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生态区超甜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时间:2022-10-26 12:01:58

桂北生态区超甜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超甜玉米作为一种新型果蔬型作物,其丰富的营养、独特的风味及多样化的加工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国内外具有广阔的销售市场[1]。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桂林地区种植鲜食型甜玉米的面积逐年扩大[2]。开发鲜食甜玉米对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发展畜牧业和加工业,增加农民收人、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种植超甜玉米前景看好,是农民致富的又一新途径,但目前市场上的超甜玉米品种多、杂、乱,且超甜玉米对光、温、水等气象因素较敏感,引种不当常致产量低、品质差,严重挫伤了种植者的积极性,影响了超甜玉米的推广。为此,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围绕“加工型超甜玉米品种的引进、选育与推广项目”的实施,开展甜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桂北生态区种植的农艺性状好、产量高、抗性强、口感好的甜玉米新品种,供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

一、材料与方法

1.参试品种

试验品种为粤甜10号、桂星、粒粒丰、奇珍80等4个品种;以我市目前生产上种植面积大、表现好的华珍为对照品种。

2.试验设计

试验与2010年在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区内进行。海拔170.4m,试验地为砂壤土,前茬为玉米。试验田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力中上。

3.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5行区种植,小区面积20m2,单行种植,行距75cm,株距27cm,每行种植20株,密度为4.95万株/hm2,成熟后收获小区计产,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4.试验田管理

试验田采用机械犁耙,人工整厢开行,行距0.75米,厢宽5.33米,结合整厢开行,条施腐熟鸡粪30000 kg/hm2,进口复合肥(含量为N 15% , P20515% , K20 15% ) 375kg kg/hm2、过磷酸钙(P205 ,16%)525 kg kg/hm2作基肥。试验品种于4月1日育苗, 4月25日移栽,移栽后沟灌保湿;结合定苗进行中耕除草,5月10日第一次中耕小培土,施碳铵375 kg/hm2、红牛硫酸钾150kg kg/hm2;5月29日进行第二次中耕大培土,追施尿素240kg/hm2,红牛硫酸钾120kg/hm2。试验期间,用Bt粉拌沙丢心防治玉米螟二次,用吡虫啉、甲基托布津防治病虫两次。试验品种于7月9日至12日收获。

二、结果与分析

1.产量表现

对供试的5个甜玉米品种在试验中的产量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表1),结果表明,桂星产量最高,单产12450.00kg/hm2,比对照华珍增产1375.00/hm2, 增产12.42%,达到极显著差异;粤甜10号单产11665.00kg/hm2,比对照增产590.00kg/hm2,比对照增产5.33%,达到显著差异;奇珍80产量为10565.00kg/hm2,比对照减产510.00 kg/hm2,差异不显著;品种粒粒丰产量最低,单产10055.00kg/hm2,比对照品种华珍减产1020.00kg/hm2,减产9.21%,达到极显著差异。

2.经济性状

从表2结果看出,供试品种的株高为193~214cm,以华珍相对较高,粒粒丰相对较矮;穗位为59~81cm,以桂星的相对较高,粒粒丰相对较矮;穗长5个品种相差较小;穗粗为4.80~5.15cm,以粤甜10号较粗;百粒重为31.85~40.45g,以奇珍80较大,粤甜10号较小;出籽率为72.2~77.3%,以粒粒丰较高,奇珍80较低。

3.品质性状

表3结果表明,供试5个品种中粒粒丰与桂星外观较好,粒粒丰和奇珍80甜度较高;桂星综合性状较好。

三、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产量前二名的桂星、粤甜10号表现生育期适中,产量高,植株健壮,抗病性强,适合在桂北生态区种植;其中以桂星表现最好,鲜穗长、粗均匀,色泽好,鲜、熟食口感好,可以作为主要品种在桂北生态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1]吴宇军,邓镇华,王佛娇. 华南地区超甜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1(03).

[2]唐荣化. 2009年兴安县甜玉米品比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9(08).

上一篇:合理施肥 促进大豆高产 下一篇:养蚕及蚕病防控