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26 06:15:50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逐年增长。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代替,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这种大规模的转移,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给交通管理、城市管理和社会安全增加了许多难度,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对此必须认真分析并加以解决。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

(一)城乡结构矛盾,妨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1.我国目前的土地制度具有经济和保障的双重功能。我国的土地保障影响着我国土地的经济性和规模经营,从而制约了土地经济功能的发挥。

2.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旧的户籍制度与新的经济体制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已经成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本身能力的制约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人数庞大,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体。由于文化程度低、专业技术缺乏、人员综合素质低,造成城镇非技术性或技术性较差的岗位应聘者供过于求,技术性要求较强的岗位供不应求,许多低素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无门。

(三)人口流动机制和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的制约

劳动力市场的不健全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无序盲目流动,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其作用和程度都非常有限。据调查,有组织外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占全部外出务工劳动力的10%以下,大量的是靠亲戚朋友、非法职业介绍所的介绍,虽然绝大多数市、县、乡(镇)建立了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服务机构,但劳务需求信息、劳力资源供给信息的收集、渠道有限。由于我国目前统一、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和网络尚未建立,致使有些用人单位招不到人,而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打不到工。较低的组织化程度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带来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后的保障、维权工作带来了难度。

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通过培训调整它们的供给结构,以适应劳动力需求结构,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制定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总体规划,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组建职业培训基地,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具体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坚持不懈地发展好农村基础教育。文化素质不高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层次的重要因素。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基础教育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提高农村基础文化教育水平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和长远之策。

2.要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要充分发挥乡(镇)成人教育学校、农村技术职业学校、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等基地作用,主动开展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知识、社会公德和职业技能水平。

3.有针对性的开展劳务输出培训。建立农村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机制,要根据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的需要,合理确定培训专业和培训规模,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输出。

(二)发展县域经济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高度集中于大城市的问题,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缓解农民工流向和分布失衡问题,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同时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产权改革和内部机制创新,以技术创新为动力,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的产业升级,推动乡镇企业在新形势下有新的发展。

(三)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

首先,各级政府要在充分发挥现有劳动力市场作用的同时,建立健全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机构,安排专人搞协调服务,宣传引导,及时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减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和风险性,使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正确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出来。其次,要在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同时,加强相关管理,下力气清理整顿非法劳动力市场。再次要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立省、县(市)、乡实时联网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系统,搭建纵向到乡镇、社区,横向到国内主要大中城市,本地区各主管部门、企业的劳动力信息网络平台,推进农村信息化,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分析预测。

(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大力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创业

要引导农民积极投资发展农村的餐饮业、运输业、家庭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同时,要注意适应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产的新需求,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加大针对部分返乡的农民工,要充分发挥其思想比较开放、眼界比较开阔、文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资金积累的优势,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上一篇:论集团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 下一篇:从民航和高铁之争谈民航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