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体质养生妙

时间:2022-10-26 12:04:20

遵循体质养生妙

养生贯穿生命全过程,需要越早越好。养生是对生命的保养,而非疾病的治疗。根据自身的体质,选择不同的养生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中医体质学应用范围广泛,通过研究不同体质类型与疾病的关系,强调体质的可调性,从改善体质入手,为改善患病个体的病理状态提供条件:实现个体化诊疗,在临床对疾病的诊治活动中,对疾病的防治措施和治疗手段建立在对体质辨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该人的体质特征,并针对其体质特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贯彻中医学“治未病”的学术思想,结合体质进行预防,通过改善体质、调整功能状态,为从人群体质的角度预防疾病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养生也是一样,体质不同,其养生方法也各异。

平和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平和体质是正常的体质。这类人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唇色红润,不容易疲劳,精力充沛,睡眠、食欲良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随和开朗,平时患病较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调理方案:饮食有节制,不要过饥过饱,不要常吃过冷过热或不干净的食物,粗细粮食要合理搭配,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生活应有规律,不要过度劳累。不宜食后即睡。作息应有规律,应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根据年龄和性别,参加适度的运动。如年轻人可适当跑步、打球,老年人可适当散步、打太极拳等。

阴虚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若患病则上述诸症更加明显,或伴有干咳少痰,潮热盗汗(肺阴虚):或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心阴虚):或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肾阴虚):或胁痛、视物昏花(肝阴虚)。

精神调养:此体质人性情较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因此,平素在工作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

饮食调理:三餐宜清淡,远肥腻厚味、燥烈之品。可多吃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鱼类等清淡食物,对于葱姜蒜韭椒等辛辣之品则应少吃。

药物养生:肺阴虚者,宜服百合固金汤:心阴虚者,宜服天王补心丸:肾阴虚者宜服六味地黄丸:肝阴虚者,宜服一贯煎。其他滋阴生津中药,诸如女贞子、山茱萸、旱莲子等亦可选用。

阳虚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平素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长,大便时稀,唇淡色白,常自汗出,脉沉乏力,舌淡胖。患病可见畏寒蜷卧,四肢厥冷:或腹中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或身面浮肿,小便不利:或腰脊冷痛,下利清:或阳痿滑精,宫寒不孕:或胸背彻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频多,小便失禁。

精神调养:中医认为,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故而阳气不足者常表现出情绪不佳,易悲哀,故必须加强精神调养,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去忧悲,防惊恐,和喜怒,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饮食调理:多食具壮阳效用的食品,诸如羊肉、狗肉、鹿肉、鸡肉。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夏日三伏,每伏可食羊肉附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人体之阳。

药物养生:偏心阳虚者,宜用桂枝加附子汤:偏脾阳虚者,选理中汤:偏肾阳虚者,宜服金匮肾气丸。

气虚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且动辄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若患病则诸症加重,或伴有气短懒言,咳喘无力:或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或脱肛,子宫脱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惫:或腰腿酸软,小便频多,男子滑精,女子白带清稀。

气功锻炼:肾为元气之根,故气虚宜作养肾功。其功法如下,直立,双脚并拢,两手交叉上举过头,然后弯腰,双手触地,继而下蹲,双手抱膝,心中默念“吹”字音,可连续做十余次,常练可固肾气。

饮食调理: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黄米、大麦、山药、马铃薯、大枣、胡萝卜、香菇、豆腐、鸡肉、鹅肉、兔肉、鹌鹑、牛肉、狗肉、青鱼、鲢鱼等。若气虚甚,当选用“人参莲肉汤”补养。

药物养生:平素气虚之人宜常服金匮薯蓣丸。脾气虚,可选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肺气虚,宜选补肺汤:肾气虚,多服肾气丸。

血虚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

精神调养:血虚之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当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以听一听音乐,欣赏一下戏剧,观赏幽默的相声或哑剧等,能使精神振奋。

