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出来的真情实感

时间:2022-10-26 02:56:52

摘 要:英语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我们小学英语教学而言,为学生创设一个个形象逼真的场景,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和生动的语言环境,能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入其中,让学生置身于类似现实、自然的情境中用英语进行交际。

关键词:情境;合理情境;核心素养

“词在句中,句在境中”,利用情境学习词汇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广泛运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努力创设类似生活的真实情境,使语言自然融入生活化的情境中,是学生正确感知和习得语言的一种有效手段。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虽有创设合理情境的意图,但是教学效果总是不理想。本文将结合笔者执教的两堂课例,反思在创设情境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产生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情况分享对策。

一、问题一:语篇情境缺失,教授痕迹过重

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激发孩子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能够树立学习好英语的自信心,并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并逐渐入手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著名语言学家克鲁姆认为:“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应为课堂内创造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案例一】

笔者曾执教PEP三上unit5 A let’s learn,教材内容(见图1-图2)

该课时教学内容是:

1.能根听、说、认读单词juice, egg, milk, bread并能把这些单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能够听懂会说句子I’m hungry. Have some bread. 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运用。

3.能听懂Let’s do中的指令要求,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教学重点:能根听、说、认读单词juice, egg, milk, bread

听懂会说句子I’m hungry. Have some bread.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教学片断1}

热身完后,教师直接出示一张小狗面包,并出示句子I see______.(见图3)

Ss:I see a dog

T:Good,you see a dog,

but I can say :“I see a dog ______.”

大部分学生略懵懂,但是top students 说:I see a dog bread.

T:wow,you’re so clever.now let me show you more bread.look,cat bread,duck bread,please talk with your partners.

A:I’d like some____ bread.

B:Ok,have some ____ bread.

A:Yummmy,thank you.(见图4)

【思考及分析】

以上教学方法,虽内容简单易懂,但是在talk时学生仅仅停留在表面,因为没有在情境中,课后去询问学生什么时候要用这样的对话,学生答:老师上课没说什么时候用啊?应该是吃东西吧。大体没错,但是对于对话使用的正确场合没有概念,因此反思:为什么要产生文本中have some _____的对话,经过笔者所在教研组的集体磨课推敲,确定应该在早餐时间最合适,在一个完整的吃早餐情境中,学生也更加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对策】

1.把英语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任何语言,都是交际的功能,交际手段。无论你是一个发音多么标准,语言多么真实的学生,如果不能够与人交流,那么这种学习最后都是徒劳的,因此,我们要重视课堂中的情景教学。为了还原文本sarah和妈妈的对话真实性,我们拓展层面,把sarah和妈妈放到自助餐厅中去用餐。

{教学片断2}

T:listen,it’s 7:oo in the morning,it’s time for breakfast(早餐),let’s go to a buffet restaurant.(生欣赏自助餐厅多种多样的食品区,有fruits,food,drinks。学生边齐说边为新知铺垫)。Look,Sarah and mom are in the restaurant,Let’s listen Sarah would like……

播放录音Sarah:Mom,I’m hungry,I’d like some bread.

Ss:I’d like some bread.

T:Good,Sarah would like some bread,let me show you some cute bread.

Ss:I see cat /dog/bear bread.

Ss:I’d like some cat bread

T:Ok,here you are.

2.使用丰富合理的对话和教学活动丰满词汇。(见图5-图6)

学生入情入境,学习效果比预想的更好,使语言活动更自然、真实,学生也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意义和用法。

二、问题二:单元主题脱离,感情升华偏移

笔者执教过程中,意识到语篇输出要有目的性,于是新授完后想出一个主题,Sarah意识到爸爸妈妈每天忙碌操劳,要为父母准备一份早餐。

{教学片断3}

学生观看爸爸妈妈陪伴自己做作业、辛苦上班等短片,

T: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your parents(你有什么想对爸爸妈妈说的?)

S1: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S2: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T:wow,so we should say “father and mother,I love you”.now,let’s be Sarah and prepare a breakfast for mom and dad,please.

【思考及分析】

环节进程顺利,情感升华也到位,但是教研组的老师们针对整个单元标题let’s eat提出,情感在理但是和本单元不符,并且为妈妈太辛苦的情感引出花费太多时间。我们在上课过程中,总是会有情感升华的意识,但是习惯用“贴标签”,“强拉硬拽”的方式体现情感,未免生硬和刻意,因此情感挖掘还应综合整个单元考虑。

【对策】

1.充分利用情境。

经过教研组的磨课思考,决定保留sarah为妈妈准备早餐的语言输出,但是情感升华需简洁明了,为拓展表演预留更多时间。我们观察到文本插图中(见图7)

sarah是想吃juice and egg,但是妈妈准备了milk and bread,那么设想请学生猜测sarah没有吃到想吃的早餐会说什么呢? A:no,no,no.B:thank you. (见图8)

{教学片断4}

T:It’s7:00 in the morning again.妈妈准备了什么呢?let’s look at the cartoon and find “have some ____ and______.”

