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存在的问题及转型后竞争优势分析

时间:2022-10-26 02:02:17

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存在的问题及转型后竞争优势分析

摘 要: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间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国际货运行业也得到迅速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在物流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小型国际国代企业存在的问题及物流转型后的优势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中小型货代企业;存在问题;竞争优势

一、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基本情况

1、规模

从行业规模上看,据中国货运行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货运企业有近2万多家,截止到2008年底,在中国商务部备案的国际货代企业有18000多家,其范围遍布全国各地,且分布于30多个部门和领域,沿海地区大约为70%,内陆省区约占30%。在所有制结构方面,这些企业分属于国有、合资、集体、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分,其中国有企业最多,占近60%,中外合资企业次之,约为30%。

2、技术装备

一定的技术装备和设施是支持货代业务发展的必耍。目前对中国的大中型货代企业而言,都有自己的自营、合资或租赁的仓库、堆场、车队,而一些从事空运业务的货运也有海关监管车队(车辆)、监管仓库及货物装卸设备等,这为货运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向现代物流的转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市场竞争

进入新世纪以及加入WTO后,我国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也得益于政府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我国民营货运企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而同时国外的大公司如DHL、UPS、美集物流和马士基物流等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对我国传统的国际货代公司将造成一定的冲击。

二、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存在的问题

1、经营和资产规模偏小

我国国际货运企业多为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几乎没有几家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货运企业。经济规模小、竞争力弱、市场份额少、货源不稳定且服务功能少、经营秩序不规范是当前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发展现状的概括。我国货代企业起步晚、实施短,大多数货代企业只有十年左右的从业历史,企业依靠自身资金维持运作,本身规模就不大,加之中小型企业外部融资渠道艰难,资金缺少使得企业很难做大做强,限制了企业扩展服务范围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2、服务技术含量低,同质化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国际货代企业一直处于船货之间,扮演着“代办运输”的中间人角色,作为一个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行业,却长期局限在简单地提供订舱、报关和拖车等低技术含量的劳务活动,并没有独立的增值服务,利润只是来源于承运人订舱的佣金和其组织的服务链条中运输主体的差价。对船公司和货主而言,其所提供的服务毫无差别,行业分工一旦被打破,很容易被取而代之。再者货代行业的入门门槛和人员素质也很低,甚至夸张到了“一个人+一步电话+一个传真=一个货代公司”的地步。

3、专业人才匮乏,人才管理体系缺乏

近些年我国货代人员素质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总体还是不高。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精通相关业务的专业人才越发匮乏。以国际多式联运为例,截止到2010年全国登记备案的21000家国际货代企业中,只有不到6000家注册为CIFA(中国国际货运协会)会员可以签发FIATA FBL(菲亚塔国际多式联运提单),本土国际货代企业签发的积极性和数量远远少于外资货代企业。究其原因,专业人才的限制使其不能运作国际间货物的多式联运。2010年智联招聘专项调查显示:约69%的从业人员没有参加过任何相关资格考试认证。“是个人就可以干货运”的传统观点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

4、网络化、信息化水平较低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网络化和信息化对货代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货代企业内部往往存在不同的数据库、不同数据交换形式,因而要求构建企业网络推动业务的发展。在我国,大多数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网络投入不足,无法进行网络基础之上的一些电子商务活动。

三、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物流转型后的竞争优势

1、能够满足客户变化的要求

国际货物运输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货物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实现从卖主到买方那,具体环节包括揽货、运输工具洽谈、租船、订舱以及内陆运输,除此之外,还涉及到装卸、报关、检验以及仓储、保管等。以货物运输为中心,以海上运输为主体,涵盖揽货业、业、内陆运输业、信息业、劳务供给业在内的系统使得国际贸易活动呈现高度复杂性,这些系统相互间独立,相互制约,因而不确定性也日益增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客户企业对货代企业的可靠性、安全性、时效性等服务质量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货物信息的需求变成当前货主选择货运服务的重要条件。

2、有利于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长期以来,我国的货代企业实际上从事着“货运”和“无船承运”两项业务,具体分析而言,就是以委托人的身份收取船东的佣金和以承运人的身份获取差价。按照当前交通部门相关法规,船公司以定价的2.5%―4.25%的份额付给货代企业佣金。但是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全球航运业大环境的不景气,很多船公司出现亏损,佣金不断下滑,很多近洋航线甚至取消了佣金。另一方面,作为无船承运人拿取运费差价也受到影响。随着航运市场上价格几乎透明,有关航线和运价都清楚明了,很难再通过差价获取收入。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外贸经济将保持一定增长速度,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外贸规模将得到进一步扩大,货代和物流行业都会因此得到同步发展,未来将呈现巨大的投资潜力,代表当前最佳服务方式和最新服务理念的现代物流服务,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外贸活动中,成为崭新的利润增长点。

3、推动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

货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货代企业的核心能力。作为竞争力的根源,企业应围绕着核心能力发展相关业务,而不是让现有业务阻碍核心能力发展。满足货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满足以下几个特征:具有独特性,很难被对手模仿;具备充足的用户价值,能够为用户提供所要求的效用;具备一定的延展性,能够为企业打开相关市场提供支持,从而打造一系列服务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点对点式的简单运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将制造、运输、销售等统一起来的现代物流应运而生。现代物流通过成本降低、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地增强企业竞争力。(作者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洋,王丰.基于我国中小国际货代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2(4)180-182.

[2] 欧卫新.加快国际货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J].管理科学,2009(2)57-59.

[3] 侯利祯.探讨国际货运业向现代物流的转型[J].中国外资,2013(1):80.

上一篇:“十三五”规划专题调研: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下一篇:老鼠探雷本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