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马铃薯新品种筛选鉴定

时间:2022-10-26 02:41:40

襄阳市马铃薯新品种筛选鉴定

摘要 从生物学性状、植物学性状、田间综合性状、产量4个方面对11个品种进行比较分析,为筛选出适宜襄阳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参试的11个品种中,冀张薯12综合性状表现良好,该品种成熟期早,结薯集中,商品性好,综合抗性强,丰产性好,整体性状优于其他品种,值得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马铃薯;物候期;性状;产量;湖北襄阳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100-02

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2011年冬季,湖北省襄阳市农业科学院针对引进的11个优良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为马铃薯推广推荐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襄阳市农科院试验地进行,土壤为黏壤土,前作为水稻,于10月上中旬收获,肥力中等,入冬前机、耕耙各1次。

1.2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共11个。其中,中薯5号、中薯6号、中薯7号、中薯9号、中薯11号、中薯20号由中国农科院提供;冀张薯12由河北省农科院提供;鄂薯4号、鄂薯5号由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提供;当地主栽品种南中552、早大白。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11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对照为南中552(CK1)、早大白(CK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3.32 m2(5.55 m×2.40 m)。穴播,4行区,每行20穴,行株距0.60 m×0.28 m。小区间不设走道,重复间走道宽0.40 m,试验四周设保护行,种植相应的参试品种,以备补苗[1-2]。

12月21日撒施腐熟农家肥37.5 t/hm2,1月14日畦内施复合肥750 kg/hm2、尿素1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试验1月15日播种,4月5日开始出苗,6月初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性状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各品种的生育期为50~58 d,其中中薯9号、鄂薯4号生育期最长,为58 d,南中552最短,为50 d,其他品种均在51~56 d;成熟期最迟的是中薯5号、中薯9号。

2.2 植物形态性状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除中薯7号为绿色带褐色外,其他各品种均为绿色;各品种均开花,其中除南中552少量开花外,其他品种为中等偏繁茂;冀张薯12、中薯7号花冠色为淡紫色,其他各品种均为白色;中薯7号少量天然结实。

2.3 田间性状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中薯5号、南中552、鄂薯4号出苗率在97.92%~99.58%,其他均达到100%;株高最矮是中薯7号,为39.8 cm,最高是冀张薯12、中薯9号,为61.2、61.3 cm;单株块茎数最多是鄂薯4号,为13.7个,最少是冀张薯12,为4.9个;单株块茎质量最重的是中薯20号,为769.0 g,最轻的是鄂薯5号,为521.3 g;单薯质量最重的是冀张薯12,为128.71 g,最轻的是鄂薯4号,为53.75 g。

2.4 块茎性状及生理缺陷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块茎大小整齐度最齐的是中薯11号和中薯20号,不齐的是南中552和鄂薯4号,其他均为较齐;中薯11号薯皮为麻皮,中薯20号、鄂薯5号薯皮为略麻皮,其他均为光滑;商品薯率最高的是冀张薯12,达到100%,最低的是南中552,为77.13%,其他均在80.25%~96.83%。

从表5可以看出,二次生长率鄂薯4号为5.0%、南中552为2.0%、中薯11号为0.5%,其他品种均未发生二次生长;裂薯率、空心率均未发生。

2.5 病害性状分析

花叶、卷叶病毒病、环腐病、晚疫病、青枯病均未发生;由表6可以看出,5月17日早大白、南中552早疫病发病率达到100%,其次是中薯11号为80%,冀张薯12、中薯6号均为70%,中薯7号为50%,其他品种均未发病[3-6]。

2.6 产量分析

由表7可以看出,产量位居第1的是冀张薯12,为31 719.22 kg/hm2,较CK1增产17 957.96 kg/hm2,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增幅为130.50%,较CK2增产8 806.31 kg/hm2,增幅为38.43%,鄂薯4号、鄂薯5号均比CK1增产,比CK2减产,其中鄂薯5号较CK2减幅达到23.26%。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表明,在参试的11个品种中,冀张薯12综合性状表现良好,该品种成熟期早,结薯集中,商品性好,综合抗性强,丰产性好,整体性状优于其他品种,值得大面积推广[7-8]。

4 参考文献

[1] 热沙来提·买米提明.库车县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J].中国园艺文摘,2012,28(5):32-33.

[2] 郑太波,申强,杜红梅,等.延安市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试验初报[J].陕西农业科学,2012,58(4):81-85.

[3] 李芳弟,王鹏,何二良,等.30个引进马铃薯新品种(系)观察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2(7):13-17.

[4] 刘浩,何建国,谢成君,等.宁夏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716-2718.

[5] 李瑾,董淑英,崔潇,等.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6):29-31.

[6] 李善才,汪奎,方玉川,等.榆林市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2(9):139-140.

[7] 张兰芬,赖丽芳,王孟宇,等.红河州石屏县冬季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中国种业,2012(8):39-41.

[8] 汤锦如.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上一篇:紫薯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大棚蔬菜后作栽培甜玉米不同播期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