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

时间:2022-10-26 12:34:56

关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

摘要: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已成为我国重点关注的一项工程。它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国民共同关注的对象。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它牵系着国民的生存状况,中小型的水利工程质量控制方面更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has become a focus of the project in china. Its quality problem has been the focus of national. For the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quality control, is very important, i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the national condition, quality control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the priority among priorities.

Keywords: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着利国利民的作用,兴建水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尤其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规模技术难度相对较小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难点是质量控制。

1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防洪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由于防洪工程产品建设的复杂性和多功能性,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也较多,主要有:人员、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五大因素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1.1人员:包括参与基础上建设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每个工作人员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包括人的政治思想水平、身体素

质等。高质量的人及其高质量的工作就能带来高质量的产品。

1.2材料:材料的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严把材料采购关;合理使用,减少损失;建立检验制度,严把质量关;合理处理剩余材料。

1.3机械: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时,应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操作和维护上的方便性等。

1.4方法: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一些工程常因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或施工工艺落后,而造成施工进度推迟,质量达不到要求和追加投资等情况。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必须结合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济上合理,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1.5环境: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益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营造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搞好地方干群关系,遵守地方风俗。

2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2.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

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2.2严格执行水利建设程序

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把好项目立项、报建、开工、竣工验收等重要关口,任何项目上阶段工作未完成,不得批准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严格工程设计审批制度,未获批准的项目不准开工,坚决杜绝“三边”工程。严格按照单元、分部、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任何工程未经验收不得投入使用或进行下一阶段施工。工程验收时必须有质量监督机构的评价意见。

2.3大力推行水利工程建设“三制”

实践证明,水利工程建设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即“三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只有项目法人切实负起了工程建设的全部责任,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工程建设,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保证工程质量。在进行招标投标时,要严把资质审查关;不仅要看投标单位的资质,更要着重其实际业绩。特别要重视工程项目的资源配置是否到位。杜绝层层转包,主体工程不得分包,分包商必须要满足相应资质要求。要加大对监理单位监管力度,切实改变少数项目监理不到位的现象。

2.4制定监理细则,明确监理目标

根据工程要求规定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人员和料物计划,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控制的依据、方法、制度及保证体系等。制定监理细则,对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各阶段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和验收程序等都作详细规定,使施工企业和工地所有人员都知道在质量控制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怎样去评价做的效果,也便于相互工作协调和各工序的衔接。同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检机构、质检制度、质检人员的素质,并明确各级质检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等。

2.5强化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实行事先、事中、事后“三控制”。事先控制是开工前对施工企业提交的技术方

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作严密审核,特别是对各企业投入工程的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具体要求。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和运到工地的机械等进行控制,凡未经项目监理部同意,不得进入工地。这样就避免了因准备工作不充分、施工措施不落实、人力物力不到位或因质量安全措施不完善而仓促开工所产生的质量问题。事先控制是质量控制的主要部分,它能将工程事故的苗头消火在萌芽状态,保证工程的高标准施工。事中控制就是工序控制。工序控制实行“二级三检报验制”,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第一级是为保证监理目标的实现,指令施工企业建立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施工企业终检的质检机构与质检制度;第二级是施工企业在其内部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填报“报验申请单”,报工程指挥部复验,经复验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负责终验,保证做到上一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工序施工,对单元工程、监理工程师在评定表上签验收意见和评定质量等级,以确保每道工序都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另外,质检人员全过程旁站监督,监理工程师随时巡视工地,主要部位、隐蔽工程、关键施工过程等实行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督。对工程质量问题,推行“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明不放过、处理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不接受经验教训不放过。施工单位及负责人要彻底查明原因,提出积极措施及妥善处理意见,并向项目监理部提出书面报告备案。事后控制是对已完成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继续进行观察、检测,收集运用过程中的情况,同时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检查验收。

2.6严格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包括技术责任制、施工日记、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制度。①技术责任制: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便于做好各自分工的技术工作;②施工日记: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负责人必须认真做好施工日记,把施工中每天每项工作情况、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与结果详细记录、完好保存,作为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的依据;③图纸会审:做好此项工作,对于减少施工中的差错、保证和提前完成施工任务、确保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一旦发现问题,就可及时纠正,并详细记录、存入技术档案,达到消除差错的目的;④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全面的了解所负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⑤技术复核: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要有专人进行复核,防止偏差,纠正错误,避免人为工程质量事故;⑥材料检验:施工工地所用的各类材料,如钢材、水泥、粗沙、石子等都应抽样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以确保施工质量;⑦技术档案:为了系统地积累施工经验、资料的需要,应从工程一开始就建立技术档案,汇集整

理有关资料,直到工程结束,所有资料必须保存原始记录,如实反映情况,并有技术负责人的正式审定意见,不可擅自修改、增补;⑧工程验收:在每一个工程的各部位单项,尤其是隐蔽工程,完成一项验收一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或部位的施工。同时,也为竣工验收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

2.7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是形成工程质量最为关键的阶段,它将“蓝图”中的各种意图变为现实,为了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要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为了加强对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施工阶段质量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3个阶段。

2.7.1事前质量控制

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并且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

2.7.1.1施工准备工作的范围

①全场性施工准备,是以整个项目施工现场为对象而进行的各项施工准备;②单位工程施工准备,是以一个建筑物或构筑物为对象而进行的施工准备;③分部工程施工准备,是以单位工程中的一个分部工程或冬、雨期施工为对象而进行的施工准备;④项目开工前的施工准备,是在拟建项目正式开工前所进行的一切施工准备;⑤项目开工后的施工准备,是在拟建项目开工后,每个施工阶段正式开工前所进行的施工准备。

2.7.2施工准备的内容

①技术准备包括:熟悉和审查项目的施工图纸;水利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等;②物质准备包括重要原材料准备、半成品、构配件、施工机具准备等;③组织准备包括:建立项目组织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技术负责人为主,专职质量员、施工员、施工班组长组成的质量管理,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职能进行合理分配,健全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楚的执行机制,集结施工队伍,对施工队伍进行入场教育等。④施工现场准备,包括:控制网、水准点“三通一平”,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等的准备;组织机具、材料进场;编制冬雨季节性施工措施,编制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等。

2.7.3事中质量控制

指在施工过程中所进行的质量控制工作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其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检查;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制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设计变更有手续。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行使质控有否决(如发现质量异常隐蔽未经验收、质量问题未处理,擅自变更设计图纸,擅自代换或使用不合格材料,无证上岗未经资质审查的操作人员等,均应对质量予以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凡是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文件,如水准、坐标位置,测量、放线记录,沉降。图纸会审记录,材料合格证明、试验报告,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设计变更记录,调试、试压运行记录,竣工图等都要编目建档)。

2.7.4事后质量控制

是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其具体工作内容有:①成立验收小组,组织调试运行。②准备验收资料。③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3 结论

通过以上叙述,可以看出在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上需要很多努力,既要对工程人员监管,又要抽检施工原材料,还要多创新,推行各种有利于工程质量提高的管理方式,要做到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过。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就必须要保证水利工程的完成质量,把水利工程打造成一个优质工程、让人民满意的工程、让国家放心的工程。因此水利工程要在施工质量管理上做到上面所要求的,以实现施工质量管理的不断提高与完善。

上一篇:大跨径公路桥梁结构施工损伤及改进技术分析 下一篇:BOT项目投资特许权期决策博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