定程度上是家长教育观念的投射。那么,要给孩子正确的财富观,首先就要求我们的父母在言传身教中不要起到坏的示范。很多家长早已将物质当成了人生的重要追求,即便平时的学习、周末的培训,也是围绕着如何提升物质财富来展开的。这种氛围,只会让孩子错误地将物质当成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而读书只是为了更快地让自己达到这样的高度。家长片面地拔高了财富在人生中的地位,却浑然忘记了读书带来的精神愉悦、品味提升等,忽视了精神追求在人的生命中的重要地位。除了要在教育方式上平衡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外,更应该做的,乃是要给孩子正确的财富代际转移观念。在中国式家庭里,一个很不好的现象是,绝大多数父母都会告诉孩子,他们这辈子取得的物质财富,在自己“老”去后,都会无偿地遗留给孩子。这种模糊的财产拥有权概念,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助长孩子好逸恶劳的品性,让他们失去人生的奋斗目标,实质上也从侧面剥夺了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机会。其实,传给孩子的遗产,首先不应该是物质性的资本,而是对物质的价值观念,对生活的珍惜态度以及那些让人回味一生的奋斗历程。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他们一个将财产捐献出来,一个则将财产用于慈善。事实上,人生的价值绝不是财富的多少就能对其单方面进行衡量。因为通过学习知识而达到精神上的富裕,通过自我奋斗达到人生价值的彰显,这些,都不是简单的财富拥有就能承载的。

上一篇: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下一篇:安徽省中考作文选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