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

时间:2022-10-26 01:14:38

论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

【摘要】地下室施工本身存在着许多的难题,比如温度、湿度问题等。在地下室实施大体积混凝土地板施工就显得更加的有难题,需要面对温度裂缝、表面质量等关键性问题。不论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前期还是后期,都需要对其进行密切的监控,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底板的施工出现问题。本文通过探讨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的问题,分析如何更好的实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关键词】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混凝土的施工要求施工人员有可靠的技术,严谨的工作态度,防控混凝土裂缝的监控手段和经验。对于地下室的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这些要求显得更加的重要。地下室的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的质量控制问题、技术优劣问题、裂缝控制问题,都需要施工队伍随时注意。

二、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一)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层混凝土初凝前都确保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施工裂缝出现。依樵设计图纸中的后浇带将整个大底板划分成厚薄、大小不同的区段,每个区段将独立一次浇筑完成。

(二)混凝土振捣时布置三道振捣,第一道设在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设在混凝上的坡中间,第三道设在混凝土的坡项。每道设2台振捣器,二道振捣相互配合,确保振捣覆盖整个坡面使用振捣棒振捣,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50mm,振捣棒移动的间距以400mm左右为宜,振捣棒要快插慢拔,以混凝土面泛浆为宜。混凝土表面要用刮杠刮平,再撒5mm-25mm碎石,用木抹拍实抹平。

(三)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坡面下流到坑底,通过侧模底部开孔将泌水排出基坑。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角接近顶端模板时,改变混凝土浇筑方向,形成集水坑,及时用水泵将泌水排除以提高混凝土质量。减少表面裂缝。

2.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之后,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养护,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在进行养护时 ,要注意的是,最重要的养护方法就在于较好的降低结构的内外温度差,同时注意减慢结构降温的速度,从而提高结构的抗拉强度,来应对外界的约束压力。

3.底板应力监控方案

(一)混凝土是否开裂和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场分布密切相关,一旦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混凝土就会开裂。应力监控目的就是在混凝土内埋设应变计,通过对测试数据的计算分析,随时掌握混凝土内部应力的变化情况,并通过调整养护方法等,使任意时刻混凝土的拉应力均小于该时刻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保证混凝土不产生温度裂缝。

(二)应变仪采用DI一25差阻式应变计。主机采用sQ一2型数字式电桥,该仪器具有自动存储功能,并可与计算机相接。监测仪采用sQ一2型数字式水工比例电桥,该仪器具有自动存储功能,并可与计算机相接。

(三)应变仪布置在纵向中部截面上,位于浇筑层厚一半处,沿水平方向布置,应变计长向与浇筑层纵向平行。

三、地下室大体积混泥土底板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1、从原料层面上严格把关,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

(一)水泥原料和沙石原料的选用:为提高混凝土强度,需从原料把关层面对水泥原料进行合理的选用。另外,还需要严格审核水泥的一些具体信息指标,这些信息包括水泥的品牌、产地、类型、标号、细度模数以及含泥量等。

(二)外加剂的运用:外加剂虽然不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但是它在混凝土中发挥的作用却是巨大的,它能够有效地增强混凝土某些功能。在我们谈论的外加剂中,减水剂就是最常见的一类,它能够有效地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这样就能够减少混凝土调制过程中的用水量,用水量减少了,混凝土成型的时间就缩短了,这能够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进度及效率,另外减水剂还能减少水泥的用量。

2、拌制混凝土

根据精细的科学分配,各种种类允许的偏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水泥偏差为上下百分之二,高效减水剂、水与掺合料偏差为上下百分之一,粗细骨料偏差则在上下百分之三之间。混凝土的搅拌工艺与投料先后顺序需要很精密的分配比例,要达到设置的灵活性依据重量对原材料进行分配。

3.浇筑与运输混凝土

各个步骤我们要在一小时内完工。因为混凝土具有比较快的坍塌性质,所以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要用最短的时间来结束施工细节,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求我们周密、细心的领导和组织施工,正确有用的协商运输、搅拌、浇筑等细节的开展保证这些环节一一完成。

4.混凝土养护控制

对混凝土的问题我们应当加强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为了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我们应确定浇水的次数,最合理的浇水次数在八小时内,通过浇水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效果。浇水步骤完成后进行的养护时间为14天。因受温度阳光照射的影响,在冬季进行浇水明显是不合理的,应在混凝土的表面覆盖上一层塑料薄膜或者涂上一层保护料。以确保早起混凝土因失水而影响强度或因为温差的原因而引起的裂痕现象。

四、地下室大体积混泥土底板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混凝土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地下室底板的质量问题。因此,在施工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主要的质量指标是抗压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是成正比的。根据相关的计算公式可以得知,如果水和灰的比例是确定的时候,对于标号高的水泥要比标号低的所配置得到的混凝土的强度要高。因此,混凝土在施工时应该注意水泥的选择。此外,水和灰的比例也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水灰比大,孔隙率高,强度就低,水灰比越小。

2.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是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施工前,要进行建筑工人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将相关的工艺和施工要点详细的告诉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四个问题:首先是自由高度。在浇筑时为了防止混凝土的离析现象,要对翻斗车的料斗与基坑的高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得混凝土在落入基坑内的高度在 2m 以内,并且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密切的注意离析现象的出现,一旦出现要重新进行。其次是分层浇筑。

五、控制地下室大体积混泥土底板裂缝的措施

1、钢筋布置

可以说在地下室混凝土施工中,钢筋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性材料,其应用对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刚度和强度十分关键。在目前的钢筋施工中,其弹性模量和混凝土弹性相比较高达7倍以上,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钢筋的合理配置工作十分关键,对于减轻混凝土的收缩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2、合理的设置施工缝

施工缝也被人们称之为伸缩缝,是目前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防止整个结构因为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而出现裂缝的一种预先设置的结构缝。我国现行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式结构处于室内或土中条件下的伸缩缝间距为55m,合理设置伸缩缝对大体型结构防止温度裂缝是非常有效的。

3、后浇带

它是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性温度收缩变形缝,是一种特殊的施工缝。设计后浇带的目的是取代结构中永久性的伸缩缝。要求在浇捣后浇带之前,结构混凝土至少30%的收缩已完成。

4、选用相应的水泥

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升,主要处决于水泥用量及水泥的品种。应优先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在符合设计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水泥的用量。地下室外墙施工时,考虑到矿渣水泥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收缩量大25%,因此墙板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好。

六、结束语

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是一项对技术要求极高的工程,而大体积混凝土底板的施工更是需要施工人员注意技术的应用,不论是在具体的施工技术上,还是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工作上,亦或者是后期防止裂缝工作上,施工队伍都需要注意技术问题,保证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顺利开展和完成。

参考文献

[1]周向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地下室底板中的应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4期.

[2]周健.阮兴龙.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及施工技术措施[J].《科学与财富》.2010年4期.

[3]刘海刚.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年11期.

[4]王晓雯.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控制措施[J].中华建设.2011年08期.

上一篇:浅论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措施 下一篇:浅谈地面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