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往事 第1期

时间:2022-10-26 05:47:00

河边往事 第1期

柳条帽

农历四月,春末,天很热了。放学后,我和小伙伴常常近路不走专走远路,绕开机耕路,抄小路走到河边,沿河堤慢走或疯跑。满河堤密密垂挂、徐徐飘舞的柳条儿,拂着我们汗津津的脸,凉丝丝的,还有一股柳树的香味,弥漫在空气里。这时候,我们这些野孩子,除了肩上挂着书包,嘴里发出愉快的喊叫,与头顶的小鸟、身边的草木,简直没有什么两样:无尘无垢无欲无念,只有一颗单纯透明的心,在天空下飞翔。

柳条轻拂着我们的头和脸,仿佛在提醒什么,对了,电影里八路军不就是戴着柳条帽,在原野,在江边,与敌军周旋和战斗么?于是我们无师自通,学会了柳条帽的制作。我们把簇拥在我们身边的亲爱的柳条,轻轻折下来,粗细搭配,纵横编织,纵也是春天,横也是春天。我们把春天编织成椭圆或浑圆的造型,然后,我们把春天戴在头顶。我们酷似小八路了。八路怎能不战斗呢?于是我们开始战斗。河对岸隐约的狗叫声报告了“敌情”,那里可能有“鬼子”!我们投入了渡河战斗。喜娃和小明冲过木桥快速包抄,我和云娃从渡口涉水上岸袭击。到了对岸,走出那片柳林,却发现花木掩映着一户人家,一条白狗在门前愤怒地“汪汪”抗议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这时候我们忽然有了惊喜的发现,门口站着的那个穿粉红衣服的女孩,不正是我们班的“班花”么?此时才知道她家原来是住在这里,与我们仅一河之隔。她看着我们的披挂,笑得差点喘不过气了。她父亲从屋后果树上摘下一竹篮杏子和李子款待我们,友好地说:“赶这么远来看我们,还要过一条河,真不容易哩!你们都是好孩子。”

吃了杏,尝了李子,我们又参观了她家门前的菜园和屋后的果园。太阳快落山了,我们告辞。她和她父亲一直送我们到河边,那可爱的白狗走在前面为我们领路,不停摇着尾巴。我们到达河对岸,他们还在向我们招手,那狗就坐在草地上,定定地望着我们。我们穿过柳林,已经看不见他们了,只听见狗“汪汪”地叫了几声,又叫了几声,显然是在跟我们话别。

几十年过去了,那情景依稀还在眼前:杨柳岸上,几个小小少年,头戴柳条帽,冒充八路军,招摇着春天授予他们的青翠桂冠,发起了对世界的第一次袭击;最终,假装的袭击变成了一次美好的访问。春天,接待了意外降临的他们,这也就是说:春天接待了春天……

柳木桥

站着是树,倒下是桥,就是这柳木桥。

稳稳横过急流,波浪不服气地喊叫着,水花打湿你的肌肤。

一身都是水淋淋的,也许,一生都是水淋淋的。

狗怯怯地走过去,寻找对岸的朋友。

猫急急地跑过去,捕捉远方的消息。

牛颤颤地晃过去,鉴别两岸的春天是不是同样的味道。

老鼠慌慌地窜过去,争取更多一些生存的机会。

也有那小小蚂蚁,不顾覆灭的危险,排着长队,飞渡这激流上的“泸定桥”。

我也加入这过桥的队伍,一次次从桥上走过去,又走回来。

有时是随了大人到远处的山上采青,有时是与小伙伴到对岸采猪草,也有时,什么都不做,仅仅是过了桥,钻进对岸的柳林,然后高喊留在桥那边的伙伴的名字。我喊:“喜——娃——”喜娃则拖长声音回应:“哦——我——在——这——里——”

于是河的两岸回荡着悠长的童声:“哦——我——在——这——里——”

那声音经过河风的抚摸和过滤,变得有些潮润,有点像女孩的声音。但那肯定就是喜娃,就是憨厚善良的喜娃发出的声音。

(选自《延河》2009年第6期,有删改)

上一篇:心结民族情 情系中华魂 下一篇:如何描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