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建筑内外部给排水施工质量安全措施的探讨

时间:2022-10-26 06:16:15

对于建筑内外部给排水施工质量安全措施的探讨

【摘 要】本文主要从材料、 管道、 安全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建筑内外部给排水施工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建筑 内外部 给排水施工 管理

由于建筑行业技术的改革创新,我国高层建筑及复杂结构的建筑数量不断增多,给排水系统也随之进行了多方面的更新调整。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图纸对给排水施工方案予以优化调整。

1 建筑物给水管材的选用

建筑内外部给排水施工必须要采用先进的给排水管材,这是维持系统运行效率的基本保证。 若给排水管材质量不合格则会造成建筑内部废水无法及时运输,给排水效率大大降低。 工程单位在设计施工方案阶段要注意给水管材的合理运用。对于传统给水管材存在的不足,施工单位要使用先进的塑料管道取代。

(1)传统的给水管材

早期由于建筑施工条件及材料生产技术的限制,给水管材主要使用了镀锌钢管。 这种传统的给水管材有着诸多缺点,如:易锈蚀、寿命短、水质差等。 最近几年,国家对于建筑给排水管材的运用明确规定,必须要使用高性能、高效率、长寿命的管材。镀锌钢管在各种指标上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了给水管材的使用性能无法实现。因而,对给水管材进行优化改进是施工单位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2)先进的塑料管道

为了避免镀锌管材引起的质量问题,建筑内外部给排水施工倡导采用塑料管材进行敷设。与传统的镀锌管材相比,塑料管道具备质量小、强度大、抗腐蚀、寿命长等多项优点。 比较普遍运用的是芯层发泡UPVC管道和UPVC螺旋管,但在噪音控制方面还有改善的空间。现代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先进的塑料管材主要采用超级静音排水管,使用该材料对安装操作流程给予了高标准的要求,需避免碰撞到尖锐物体造成的破损。

2 管道敷设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建筑内外给排水施工中的管道敷设是最为关键的环节,管道敷设的质量对后期给排水系统功能的发挥有决定性作用。建筑现场负责人在执行管道敷设方案时要控制好管道的位置、尺寸、弯点等,这样才能保证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目前,管道敷设主要包括:给排水立管、给水支管、排水支管三个部分,具体情况如下:

(1)给排水立管

1)内墙角处。 给排水立管布置于墙角处是建筑行业长期采用的方法,如:厨房、卫生间等,

这种安装将管道暴露在外,不利于建筑内部的美观设计。现代建筑施工中采用轻质、隐蔽的管材,占用空间图

1 同层排水系统更小以助于室内的美观效果。

2)外墙角处。 多数施工单位常把给排水立管分布于建筑外部墙角处,这样可防止给室内美观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施工时可把给排水立管设置在外墙阴角处,防止阳光直射造成的管道爆裂 ,给建筑维修造成较大的困难。

3)管道井内。在建筑内卫生间里设置管道井内,将给水管、排水管集中于此,可显著改善给排水立管的性能。 另外,管道井的设置能提高卫生间的使用性能, 防止硬聚氯乙烯排水管水流噪声过大,也是现代建筑装饰的新技术。给排水立管分布于管道井内可避免破坏居室内部的美观,但使得卫生间面积被占用。

(2)给水支管

1)砖墙。 敷设给水支管时需合理选择给水支管的管径大小, 通常选择32mm以内的塑料给水管。安装时需在砖墙面开管槽,管槽宽度要大于管子外径的20mm,并且将支管固定在管槽内部。

2)楼面。 对于管径在20mm内的水管,则需将其设置于楼面找平层。作业人员对楼板层面开槽处理,管槽的宽度大于管径的10mm,把管道半嵌入管槽之后用管卡对管子进行固定处理。

3)防水。 当给水支管布置完成后,要对管槽进行防水处理以免材料使用寿命减短。 防水措施包括:保证水管的合理分布,槽内抹灰进行处理,同时添加防水涂料形成保护层等。

(3)排水支管

排水支管的敷设不仅要考虑到给排水系统性能, 也要顾及到后期的维修处理 , 这样才能让排水支管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对于常规的建筑室内排水支管,其一般都敷设在本层套内,可防止排水横管渗透时污水流入邻居室内,同时给管道的维修、安装提供方便。 此外,还要考虑同层排水系统的构建,这是指排水支管不穿越楼板,在同一楼层内与穿越楼板的排水主管相连的排水系统。

3 建筑给排水系统其它方面的施工

当前,建筑物内外部结构形式多样,不同结构的施工要求也更加严格。 除了对给排水系统管道的材料质量、敷设方法等加强施工控制外 ,还需要对建筑物内部的其它结构施工优化管理。根据常见的建筑物结构设计情况,现对卫生间、水表、空调等结构施工详细分析。

(1)卫生间器具

卫生间均可设计成无外窗的内室和外室,内外室用不通顶的毛玻璃推拉门隔开,外室中设置洗脸盆和洗衣机的预留位置,内室中设有浴盆、大便器和拖布池。经济适用房可不设浴盆,仅在内室一角设置淋浴器,其下设置集水池内置排水栓。 集水池可砌300mm高 , 面积以1人使用为宜,平时可作为室内拖布池使用。

