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用手机填平数字鸿沟?

时间:2022-10-26 04:04:36

能否用手机填平数字鸿沟?

【摘要】数字鸿沟不仅在每个国家中存在,而且存在于国家之间和民族之间。如何缩小和填平数字鸿沟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课题。互联网诞生后,被寄予希望成为填平数字鸿沟的有力工具。但事实是互联网使得原有的“旧沟”未平,又出现“新沟”。手机媒体具有可移动、方便携带的特点。使用手机不需要高深的技术,是落后地区和贫穷民族追赶现代社会的希望。

【关键词】数字鸿沟;手机;信息社会

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在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比例较高往往成为各个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使在发达的美国,统计数据也表明了同样的状况。2006年美国低于5000美元的黑人赤贫家庭占黑人家庭总数的6.6%,拉丁裔赤贫家庭占拉丁裔总数的3.5%,这比同等程度的白人赤贫家庭占白人家庭总数的2.5%分别高出4.1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而在另一个方面,2006年,20.2%的白人家庭收入达10万美元以上,而只有9.1%的黑人家庭和10.5%的拉丁裔美国人家庭属于这样的家庭。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的因纽特人是美国的土著民族,总计人口约有450万人,但这两个民族却有1/4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澳大利亚2100万人口中,土著居民有约45万,他们是澳大利亚最贫困的群体。在全部人口中,土著居民文盲、失业和犯罪的比例都最高,且自杀率也高居各族群之首。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有近1亿少数民族人口,在中国,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贫困人口总数的比例也较高。在不同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包括生活在民族自治地方的汉族贫困人口)都占到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一半左右。2007年,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发生率为6.4%,比全国绝对贫困人口发生率1.6%高出4.8个百分点。民族自治地区绝对贫困人口(774万人)占全国绝对贫困人口(1479万人)的比重为52.3%;民族自治地区的农村低收入人口1841万人,占全国低收入人口(2841万人)的比重为52.1%。[1]

探究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形成的原因,是由其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因素使然。首先,这些贫困人口多集中在新疆南疆沙漠边缘、青藏高寒牧区、宁夏的宁南山区、武陵山区、云南广西贵州的石山区、深山区等,这些地方要么山高沟深,要么处于干旱荒漠地带,要么处于高寒牧区,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不利于开展农业和畜牧业活动。其次,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来看,生活在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西部、等地的少数民族的贫困人口,其经济、教育、卫生条件极为落后,现代社会所应具有的基础设施是一片空白,交通不便也造成了这些地区与现代社会基本处于隔绝状态。

在如今很多中国大众媒体的篇章中,信息社会、网络社会、全球化和与世界接轨成为频频闪现、炙手可热的字眼,在大家热谈新经济、信息高速公路、网上购物、网上金融的时候,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很难得到人们投射的目光,这个群体似乎已成为“被遗忘的、永远沉默的角落”。由于信息新技术所带来的鸿沟不仅存在于广泛的社会现实中,更存在于人们的感知和意识中。

“要想富,先修路。”“路”对于脱离贫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交通运输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它还是最基本的信息传播方式。专家学者的研究和世界各国的实践也都表明,架起信息交流之“路”,是消除贫困,增进社会融合,将偏远地区的人们拉入现代社会发展洪流的首要工作。在互联网诞生之后,很多学者都将它作为缩小贫富差距,落后地区和国家追赶先进发达国家的一个最重要的工具。但有事实表明,对于贫穷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而言,填平数字鸿沟,融入现代信息社会的起始路径可能是手机而不是互联网。在这方面,《The Economist》(《经济学家》)上的一篇文章《The real digital divide》(《真正的数字鸿沟》)对我们有些启示和借鉴意义。这篇文章谈到了手机对于贫穷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巨大作用,也由此可以反衬出目前我们对于手机这个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发展、趋势、产业潜力、盈利模式等非常热闹的研究中似乎还缺少点什么。

《The real digital divide》的源起跟踪了联合国所发起的一个“数字融合基金”项目运作情况。这个“数字融合基金”的宗旨在于改变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和传播技术资源占有不均等的情况,使那些较为隔绝和孤立的国家和地区融入信息时代。和之前的很多学者一样,这个项目的组织者原来认为只要把贫穷的国家拉进互联网就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富裕起来,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发现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却近乎神话。原因非常简单,数字鸿沟的出现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经济原因。在那些贫穷的国家,很少有人拥有电脑,更不要说接触互联网了,因为他们太穷了。更为糟糕的是,即使你能挥舞魔棒,给每一个家庭都装上一台电脑,情况也不会有多大改变。如果很多人都没有食物,房间没有电,而且大多数还是文盲,不会阅读,电脑又有什么用呢?对于很多穷人来说,“虚拟化生存”太过奢侈,遥不可及,现实生存才更为迫切,他们要为更多非常实际的事情而奔波,例如食物、健康医疗,还有社会保障,等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去运作这笔“数字融合基金”就成为在每次会议中热烈讨论的内容。过分强调发展中国家在数字技术使用方面非常落后的形势显然不妥当,而在偏僻、落后的农村建设电脑网络,其好处也并不明确――这些做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对填补数字鸿沟的实际帮助不大。要更好地利用技术推动真正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囿于技术本身,沿着这样的方向去考虑,问题的答案自然会浮出水面:应该推广的是手机,而不是电脑和互联网。