饮食调理:可常食桑葚、荔枝、松籽、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均有补血养血的作用。

药物养生:可常服当归补血汤、四物汤或归脾汤。若气血两虚,则应气血双补,选八珍汤、十全大补汤或人参养荣汤,亦可改汤为丸,长久服用。

阳盛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壮实,面赤时烦,声高气粗,喜凉怕热,口渴喜冷饮,小便热赤,大便熏臭为其特点。若病则易从阳化热,症见高热、脉洪大、大渴、饮冷等症。

精神调养:阳盛之人好动,易发怒,故平日要加强道德修养和意志锻炼,培养良好的性格,用意识控制自己。遇易怒主事,用理性克服情感上的冲动。

饮食调理:忌辛辣燥烈食物,诸如辣椒姜葱等。对于牛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温阳食物宜少食用:可多食水果蔬菜,诸如香蕉、西瓜、柿子、苦瓜、番茄、莲藕等。酒性辛热上行,阳盛之人勿酗酒。

药物养生:可以常用、苦丁茶沸水泡服。大便干燥者,用麻子仁丸或润肠丸:口干舌燥者,用麦门冬汤:心烦易怒者,宜服丹栀逍遥散。

血瘀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面色晦滞,口唇色暗,眼眶暗黑,肌肤甲错,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若病则上述特征加重,可有头、胸、胁、小腹或四肢等处刺痛:口唇青紫或有出血倾向,吐血、便黑等:或腹内有症瘕积块,妇女痛经、经闭、崩漏等。

精神调养:血瘀体质在精神调养上,要培养乐观的情绪。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血瘀体质的改善。反之,苦闷、忧郁则会加重血瘀倾向。

饮食调理:可常食桃仁、油菜、黑大豆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饮,醋可多吃。山楂粥、花生粥

亦颇相宜。

药物养生:可选用活血养血之品,诸如地黄、丹参、川芎、当归、五加皮、地榆、续断、茺蔚子等。

痰湿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肥胖,嗜食肥甘,神倦,懒动,嗜睡,身重如裹,口中黏腻或便溏,脉濡而滑,舌体胖,苔滑腻。若病则胸脘痞闷,咳喘痰多:或食少,恶心呕吐,大便溏泄:或四肢浮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或浑浊:或头身重困,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或妇女白带过多。

环境调摄: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湿邪的侵袭。

饮食调理:少食肥甘厚味,酒类也不宜多饮,且勿过饮。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诸如白萝卜、荸荠、紫菜、海蜇、洋葱、枇杷、白果、大枣、扁豆、薏苡仁、红小豆、蚕豆、包菜等。

药物养生:痰湿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若因肺失宣降,津失输布,液聚生痰者,当宣肺化痰,方选二陈汤:若因脾不健运,湿聚成痰者,当健脾化痰,方选六君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若肾虚不能制水,水泛为痰者,当温阳化痰,方选金匮肾气丸。

气郁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时欲叹息,舌淡红,苔白,脉弦。若病则胸胁胀痛或窜痛:或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咽中梗塞,如有异物,或颈顶瘿瘤:或胃脘胀痛,泛吐酸水,呃逆嗳气:或腹痛肠鸣,大便泄利不爽:或气上冲逆,头痛眩晕,昏仆吐衄。

精神调养:此种人性格内向,精神常处于抑郁状态。根据《内经》“喜胜忧”的原则,应主动寻求快乐,多参加社会活动与集体文娱活动,常看喜剧或相声,以及富有激励意义的影视剧等,勿看悲剧。多听轻快、开朗、活泼的音乐,以提高情绪。多读积极的,鼓励的、富有乐趣的、展现美好生活前景的书籍,以培养开朗、豁达的情志。在名利上不计较得失,知足常乐。

饮食调理:可少量饮酒,以活动血脉,提高情绪。多食一些能行气的食物,诸如佛手、橙子、柑皮、荞麦、韭菜、茴香菜、大蒜、火腿、高梁米、刀豆等。

药物养生:常用川子、小茴香、青皮、郁金等疏肝理气和解郁的药为主组成的方剂,诸如越鞠丸等。若气郁引起血瘀,当配伍活血化瘀药。

上一篇:老人摆脱春季头痛10法 下一篇:辨证诊治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