(2)水表户外设置

水表户外设置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 尤其是多层住宅建筑的水表分布更应该结合实际情况。 如:普通水表换成远传水表由1 根 信 号 线 连 接 水 表 与 数据采集机再传至智能管理处,给水表数据的查看带来方便。多数建筑物的水表 设 在 户 外 管 道 井 内 ,水表集中设置在底层,各层住户给水支管在管道井内敷设。

(3)空调冷凝水排放

空调是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设施,空调冷凝水排放问题也是建筑给排水系统需要考虑的问题。 施工单位要充分考虑用户空调冷凝水的排放,同时预留空调板并设计凝结水排水管。常见的施工方法是将冷凝水排水管分布于预留空调外机位置旁, 如:PVC-U排水管作为排水立管,在每层空调机高度预留排水三通。

(4)水封或者防止臭气

卫生间在使用期间常会有臭气, 严重影响了用户的居住质量。这一问题的处理需要根据臭气产生的原因预防处理,如:①地漏。 一是换,更换新的地漏以保证防臭效果;二是封,把地漏水封、碗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处理。②坐便器。一般坐便器地砖存在空鼓的,要及时对地砖进行修理,也可使用化学清洁剂清洗。 座便器返味一般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下水道的返味, 对于阻断下水道的臭味,一般较正规厂家的产品基本能达到要求,用水密封气体还是比较有保障的, 如果真是下水道的返味,那大多不是座便器本身的问题 ,应该是安装上的问题。 此外, 安装座便器时采用存水多的品种,使用时让水把便物完全淹没住,就能起到部分防味的作用。

4 给排水施工中质量管理的对策

质量是建筑工程建设的“硬指标”,若建筑的质量不达标则难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要。建筑内外部给排水施工期间,必须定期对建筑结构的质量勘察检测,发现异常问题后需及时采取应急方案,以免建筑结构性能受到破坏。从国内建筑标准规范条款分析,给排水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需重点处理各种系统问题。

(1)质量尺寸管理

对于采用的管道安装材料,施工单位必须要安排人员严格检查其质量。现场安装应达到给水、排水的操作要求,管道材料的使用质量需满足国家规定的标准。管道材料使用之前可进行相关的试验,确保材料的质量、尺寸与实际要求相符合。当管道进行支吊架安装时必须要拿到详细的设计图纸,才能对建筑物结构逐步安装操作。

(2)消防工程管理

高层建筑必须要注重消防工程的施工管理,这关系着后期建筑物的火灾防范性能。 建筑内外部给排水施工期间, 监理单位要对施工方提供的作业方案、技术指标等综合审核,构建完整的质量考核体系,加强消防工程的优化管理 。 如:建筑项目施工前要组织专业图纸会审,核查与土建、电器等有无故障;对现场使用到的材料、设备等多方面检查。

(3)管道安装管理

管道是给排水系统性能发挥的基本构件,施工单位要对建筑管道安装质量严格控制,对管道安装工艺的具体流程严格规划。管道安装质量管理要进行隐蔽管道、给水、消防系统的水压试验,审核各项参数符合标准后才能正常施工。 另外,当给排水系统施工结束后,可进行为期10d的调试运用,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调整。

(4)管道附件管理

管道附件也是给排水系统的功能结构,若附件的安装施工达不到要求同样会影响到给排水的质量。建筑施工现场负责人要对管道附件的施工加以管理, 这样才能保证给排水系统整体的顺利运行。主要管理内容: 管道附件安装要注重质量选材,对于附件的具置要严格掌握,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5 给排水施工的安全管理

近年来,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多,建筑内外部给排水施工中的安装作业难度加大。施工人员常会遇到危险性的施工操作,尤其是在建筑物外部管道安装时需进行高空作业。这就需要施工单位能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策略,对高难度操作施工现场管理调控, 避免人员施工期间发生意外而影响施工。安全管理策略需从多个方面考虑问题 (如图2),让施工队伍内部形成先进的思想意识,倡导建筑安全施工理念的贯彻执行。给排水施工安全管理时需要注意两个要点,一是高空作业,高层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时要注意人员安全,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以防范意外;二是用电设备,用电设备常会发生漏电现象,若施工人员不小心触电则会造成人员伤亡,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加强用电设备的操作控制。

6 结论

总之,给排水系统是负责将各种废水运输到建筑外部的主要结构,但废水运输时必须要求内外部给排水系统能共同作用,这样才能保证各类污水的正常处理。同时,建筑物给排水系统功能的优化也能为工程项目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艳春,李亮.给排水施工中钢塑复合管道的各类应用及特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9期

[2]李志斌.浅谈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3]高晓军,陈永新.给排水施工中需注意问题之探讨[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07年07期

[4]雷洁兰.浅谈建筑给排水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01期

[5]刘洋,宋德全.浅谈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安全和质量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04期

[6]曹志文.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安全和质量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

年04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现状及展望 下一篇:城建投资项目的质量监管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