Ss:have some bread and milk

T:But (但是) Sarah would like (sarah想要的是什么呢?)let’s watch again and think “I’d like some _____ and ______.”

S:I’d like some juice and eggs.

T:let’s think what will Sarah say?Maybe no,no,no, maybe thank you mom.

Ss:no,no,no/thank you mom.

听录音:thank you mom.

T:I think Sarah is a nice girl,right?

Ss:Yes.

2.紧抓兴趣设计情境。

紧跟上一环节设计sarah为妈妈准备早餐的拓展对话。

例如一组学生的对话如下:

Sarah:Good morning,mom.

Mum:Good morning,Sarah.

Sarah:Have some bread and orange juice.

Mum:Wow,thank you.

Sarah:Have some eggs,too.

Mum:Thanks.

本节课经过由无情境---有情境,脱离主题―回归主题,使整堂课更连贯,

Z言活动更自然,学生学得更有意义。

三、问题三:文化意识渗透不足,思维品质降低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其中文化意识重点在于理解各国文化内涵,比较异同,汲取精华,尊重差异等方面。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

【案例二】

例如笔者执教PEP四下《unit4 at a farm》B let’s talk,教材内容如下(见图9-图10):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

1.学生能够听懂对话,理解对话大意;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并表演对话。

2.能够对what are these 和what are those?进行区别;能够理解并在情景中恰当运用句型What are those? They’re…和Are they---? 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

3.进一步了解农场并感受农场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句型What are those? Are they---?的语义与语用情景,并能运用句型进行有意义的交际。

难点:正确运用those,正确使用复数。

{教学片断5}

Step1:sing a song《what animals do you see on the farm?》

Step2:使用遮挡、远距离猜测、听音方式呈现

--what are those?--They’re _____.

(猜测两个动物hens and cows)

Step3:进入文本回答问题Q1:what are those?Q2:How many?

Step4:朗读表演对话

Step5:The children are happy at the farm.So they play a game at the farm.四人一组表演let’s play.

Step6:to be a guider (当小导游介绍这个农场)

【思考及分析】

笔者在执教过程中,学生上课发言积极,爱表演,挖掘到文本内涵主要是孩子们参观农场的欣喜,因为农场对于中国孩子来说是很陌生的,带孩子们进入参观农场的情境对学生来说是很特别的。但是教研组的老师们帮笔者在研讨该课时提出,整个场景是农场的方向正确,但缺乏文化差异的对比渗透,因此该课亮点不够。冲着文本内容简单,学生表演压力不大,但是趣味性应该在文化差异上突出来。在拓展部分,笔者设计了请学生来扮演导游,给参观者们介绍农场,但输出文本是短文形式,内容缺少思维性,犹如填空一般,本应该是课堂的高潮部分却“冷场”了。(见图11)

【对策】

1.拓宽文化差异的认识

笔者在网上大量搜索关于农场的素材,制作成了小短片,请学生感受国外农场生活,学生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仿佛身临其境。(见图12)

2.在情境中拓展思维,实现思维的灵动和多元化和真实性。

笔者将小短文改为对话片段,PPT中的照片制作成模糊状。在现实中,一般的动物都认识,要问--what are those?―They’re ____,笔者和教研组的老师们思索,可能是拍摄的不清会询问what are those?那么设定情境为Sarah拍了很多农场照片给Sam看,请学生扮演角色展开对话。(见图13)

例如,一组学生的对话如下

A:Come on,Sam, look at my photos;

B:Wow ,they’re so cute. What are those?

A:Guess.

B:Are they sheep?

A:No,they aren’t.

B:Are they goats?

A:Yes,they are. you’re good.

(学生说是想表达你真厉害,虽表达口语化,但体现真实性.)

B:Wow,how many goats do they have?

A:A lot of goats.

B:Wow.

这样的活动设计做到了面向全体同学,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情感,同时发展了小组合作能力。学生也会根据自身的基础编不同的对话,增强思维性,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起学生W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语

教学时创设的情境应立足故事话题,直观、整体、恰当而不失趣味性;创设的情境应注重整体连贯性,需体现恰当真实性,要生动有趣(沈峰,2015)核心素养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关键,更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要将核心素养的教学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让学生的英语学习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获得更大的功效,促进课堂的有效互动,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顾亚芬 2017年第1期 阅读 绘画 学习―绘本在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作用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潘志琴 2013年第3期 一切为了运用语言――对小学英语情境创设问题的再思考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3]沈峰 2015.专家评课及教学指导【R】.扬州:2015年江苏省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英语》五、六年级下册教材培训会.

[4]倪海棠 2016年4月第39卷 创设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问题与对策《中小学外语教学》.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学数学的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下一篇:如何有效开展中学生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