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电刘文源充电宝生意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时间:2022-10-26 06:49:03

铺货速度是现阶段最重要的硬指标。

自从5月8日宣布获得光速中国近亿元A轮融资后,Hi电创始人刘文源变得更忙了。

随着巨额资本接二连三地入局,共享充电宝的生意已经逐渐从一个个概念走向线下铺量的当面厮杀。

Hi电和小电作为桌面型充电的代表,是这场战争中冲在最前面的公司。截止到5月底,Hi电已经向线下铺设了6万台以上设备。

刘文源对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表示,充电宝这一仗不会像大家想象中那样简单,尤其是当战火烧到线下之后,创业团队更是会面临诸多问题:要拥有一条合格的供应链,当然以不爆炸为前提;要拥有超强执行力的团队,因为商户的桌面容不下第二家产品;要拥有强大的融资能力,毕竟硬件设备上亿元也不够烧。

Hi电在这一轮充电宝热潮中的表现,与刘文源的创业经历和他身上的特质分不开。

铺货速度是现阶段最重要的硬指标

因为白天不是开会就是要出差,刘文源只得挑晚上空闲的时候接受采访,记者在上海同济大学――刘文源的母校见到了他。

对于刘文源来说,母校不单单代表着四年学生生涯的回忆,还是他上一次创业的战场。那次他做的是校园打印机项目,拿到了五轮融资。

据他透露,当时他在每个宿舍楼安放一台打印机,学生们想要打印材料时就不用跑去校园里的打印店了。

一个月内,刘文源的项目覆盖了213个省市1800所学校,建立起了300人的团队。这次风风火火的创业经历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超高的执行力”,这是光速资本创始合伙人韩彦对刘文源最大的肯定。

韩彦说,他和刘文源2016年就认识了,刘文源是一个敢打敢拼的年轻人,“带兵打过仗”。在这个拼铺量速度的当口,刘文源在打印项目时期积累的扩张经验完全可以复用在充电宝上。

关于这点,刘文源对自己的评价更加“接地气”,他形容自己是熟悉“潘俊贝匆档拇词既恕3涞绫就是这么一件很苦的事情。

共享单车没有独占性,道路属于国家,后继者的门槛在于App,而支付宝甚至消灭了这个最后的门槛,现在无非谁的钱多谁就可以保持投放。但共享充电宝不一样,商家的桌面位置是有限的,通常摆不下两个品牌。

至于什么时候可以结束这场战争,刘文源心里还没谱,但他认为新玩家已经没有机会了。

这就涉及到他背后的商业思路。

充电宝生意比看起来复杂得多

刘文源对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说,做共享充电宝并不像外界看起来那么容易,背后涉及到复杂的供应链管理技巧。

刘文源在大二第一次创业时做的项目是智能家居,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失败了,可积累下来的供应链资源刚好在充电宝上发挥了作用。

虽然充电宝的制造商很多,但是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内置WiFi的断流问题等核心的Know-How(技术诀窍)却没有多少人明白。这导致目前市场上有大量项目都是融资速度超过产品研发速度。

“这个事情很多人都觉得门槛低,结果把个人名声还有人脉都搭进去了,拿个几百万,发现事实不是这样的。”刘文源说。

Hi电团队从2016年底开始研究共享充电宝,最初的原因就在于其需求端和数学模型都是成立的。

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说,水电网是真正的刚需,而现在的手机续航时间基本都到不了一天,这时候大部分人其实每天都会遇到需要在户外充电的情况。

为什么共享充电宝最终可以打败私用充电宝?

刘文源假设了一个场景:当今后到处都有充电宝的时候,如果用户再掏出自己的充电宝是不是有点傻?这其实是一种慢慢被培养而成的习惯。

韩彦则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普遍对充电这件事非常随意,出门时很少会随身带着充电宝,这和严谨的商务人群有天壤之别。正因如此,共享充电宝的需求频次够高,其线下场景是成立的。

在此基础上,Hi电建立起了相当透明的数学模型:目前单个桌面型充电宝的成本价是100元多,Hi电每小时收费1元,无需押金。目前每个充电宝可达到每日3?5次的使用频率。

也就是说,理想情况下,60天左右就能回本。

目前,Hi在市面上铺设的大量设备已经开始验证刘文源所设想的数学模型,对韩彦而言,这恰恰是他最看重的。

“其实我们不在乎什么‘共享’的概念,投资Hi电就是因为看好它背后的场景、数学模型以及延展性。”韩彦对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说。

随着线上流量被瓜分殆尽,未来这些零散却高频的线下流量都会产生价值。共享充电宝正属于这一范围内。不管是不是火热,或者是不是在风口上,这个领域都会出现优秀的大公司。

上一篇:二六三买买买 股东卖卖卖 下一篇:农业下半场10万亿市场还有哪些千亿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