手机最妙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持续性电力的要求不高,即使是不会阅读、不会写字的文盲也能使用。在孟加拉国的农村,手机的租用非常普遍。农民和渔夫用手机联系不同地区的市场为自己的产品寻找最高的价格,小商贩们用手机寻找货源。在赞比亚和其他一些非洲国家,手机成为支付手段。在赞比亚的首都卢萨卡,一整车可口可乐的价值是1000万克瓦查(赞比亚的货币),约合2000美元。这笔钱是当地人年收入的10倍,全部现金要是拿在手里会非常麻烦,也容易招来小偷,所以可口可乐告诉它在赞比亚的300个经销商不要用现金支付,而是通过手机,整个过程只需要30秒钟,由运货的司机出示发票,还有远程电脑记录整个交易的过程。除了可口可乐公司以外,一些小干洗店也允许顾客用手机来支付账单。赞比亚的加油站、很多大商店,甚至还有饭店也采取同样的做法。

在非洲的一些国家,人们甚至还创造了一些发达国家的人们想象不到的利用手机的方式。例如一个村子里的村民通过小额信用贷款买了一部手机,其他人则用按分钟计价的方法来租用,这样手机的主人就能获得并不太多的利润,他用这笔钱来偿还贷款和维持生计。当来电话的时候,手机的主人就把手机带到被呼叫的人面前,让他接电话。有的通信公司还设立了翻译短信的职位,专门为那些不识字的顾客服务。这项服务非常受欢迎,因为短信比语音通话要便宜很多。[2]

很多情况表明,手机给贫穷国家带来了可观的效益:它可以减少旅行的次数从而降低交通的成本,它还可以扩大商贸的范围,这些对于那些寻找工作机会的人来说特别重要。在这些国家,其他的沟通方式例如公路、邮局或者固定电话都不发达,或者根本不存在的情况下,在很多地方,移动电话是被最先使用的通信网络,固定电话的数量反而是非常少的。通过一些统计数字就能看出贫穷国家和地区对于手机的强烈需求。在一些非洲国家,手机用户的增长每年超过150%,在2001年,每100个人中还只有3部手机,而现在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8部手机。这也反映出这些国家经济的增长,毕竟人们有了钱以后,才会在电话上投入更多。

《The Economist》上的这篇文章为我们在解决偏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的脱贫问题上有很多启发。

首先,就如同数字鸿沟的根源在于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平衡一样,要想改变数字鸿沟,不解决“经济”上的问题,不从收入上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只改变“数字”或者是媒介的状况,只能是一句空谈。贫困地区的人们是渴望信息的,但他们首先渴求的是包含有经济价值的信息,或者说是能解决他们实际生活困难的信息。对于他们来说,“信息就是财富”这句话是非常具体的,即信息能够为他们增加收入。

其次,许多学者都认为缩小整个社会的数字鸿沟无非是要在两个方面采取对策:一是在硬件方面,必须对不发达地区或低收入阶层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例如,对一定收入以下的家庭或地区实行价格优惠,以推进硬件在全社会的普及程度。但是,仅有硬件的普及还不够,因为新媒介的使用伴随着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在软件方面,必须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媒介使用能力”。[3]以前我们的思维定式是认为这两个方面都是针对互联网的。而实际上,从媒介选择的角度来说,手机比互联网更具有价格上的优势和接触门槛低的特点。穷人使用手机比使用互联网成本要低得多,而且只要具有听说的能力,不用过多的学习就能掌握。这些都使得手机能给在贫困中挣扎的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真正的数字鸿沟》中提到,英国商业学院研究人员Leonard Waverman和他的同事提供了大量的分析材料表明手机用户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他们参照的一个模式就是在前手机时代,也就是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间,固定电话的通信方式在发达国家的普及所能带动的国民经济的增长。新的调查统计证明了同样的结论,手机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发展中国家的每100人中,当手机的使用数量每超过10部就能带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这种影响两倍于发达国家。因此有统计说,贫穷国家中的人在收入中用于通信的比重要高于富裕国家中的人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尽管在贫穷国家每100人中所拥有手机的数量比发达国家要低得多,但是两者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手机大国,当我们有大量的文章在谈论拇指经济、手机游戏、手机电影、手机阅读、手机上网等这些用手机来满足城市人口追求娱乐、追逐时尚的需求时,不要忘了手机对于那些偏远山区、极度贫困地区的人来说,满足的是他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研究他们使用手机的方式、特点、习惯,然后对他们的需求加以满足,保证他们使用手机的质量,不仅有经济意义,而且更有人文意义。

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通过数字技术,各种电子媒体已经开始实现无缝连接。电视台、电台、电子报纸和手机通信都可以在互联网的平台上会合交融。可以预见的未来,手机将越来越演化为人们的掌上微型“上网本”。手中持有一部手机,就意味着站在了整个信息社会的入口处,轻轻触动按钮,整个世界将从此开启。

可能在以后,数字鸿沟会有新的意义,它指的是可以接触到移动信号的区域与那些没有移动信号的区域之间的差距,不过好在这种差距在迅速缩小。来自世界银行的说法是世界70%的人口已经生活在移动通信服务的网络中。截至2009年底,中国移动也对外宣布,全国70%以上的城市实现了TD-SCDMA网络覆盖,东部城市达到100%覆盖。此外,我国99.1%的乡镇和92%的行政村接通了互联网,95.省略.

参考文献:

[1]王平.消除贫困与少数民族地区人权保障.和谐发展与人权.第二届北京人权论坛.2009-11-02~2009-11-03.

[2]The real digital divide.The Economist.MARTH 12 TN-18T

N 2005.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6-157.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编校:郑 艳

上一篇:农民工报道中的传媒援助 下一篇:创新主题性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